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3日 (六) 07:58 (补救7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國
FIBA排名第28名
加入FIBA1936年[註 1]、1974年[註 2]
所属区域亚洲篮球协会
国家篮协中国篮球协会
主教练中华人民共和国 杜锋
奥运会
参赛情况10次
奖牌
世界盃
参赛情况8次
奖牌
亚洲篮球锦标赛
参赛情况19次
奖牌 金牌:1975年、1977年、
1979年、1981年、1983年、
1987年、1989年、1991年、
1993年、1995年、1999年、
2001年、2003年、2005年、2011年2015年
银牌:2009年
铜牌:1985年、1997年
亚运会
参赛情况12次
奖牌 金牌:1978年、1986年、
1990年、1994年、1998年、
2006年2010年2018年
银牌:1982年、2002年
铜牌:1974年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是一支代表中国出战各项国际赛事的篮球队

历史

黄金一代

1994年,中国男篮在第21届世锦赛上第一次从小组赛突围,获得了第八名得好成绩。在两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他们复制了这一成就,于是这一批让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的球员(胡卫东巩晓彬孙军刘玉栋李楠)逐渐被媒体和球迷追捧为中国男篮的“黄金一代”。同样在1994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成立,中国篮球开始走上职业联赛的道路,“黄金一代”球员亦成为CBA前十年最耀眼的明星。当时中国队的打法以外线突破投篮为主,胡卫东、巩晓彬、孙军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黄金一代”次进入前八的比赛也受到不少人对真正实力的质疑,源于在小组赛中中国队经常对强队战略性放弃导致大比分失利而靠拼下与自己实力相近的球队涉险过关,但支持者认为这只是利用赛事的规则,成绩是不容否认的。

三大中锋

在黄金一代球员取得突破性成绩的同时,孟克·巴特尔王治郅两名内线新秀便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己的天赋,尤其是后者,虽然有着2.16米的身高,但进攻技巧极为娴熟,被认为是中国男篮下一个领军人物。1996年之后,随着王治郅的日益成熟,国家队的打法开始以内线为主。2000年奥运会上,来自上海年仅20岁的姚明横空出世,令人惊艳,他和巴特尔、王治郅被誉为中国的“移动长城”,中国男篮从此进入了中锋时代,中国球员也开始登陆到世界篮球的顶级联赛NBA中,2002年NBA选秀姚明以外籍状元的身份创造了历史。不过在这期间,中国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1997年亚锦赛和2002年亚运会两度被韩国击败,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老换血的阵痛加上王治郅一度与中国篮协的矛盾,在国际赛场上中国本土教练的战术理念也越发跟不上时代。李元伟执掌篮协后,为2008年本土举办的奥运会考虑,中国男篮开始聘请外籍教练。

德尔·哈里斯尤纳斯的到来让中国男篮更加注重整体和防守,风格日趋欧洲化,加上姚明成长为世界顶级中锋,中国队不仅重新统治了亚洲篮坛,还在国际赛场上屡有斩获,直到姚明退役之前,其一直是中国男篮的中流砥柱。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中国队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67-66险胜世锦赛卫冕冠军塞黑男子篮球队取得了晋级8强的资格。在2006年日本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在最后两场小组赛击败了塞内加尔斯诺文尼亚后也从D组脱颖而出,晋级淘汰赛阶段的16强,最终是在16强中64-95败给了后来淘汰美国取得赛事银牌的希腊队,总排名为世锦赛24支球队的第15名。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在對德國的賽事中更力壓對手勝出,而在對世錦賽盟主西班牙更曾半场領先10多分,最終中國男籃在八強中不敵立陶宛而出局,获得第八。这段时期,姚明是中国队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物,巴特尔则在2004年之后告别了国家队,而王治郅因为与中国篮协的矛盾在2002年开始便没有参加国家队的比赛,直到2006年世锦赛正式回归,同年的亚运会,王治郅也率领缺少姚明的中国队报了2002年输给韩国的一箭之仇最终夺冠。但即使拥有天赋超群的三大中锋,中国队的最好成绩也未能突破世界第八,多数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队实力已超“黄金一代”,但世界篮球水平的发展更为迅速,也更加激烈。

