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70屆柏林影展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ir7538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日 (一) 03:04 (加入{{Update}}标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70屆柏林影展
开幕影片我的沙林傑歲月英语My Salinger Year
举办地点 德国柏林
创办时间1951年
颁发奖项金熊獎
举行日期2020年2月20日至3月1日
官方网站http://www.berlinale.de

第70屆柏林影展(德語:70. Internationalen Filmfestspiele Berlin)於2020年2月20日至3月1日於德國柏林舉辦,是義大利籍的卡洛·卡特里安英语Carlo Chatrian接任總監後的第一屆[1]。該屆影展將新增競賽單元「邂逅」(德語:Encounters),主要放映獨立電影工作者的大膽作品,並添加多樣化的劇情片和紀錄片[2]。由於德國時代週報揭發亞佛雷德·鮑爾曾是纳粹党的高階官員,因此影展官方宣布在查明真相前,該屆停止頒發銀熊獎之一亞佛雷德鮑爾獎[3][4]。2020年2月18日官方宣佈,該屆特別增設「70周年特別銀熊獎」[5]

英國演員傑瑞米·艾朗獲邀擔任評審團主席[6],加拿大導演菲立普·法拉多執導的《我的沙林傑歲月英语My Salinger Year》獲選為開幕片[7]

評審團

正式競賽

邂逅

官方單元

正式競賽

以下電影(依首映順序)被選定為競賽片[8],可角逐金熊獎銀熊獎

片名 原文片名 導演 出品國
聲魔入侵英语The Intruder (2020 film) El Prófugo 娜塔莉亞·梅塔法语Natalia Meta  阿根廷 墨西哥
隱藏的畫家英语Hidden Away (2020 film) Volevo nascondermi 吉奧吉歐·蒂利提義大利語Giorgio Diritti  義大利
深夜裡的美味祕方英语First Cow First Cow 凱莉·萊卡特  美国
眼淚之鹽英语Le sel des larmes Le sel des larmes 菲利普·卡黑  法國 瑞士
水樣的女人德语Undine (2020) Undine 克里斯汀·佩佐  德国 法國
所有的死者英语All the Dead Ones Todos os mortos 馬可·杜特拉
Caetano Gotardo
 巴西 法國
刪除歷史英语Delete History Effacer l'historique 班諾·戴爾賓法语Benoît Delépine
葛斯塔夫·科文法语Gustave Kervern
 法國 比利时
我的親親小妹德语Schwesterlein》‡ Schwesterlein 史蒂芬妮·丘瓦特法语Stéphanie Chuat
維蘿妮卡·雷蒙法语Véronique Reymond
 瑞士
西伯利亞法语Siberia (film, 2020) Siberia 阿貝爾·費拉拉  義大利 德国 墨西哥
逃跑的女人德语Domangchin yeoja 도망친 여자 洪常秀  韩国
黑色童話英语Bad Tales Favolacce 法比歐·狄諾錢佐法语Damiano et Fabio D'Innocenzo
達米亞諾·狄諾錢佐法语Damiano et Fabio D'Innocenzo
 義大利 瑞士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伊萊莎·希特曼  美国
亞歷山大廣場德语Berlin Alexanderplatz》‡ Berlin Alexanderplatz 博罕·科爾班尼英语Burhan Qurbani  德国 荷蘭
DAU:娜塔莎英语DAU. Natasha Дау. Наташа 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英语Ilya Khrzhanovsky
葉卡特琳娜·奧特爾德语Jekaterina
 德国 烏克蘭 英国 俄羅斯
未走過的路英语The Roads Not Taken The Roads Not Taken 莎莉·波特  英国
 美国
日子》‡ 蔡明亮 臺灣
輻射英语Irradiated (film)》Ⓓ Irradiés 潘禮德  柬埔寨 法國
無邪 شیطان وجود ندارد 穆罕默德·拉素羅夫  伊朗 德国 捷克
* 表示為導演首部長片,可角逐最佳處女作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泰迪熊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柏林紀錄片獎。

邂逅

以下電影被選為該競賽單元,由三位評審決定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評審團特別獎[9][10]

