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豐 (屏東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offee6423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9日 (五) 13:2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海豐位於臺灣屏東縣屏東市,位於屏東市的東北角,大致包括海豐里、三山里、仁義里等地。與九如鄉長治鄉鹽埔鄉毗鄰。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居民產業以農業為主。

歷史

海豐原為馬卡道族阿猴社之範圍。康熙四十四年(1705) ,由台南府城盧姓業主,結夥林、李等家族 ,湊資集成三股,設立「盧林李」墾號,向原住民購買下淡水溪東側草地,並招聘廣東籍佃戶開闢海豐庄、火燒庄等地。因拓墾人家多來自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故名海豐。乾隆時期建三山國王廟。清治末期已有海豐溪州、和興庄等聚落。因鄰近六堆組織,主操台語之海豐地區在清朝時期為六堆前堆之附堆。

日治時期先屬阿猴廳港西中里,後屬屏東郡屏東街海豐大字。歷史上曾有海豐新厝之聚落存在,後併入海豐。戰後分成數里,除海豐里、三山里、仁義里外,亦分出北興里、中正里、信和里、和興里等地。今海豐三里人口約莫四千人。

信仰中心

海豐三山國王廟,主祀三山國王乾隆年間,由當地大族鄭家籌建。今有上元迎頭丁等民俗活動。三山里的海豐福德祠,祭拜石頭公,可能承自平埔族習俗。

教育

國民小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