2008年-2018年

2008年奥运会之后,姚明因伤病淡出国家队,主教练也更换为本土青年教练郭士强,此时的中国队依然拥有王治郅以及易建联孙悦等新生代球员,但他们在2009年主场举办的亚锦赛竟然惨败于伊朗队,这让球迷非常不满,而媒体也开始讨论失去姚明后中国队该何去何从。2010年4月30日,小鲍勃·邓华德接任了主教练一职[1]。邓华德很快展现了他善于凝聚球队战斗力的一面,中国队在世锦赛上打的异常顽强,但因实力所限,小组前四场仅取得1胜3负,几乎已丧失了出线可能,但最后一战,同组的科特迪瓦队意外击败了波多黎各队,中国队“意外”出线。虽然小组最后一战,派上全替补的中国队大比分惨败给东道主土耳其队被媒体批评,但在1/8决赛中,中国队发挥出色,仅以11分的劣势落败。2010年亚运会篮球比赛中,中国队在缺少姚明、易建联的情况下遭到了伊朗等队强有力的挑战,不过全队还是凭借高出一筹的防守能力和王治郅稳定的发挥取得了八场全胜的战绩,并最终夺取金牌。但面对西亚球队不断上升的态势,加上2011年7月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国家队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2011年武汉亚锦赛,中国队面临着热身赛战绩不佳、主力球员伤病等诸多困难,最终顶住压力夺取冠军,易建联在本届比赛在攻防两端的表现出色。然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无法与其他强队抗衡,最终五战全败,未能小组出线。

2013年8月,在菲律宾男篮亚锦赛上,中国男篮陷入历史最低谷,先是在小组赛中连续败给韩国队伊朗队,后在四分之一决赛中78:96首次负于中华台北队,而这也是继1975年以来的最差战绩[2],更无缘晋级2014年男篮世界杯2015年男篮亚锦赛上,中国男篮主场作战以争取2016年奥运会篮球比赛的资格。在2015年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從預賽複賽全勝,八強賽以104:58痛宰印度,四強賽、冠軍賽分別以70:57擊敗伊朗和78:67擊敗菲律賓,以全勝不敗的戰績時隔四年再度拿下冠軍。 2018年7月,中国男篮红队与多只nba夏季联赛球队进行拉练,最终获得了1胜4负的战绩[3]

2017年,国家男篮分成“红队”和“蓝队”,分别由李楠执教红队和杜锋执教蓝队,两队将由不同团队带领,在不同地点进行训练,“双国家集训队”的设计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2018年夏天,由李楠领衔的“红队”前往美国参加了由中国篮协以及nba联盟对接举办的练习赛,此次练习赛是由红队对阵多只2018nba夏季联赛球队,首场比赛,红队以36:56不敌步行者。第二场比赛,红队以66:78不敌火箭。[4]第三场比赛,红队大比分不敌国王。第四场比赛,红队68:42奇才。第五场比赛红队惜败活塞,最终,红队以1胜4负结束征程。

现状

2018年9月26日,中国篮协宣布,男篮红蓝队正式合并,聘任李楠为中国男篮主教练备战2019年男子篮球世界杯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也意味着中国男篮集训红蓝队模式告一段落。在2019年男子篮球世界杯中,中國隊於小组赛中先擊败科特迪瓦队、後兩場接連敗給波蘭以及委內瑞拉队。中國隊在與波兰的比賽中多次失誤,終場前周琦的致命傳球失誤葬送了領先優勢,導致比賽拖入加時并最終落敗,這一失誤也遭遇了潮水般的批評。中国中央电视台罕見點名批評周琦、郭艾倫王哲林等人不具備與世界強隊掰手腕的能力。大批網民嘲諷周琦為“波蘭名宿”,甚至維基百科上周琦的國籍一度被改為波蘭。