片名 原文片名 導演 出品國
馬爾默區羅馬尼亞語Malmkrog》(開幕片) Malmkrog 克利斯提·普優  羅馬尼亞 塞爾維亞 瑞士 瑞典 波黑 北馬其頓
《滑稽臉孔》 Funny Face Tim Sutton  美国
《貢達》Ⓓ Gunda 維克多·科薩科夫斯基英语Victor Kossakovsky  挪威 美国
《伊莎貝拉》 Isabella 馬帝亞斯·皮雷諾西班牙语Matías Piñeiro  阿根廷
《牧羊女與七首歌》 Laila aur satt geet Pushpendra Singh  印度
《暗夜啟示錄》* Los Conductos Camilo Restrepo  法國 哥伦比亚 巴西
《最後的城市》‡ Die letzte Stadt 海因茲·艾米高斯英语Heinz Emigholz  德国
《鳥是海與樹的孩子》Ⓓ A metamorfose dos pássaros Catarina Vasconcelos  葡萄牙
《裸體動物》* Nackte Tiere Melanie Waelde  德国
《奧菲亞》 Orphea 亞歷山大·克魯格英语Alexander Kluge
卡文英语Khavn De La Cruz
 德国
雪莉英语Shirley (2020 film)》‡ Shirley 約瑟芬·黛克英语Josephine Decker  美国
《僕人》 Služobníci Ivan Ostrochovský  斯洛維尼亞 羅馬尼亞 捷克 爱尔兰
人工失格英语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 (film) Die Last geboren zu sein 珊卓拉・沃爾納英语Sandra Wollner  奥地利 德国
《鹽谷時日》 The Works and Days
(of Tayoko Shiojiri in the Shiotani Basin)
C.W. Winter
Anders Edström
 美国 瑞典 日本 香港 英国
《殺了它,然後離開小鎮》* Zabij to i wyjedz z tego miasta Mariusz Wilczyński  波蘭
* 表示為導演首部長片,可角逐最佳處女作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泰迪熊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柏林紀錄片獎。

電影大觀

以下電影被選為該單元[11][12][13][14]

片名 原文片名 導演 出品國
《母馬》 Mare 安德蕾亞·司塔卡  瑞士 克罗地亚
黑牛奶英语Black Milk (film) Schwarze Milch 鄔珊瑪·柏楚英语Uisenma Borchu  德国 蒙古
《Father》 Otac 斯爾登葛·魯伯維奇英语Srdan Golubović  波黑 克罗地亚 法國 德国 塞爾維亞 斯洛維尼亞
叔·叔》‡ 楊曜愷  香港
* 表示為導演首部長片,可角逐最佳處女作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泰迪熊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柏林紀錄片獎。

電影大觀-紀錄片

以下電影被選為該單元[11][12]

片名 原文片名 導演 出品國
《Little Girl》 Petite fille 薩巴斯汀·李席茲英语Sébastien Lifshitz  法國 比利时
歡迎來到車臣英语Welcome to Chechnya Welcome to Chechnya 大衛·法蘭西英语David France (writer)  美国
* 表示為導演首部長片,可角逐最佳處女作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泰迪熊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柏林紀錄片獎。

特別放映

以下電影被選為該單元:

片名 原文片名 導演 出品國
我的沙林傑歲月英语My Salinger Year》(開幕片) My Salinger Year 菲立普·法拉多  加拿大 爱尔兰
皮諾丘英语Pinocchio (2019 film) Pinocchio 馬泰歐·賈洛尼  法國 義大利 英国
《江湖郎中》‡ Charlatan 阿格涅絲卡·霍蘭  捷克 爱尔兰 波蘭 斯洛維尼亞
水俁病英语Minamata (film) Minamata 安德魯·列維塔斯英语Andrew Levitas  英国
《希拉蕊》 Hillary 納內特·波斯特恩英语Nanette Burstein  美国
《最後與第一個人》 Last and First Men 約翰·約翰森  冰島
波斯语课 Vadim Perelman英语Vadim Perelman 俄罗斯,德国,白俄罗斯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賈樟柯  中国
員警法语Police (film, 2020) Police 安妮·芳婷  法國
《數字》 Numbers 奥列格·森索夫  烏克蘭
* 表示為導演首部長片,可角逐最佳處女作獎。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泰迪熊獎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柏林紀錄片獎。

