班超號巡防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iao870714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9日 (五) 08:08 →‎圖庫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班超號飛彈巡防艦
ROCS Pan Chao
班超軍艦
概觀
艦種巡防艦
艦名出處班超东汉
擁有國 中華民國
製造廠中國造船公司高雄廠〔現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高雄廠〕
動工1995年7月25日
下水1997年7月3日
服役1997年12月16日-
現況現役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3,900公噸(3,840長噸;4,300短噸)
滿載排水量4,105公噸(4,040長噸;4,520短噸)
全長138米(453英尺)
全寬13.716米(45.00英尺)
吃水6.7米(22英尺)
燃料F-76 高硫柴油/JP-5 航空煤油
动力2具奇異LM2500-30燃氣渦輪發動機
700噸FFG-7級引擎訓練一般說明
功率單軸單舵

馬力41,000匹馬力

2具單軸推進輔助動力系統
發電機4具開拓重工柴油發電機
電力輸出單具輸出1000kw,合計4000kw
最高速度29節(54公里每小時;33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4,500 nmi(8,300 km;5,200 mi),巡航速度為20節(37公里每小時;23英里每小時)
乘員217人(軍官18人、士官兵180人、飛行機務人員19人)
艦長上校編階
射控裝置
主控標準一型飛彈奧托布雷達76公厘艦炮,包括1組組合天線系統(Combined Antenna System,CAS)與1部獨立的分離標定與照明雷達(Separate Target Illumination Radar,STIR)
  • AN/SYS-2整合自動偵測與追蹤系統(Integrated Automated Detection and Tracking,IADT)
偵搜系统


  • SQS-56艦艏聲納
  • 艦尾預留安裝拖曳聲納的空間
荷蘭SingaalSTIR-240照明雷達英语STIR (radar)
武器裝備1座Mk13 Mod 4單臂飛彈發射器(裝填40枚RIM-66標準一型MR Block VI B中程防空飛彈

2座雙聯裝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2座雙聯裝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1門奧托布雷達76公厘艦炮

2門波佛斯L70/40公釐單管快砲

1座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2具三聯裝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裝填6枚Mk 46型魚雷

2座12.7mm機槍
電戰系统SLQ-32(V)5電戰系統英语AN/SLQ-32 Electronic Warfare Suite
2座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架英语Mark 36 SRBOC
艦載機S-70C(M)-1/2反潛直昇機2架

班超號飛彈巡防艦(舷號:PFG2-1108),為中華民國海軍成功級巡防艦六號艦,1995年7月25日開工、1997年7月3日下水、1997年12月16日服役,與同型艦均為美國海軍派里級巡防艦修改型。原型以船團護衛任務為主要設計核心,在取代陽字號而生產的前提下,中華民國海軍於班超號安裝國造雄風飛彈波佛斯公司L70/40公釐單管快砲,以增強反艦、反快艇能力。

派里級的設計以反潛作戰為主,於低威脅環境下為遠洋船團護航及作為兩棲登陸船團的屏衛,在機能設計上屬於二線、低造價、可犧牲的艦艇。囿於台灣海峽防衛作戰需求與美國對台軍售限制,班超軍艦除負責反潛作戰外,也擔負艦隊區域防空任務。目前班超號配屬海軍一四六艦隊母港海軍馬公基地測天島軍港,平時負責台灣海峽海域偵巡任務。

艦歷

1995年7月25日在中國造船公司(今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高雄廠區安放龍骨[1]

參與2018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由武夷號油彈補給艦擔任旗艦納編「班超軍艦」和昆明軍艦,共計航行105天,航程達2萬3千浬,為有效節約航行時間與節省油料耗損,並配合敦訪航線規劃,兩度通過巴拿馬運河,往返太平洋及大西洋[2],由高嘉濱少將率隊造訪馬紹爾群島[3]薩爾瓦多[4]尼加拉瓜[5]多明尼加[6]宏都拉斯瓜地馬拉[7][8]

圖庫

參見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繁體中文)中國軍艦博物館-成功級巡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