折戟世界杯后,中國只能打17至32名排名赛與韓國尼日利亚爭取2020年東京奧運機會。最终中国击败韓國,但负于尼日利亚,首次无法直通东京奥运会。

国家二队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二队主要是由二线或年轻队员组成的球队,其主要任务是替代一队参加一些水平较低的国际赛事,如东亚锦标赛、亚锦赛预赛,有时也作为后备力量进行专门培养。2007年亚锦赛便是由二队出战。

2012年组建了篮球奥运队,主要由20岁左右的年轻球员组成,为2016年奥运会选拔人才,这支球队也参加了2012年亚洲杯篮球锦标赛,最终以5胜2负的战绩获得赛事第5名。2013年,中国二队(中国国奥队)的主要任务是5月份的东亚锦标赛(韩国仁川)及10月份的东亚运动会(中国天津)这两项赛事。球队主教练自2012年建队起一直是范斌,2014年3月由担任U19男篮主帅的王怀玉接替[5]

2014年7月在本土举行的亚洲杯篮球赛上,中国男篮派出中国国奥队参加,获得第四名。

过往大赛成绩及荣誉

夏季奥运会篮球比赛成绩

年份 举办地 最終成績 總排名 場數
1936年 File:Flag of the NSDAP (1920–1945).svg柏林 4 1 3
1948年 英国伦敦 小组赛 18 8 5 3
1984年 美国洛杉矶 小组赛 10 7 2 5
1988年 大韩民国汉城 小组赛 11 7 2 5
1992年 西班牙巴塞罗纳 小组赛 12 7 0 7
1996年 美国亚特兰大 1/4决赛 8 8 2 6
2000年 澳大利亚悉尼 小组赛 10 6 2 4
2004年 希腊雅典 1/4决赛 8 7 2 5
2008年 中国北京 1/4决赛 8 6 2 4
2012年 英国伦敦 小组赛 12 5 0 5
2016年 巴西里約 小组赛 12 5 0 5
2020年 日本東京 未出線 - - - -
总计 11届/19届 第8名 - 70 18 52

世界杯篮球赛比赛成绩

年份 决赛举办地 最終成績 總排名 場數
1954年[註 3] 巴西里约热内卢 复赛 5/12 9 3 6
1959年[註 4] 智利圣地亚哥 复赛 4/13 9 4 5
1978年 菲律宾马尼拉 小组赛 11/14 7 2 5
1982年 哥伦比亚卡利 小组赛 12/13 7 1 6
1986年 西班牙马德里 复赛 9/24 10 4 6
1990年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小组赛 14/16 8 2 6
1994年 加拿大多伦多 复赛 8/16 8 2 6
1998年 希腊雅典 未出线 - - - -
2002年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 复赛 12/16 8 1 7
2006年 日本崎玉 1/8决赛 15/24 6 2 4
2010年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1/8决赛 16/24 6 1 5
2014年 西班牙马德里 未出线 - - - -
2019年 中国北京 排名賽 24/32 5 2 3
总计 10届/18届 第8名 - 65 17 48

