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下淡水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ean Chiu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4日 (四) 12:49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下淡水社,又名下澹水麻里麻崙台灣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族古部落名,屬鳳山八社之一,荷治時期則荷譯為Verrovorongh。

分佈演進

下淡水社確切位置約今之台灣屏東縣萬丹鄉香社村附近,其範圍則遠達內埔鄉新東勢等地。1720年代開始,時值年間,漢人的大量拓墾造成下淡水社居民的移動,並散落於竹田鄉鳳山厝、溝仔墘庄與今內埔鄉頂林、中林、下林、老埤等地[1][2][3]。1850-60年代,遷移至今內埔鄉的部分下淡水社族人更南遷至恆春半島

縱然社民或遷居或漢化,至今當地居民仍稱萬丹鄉香社村為「番社」。

老埤老祖祠

語言

清治時期的鳳山縣教諭朱仕玠有〈下淡水社寄語〉一卷留存於世,由下淡水社出身的樂舞生趙工孕以閩南語漢字音協助翻譯,內容收錄了馬卡道語249個詞彙,是研究該語的重要文獻。

參考

  1. ^ 竹田: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589/6/59012106.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伊能嘉矩,《伊能嘉矩臺灣踏查日記》
  3. ^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