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rivgao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7日 (日) 10:0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北洋海军

存在時期1912年—1928年(16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種類海军
功能守卫海疆
指挥官
著名指揮官刘冠雄
萨镇冰
李鼎新
杜锡珪
林建章
沈鸿烈
標識
軍旗
艦艏旗

中華民國建立后,由于经费不足、军阀混战,使得中华民国海军发展进入停滞期。期间由于中华民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胜利国,使得当时海军获得第一批战舰。

历史

组织

指挥机关

中华民国海军部

编制

1912年北洋政府设中华民国海军部,统辖的舰队有:

  • 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
  • 中华民国海军第二舰队
  • 中华民国海军练习舰队

1926年北洋政府中华民国海军部统辖的舰队有:

  • 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
  • 中华民国海军练习舰队
  • 渤海舰队(在山东沿海)
  • 东北海防舰队(在辽东半岛沿海)

1927年中华民国海军部撤销,改立海军署后,北洋政府统辖的舰队有:

  • 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原东北海防舰队)
  • 中华民国海军第二舰队(原渤海舰队)

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沈鸿烈1927年合并中华民国海军第二舰队,将两个舰队与江防舰队合组为东北海军联合舰队。东北易帜后,归顺南京中央政府。东北海军直属军政部,不归海军部管理。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