亚洲篮球锦标赛比赛成绩

年份 举办地 最終成績 總排名 場數
1975年 泰国 曼谷 冠军 1 9 9 0
1977年 马来西亚 吉隆坡 冠军 1 9 9 0
1979年 日本 名古屋 冠军 1 7 7 0
1981年 印度 加尔各答 冠军 1 7 7 0
1983年 香港 香港 冠军 1 7 7 0
1985年 马来西亚 吉隆坡 季军 3 5 3 2
1987年 泰国 曼谷 冠军 1 8 8 0
1989年 马来西亚 吉隆坡 冠军 1 8 8 0
1991年 日本 神户 冠军 1 9 9 0
1993年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冠军 1 7 6 1
1995年 大韩民国 汉城 冠军 1 9 9 0
1997年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季军 3 8 7 1
1999年 日本 福冈 冠军 1 7 7 0
2001年 中国 上海 冠军 1 8 8 0
2003年 中国 哈尔滨 冠军 1 8 8 0
2005年 卡塔尔 多哈 冠军 1 8 8 0
2007年 日本 德島 小组赛[註 5] 10 7 3 4
2009年 中国 天津 亚军 2 9 8 1
2011年 中国 武汉 冠军 1 9 9 0
2013年 菲律宾 馬尼拉 八強賽 5 9 6 3
2015年 中国 長沙 冠軍 1 9 9 0
2017年 黎巴嫩 貝魯特 八強賽 5 7 5 2
总计 22届 16次冠军 - 174 160 14

亚洲篮球挑战赛比赛成绩

均为中国国奥队参赛。

年份 举办地 最終成績 總排名 場數
2004年 臺灣地區台北市 未参加 - - - -
2008年 科威特科威特城 未参加 - - - -
2010年 黎巴嫩贝鲁特 未参加 - - - -
2012年 日本东京 第五名 5 7 5 2
2014年 中国武汉 殿军 4 7 4 3
2016年 伊朗德黑兰 第五名 5 8 6 2
总计 3届/6届 殿军 - 22 15 7

亚洲运动会比赛成绩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自1974年参加亚洲运动会,在12届比赛中,共获得八次冠军,两次亚军,一次季军。

年份 举办地 最終成績 總排名 場數
1974年 伊朗德黑兰 季军 3 7 5 2
1978年 泰国曼谷 冠军 1 8 8 0
1982年 印度新德里 亚军 2 8 7 1
1986年 大韩民国汉城 冠军 1 7 7 0
1990年 中国北京 冠军 1 7 7 0
1994年 日本广岛 冠军 1 5 5 0
1998年 泰国曼谷 冠军 1 7 7 0
2002年 大韩民国釜山 亚军 2 7 6 1
2006年 卡塔尔多哈 冠军 1 8 8 0
2010年 中国广州 冠军 1 8 8 0
2014年 大韩民国仁川 第五名 5 7 5 2
2018年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冠軍 1 5 5 0
总计 12届/19届 8次冠军 - 77 71 6

东亚锦标赛比赛成绩

均为中国国奥队参赛。

年份 举办地 最终成绩 总排名 场数
2009年 日本 小牧市 季军 3 4 2 2
2011年 中国 南京 季军 3 4 3 1
2013年 大韩民国 仁川 亚军 2 4 3 1
2017年 日本 长野 第四名 4 4 2 2
总计 4届/4届 亚军 - 16 10 6

东亚运动会比赛成绩

2009年、2013年为中国国奥队参赛。

年份 举办地 最终成绩 总排名 场数
1993年 中国 上海 冠军 1
1997年 大韩民国 釜山 季军 3
2001年 日本 大阪 冠军 1
2005年 澳門 澳门 季军 3
2009年 香港 香港 第四名 4 5 3 2
2013年 中国 天津 亚军 2 4 3 1
总计 6届/6届 2次冠军 -

著名球员

纪录

赛事及比赛记录

最大胜差

125-25伊拉克1948年奥运会 )

163-25蒙古1993年东亚运动会

最大负差

61-128南斯拉夫1996年奥运会

往届比赛队员名单

主教练名单

现役队员名单

参见

外部链接

备注

  1. ^ 中华民国的名义代表中国加入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代表中国加入
  3. ^ 以中华民国名义参赛
  4. ^ 以中华民国名义参赛
  5. ^ 中国男篮由于是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自动获得参赛权,故在2007年亚锦赛上仅派出二队参赛,这届比赛中国队只获得第10名,亚锦赛历史上首次未进前3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