得獎名單

以下為得獎名單[15][16][17][18][19][20][21][22][23][24]

正式競賽片

短片

電影大觀

泰迪熊獎

  • 最佳劇情片:《No Hard Feelings》-Faraz Shariat
  • 最佳紀錄片:《If It Were Love》-Patric Chiha
  • 最佳短片:《Playback》-Agustina Comedi
  • 評審團獎:《日子》-蔡明亮[25]
  • 讀者獎(queer.de):《No Hard Feelings》-Faraz Shariat

參考文獻

  1. ^ Christiane Peitz, Andreas Busche: "Die Berlinale soll ein Publikumsfestival bleib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Der Tagesspiegel, 30. Juli 2019 (abgerufen am 8. Oktober 2019).
  2. ^ 黃衍方. 2020柏林影展增設新競賽單元 鎖定「大膽的作品」不論劇情片或紀錄片. 上報. 2019-05-08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中文(繁體)). 
  3. ^ 陳昱婷、陳政一. 創辦人被爆是納粹 柏林影展停頒阿爾弗雷德鮑爾獎. 中央社. 2020-01-31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1) (中文(繁體)). 
  4. ^ 翁新涵. 柏林影展/創辦人遭爆「納粹黨」 李安、蔡明亮將登場. 今日新聞. 2020-02-21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中文(繁體)). 
  5. ^ 張毅榮. 柏林電影節停頒紀念創始人獎項. 新華社. 2020-02-19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中文(简体)). 
  6. ^ Yannick Vely. Festival de Berlin 2020 : Jeremy Irons président du jury. Paris Match. 2020-01-09 [202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9) (法语). 
  7. ^ Ravindran, Ed Meza,Manori; Meza, Ed; Ravindran, Manori. Berlin Film Festival Opens With ‘My Salinger Year,’ Subdued Atmosphere. 2020-02-21 [202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8. ^ Berlin Competition Lineup Revealed: Sally Potter, Kelly Reichardt, Eliza Hittman, Abel Ferrara. Variety. 2019-01-29 [201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9. ^ Berlinale 2020: Neue Leitung schafft weiteren Wettbewerb Encount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berlinale.de, 7. Mai 2019 (abgerufen am 8. Oktober 2019).
  10. ^ Encounters-Programm komplett: Vitalität des Kinos in all ihren Form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berlinale.de, 17. Januar 2020 (abgerufen am 20. Januar 2020).
  11. ^ 11.0 11.1 Panorama 2020: (Un)common Grounds. Berlinale. 2019-12-17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12. ^ 12.0 12.1 Crossing Borders. Berlinale. 2020-01-21 [202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13. ^ Matteo Garrone's Pinocchio, Starring Roberto Benigni, to Screen at Berlinale. Variety. [2020-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14. ^ Berlin completes 2020 Panorama line-up, adds Riz Ahmed's Mogul Mowgli. ScreenDaily. [2020-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2). 
  15. ^ Prizes of the Youth Jury in the competition Generation 14plus. Berlinale. 2020-02-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16. ^ FIPRESCI Prize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20-02-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17. ^ Prize Winners in the Section Perspektive Deutsches Kino. Berlinale. 2020-02-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18. ^ Caligari Prize for "Victoria". 2020-02-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19. ^ LIVE STREAM OF THE TEDDY AWARD CEREMONY 2020. 2020-02-28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20. ^ Diego, Mendez. They announce the first awards of the Berlinale. The Miracle Tech. 2020-02-29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21. ^ The Panorama Audience Awards go to Otac (Father) and Welcome to Chechnya. Berlinale. 2020-02-29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22. ^ Crystal Bears and The Deutsches Kinderhilfswerk Awards in Generation Kplus. Berlinale.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23. ^ Serfontein, Anli. Berlinale Ecumenical Jury Prize goes to Iranian dissident film. Medium. 2020-02-29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24. ^ THE AWARDS OF THE 70th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PDF). Berlinale.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29). 
  25. ^ 林育立. 蔡明亮新作獲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獻給自由開放的台灣. 中央社. 2020-02-29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