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荆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2日 (二) 13:30 (机器人: Cat:字数已超过3000字节的小作品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荆璞(1908年1月19日—2000年11月3日)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生平

1908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1](今宁安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出现各路义勇军。李荆璞即是在此背景下,参加抗日活动,号“平南洋”[2],1933年5月[1](或说1935年[2])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于1934年间进入宁安工农义勇队,后来队中的胡德贵叛变,队长于洪仁被杀。李荆璞等十一名员被抓获,但在押送时逃脱,并被姜健收纳,带去找周保中[3]:292。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师长。

1945年8月16日,苏联军队攻占牡丹江市。李荆璞、金光侠部随苏军进入牡丹江市。10月14日,成立牡丹市人民政府,李荆璞任市长[2]。1952年,任热河省军区司令员,1956年任沈阳军区第一文校校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4]。1962年后,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

参考

  1. ^ 1.0 1.1 1.2 李荆璞.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11-04] (简体中文). 
  2. ^ 2.0 2.1 2.2 于佰春. 东北根据地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侧记.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6-03-03 [2017-11-04] (简体中文). 
  3. ^ 权立. 中国朝鲜族史研究(2)——纪念延边历史研究所成立30周年论文集.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4. 
  4. ^ 揭秘:中共首批开国将军的级别是怎样划分的?. 凤凰网(转自摘自《党史博览》2010年第5期). 2010-06-13 [201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