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豆卢贵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歐允爵留言 | 贡献2024年4月4日 (四) 14:01 兄弟姐妹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豆盧貴妃
豆盧姓
位號孺人→貴妃→孺人
出生661年
逝世開元二十八年四月
740年(78—79歲)
長安城親仁里
親屬
父親汾州王豆盧欽肅
唐睿宗
養子唐玄宗 惠莊太子
其他親屬伯父豆盧欽望

豆盧貴妃(661年—740年),唐睿宗貴妃慕容燕皇族旁支后裔。汾州王豆盧欽肅的女兒。

儀鳳元年(676年),15歲的豆盧氏嫁给皇子李旦為妾,封號孺人文明元年(684年)李旦為皇帝,豆盧氏封為貴妃武則天稱帝,豆盧氏又被降為孺人。豆盧氏為人小心謹慎,因此在武則天時代平安無事。武則天殺李隆基的母親竇德妃後,年幼的李隆基就由豆盧氏照顧。

神龍初年唐中宗在位時,豆盧氏的伯父豆盧欽望上表請求讓她離開皇室回家生活,得到了准許。開元年間,李隆基下詔特别賜予她二百户食邑。開元二十八年四月,豆盧氏薨於長安城親仁里,年八十歲,七月二十五日以貴妃之禮葬於河南龍門鄉之原,但没有附葬於睿宗的橋陵

生平

鮮卑族人,出身於慕蓉皇族旁支後裔昌黎豆盧家,昌黎徒河 (今日遼寧錦州市)人。其父為汾州王豆盧欽肅,家中有豆盧恕及豆盧靈均兩個兄弟。

豆盧氏生於龍碩二年,與丈夫李旦同年,卒於開元二十八年,享年八十歲。儀鳳元年,十五歲的豆盧氏嫁給相王李旦為妾,為正五品的孺人

文明元年(684年),李旦之母武則天廢中宗李顯,改立弟弟相王李旦登基,是為唐睿宗。時年二十三歲的豆盧氏晉升為貴妃,擁有宮中僅次於皇后的地位。兩人結婚多年卻仍膝下無子,於是睿宗命其撫養柳氏所出的惠莊太子李撝,不過母子兩人關係不甚親密。

武則天掌權的期間,豆盧氏被貶為孺人,但由於安守本分,加上劉氏、竇氏等皆為武則天所殺,因此豆盧氏不但不受鬥爭影響,反倒成為嬪妃之首。由於李隆基的母親竇德妃遭武則天迫害而死,為避免李隆基受到如母親一般的遭遇,於是豆盧氏與竇德妃二姊竇淑肩負起撫養李隆基的責任,並利用自己的身分庇護未來的玄宗李隆基

武周政權結束後,神龍元年,睿宗的哥哥中宗李顯再度登基。此時在伯父豆盧欽望的請求之下,豆盧氏獲得恩准「出內」回家生活,她的宮廷生活就此畫下句點。其原因至今仍無法確定,一說是由於李旦與豆盧氏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嫌隙,為了顧及皇室及豆盧家族的顏面不得以實行分居。另一說是伯父豆盧欽望擔心姪女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甚至牽連自己,於是出此計謀。也有人認為豆盧氏歷經武周時代,因為看破了宮中鬥得你死我活的生活,遂請求伯父幫助她離開後宮。

開元年間,李隆基感念豆盧氏養育之恩,下詔特別賜予她二百戶食邑,儘管衣食無慮,由於長年獨居仍舊相當孤單。開元二十八年病死於長安城親仁里,據傳李隆基曾在豆盧氏臨終之際前往探望,享年八十歲。按其當時的身份,應只是普通貴族,然而玄宗仍以貴妃之禮將豆盧氏安葬於今日河南洛陽市龍門鎮花園村,但並未與丈夫李旦合葬。[1]

身後

 豆盧氏之墓位於今日河南洛陽市龍門街道花園村,唐代上層貴族大多葬於此。除了豆盧貴妃之墓,另外還有兩座墓屬於豆盧家族,其中包含豆盧氏的弟弟豆盧恕也長眠於此地,可推測該區域為豆盧家族墓地。墓葬坐北向南,邊長約二十二公尺,近似正方形結構,搭建材料以磚塊為主。墓的上方以夯土堆積而成的封土殘高六點五公尺。[2]

整個墓葬分為墓道、過洞、甬道、墓室四個部分。墓道以夯土填實,兩側皆塗有草拌泥與白灰,繪有建築、花草、宮女等圖案,但由於受力而破碎,能夠辨識的已所剩無幾。過洞位於墓室北側,頂部為拱門造型但已為盜墓者破壞,底部乃傾斜約二十五度的斜坡。 甬道用磚塊堆砌而成,隙縫則用白灰填補,同樣是拱門造型,並且也有受到盜墓者侵擾的跡象,但不同的是其路面是平坦的。甬道後段仍保留了豆盧氏墓誌以及墓獸、陶製俑、白瓷釉等陪葬品。甬道與墓室之間有一道封門牆,牆下擺設著兩個鐵釜,壁面用磚塊以人字形方式堆砌。墓室大門以青石為原料,並用銅製的鎖鎖住,左邊門扉繪有一位武官,另一邊則是一名文官。墓室位於甬道北端偏西,頂部為穹頂式設計,四周牆壁呈現外弧形,墓室西部放置有一個由石材製成的棺材,刻有雲氣紋、猛獸、禽鳥與花草等紋路。[3][4]

家庭

曾祖父母

祖父

父亲

兄弟姐妹

  • 豆盧恕,字惟一,貴妃之弟,忠武將軍、上柱國、左衛翊一府中郎將、平原郡公。[5]

參考文獻

  1. ^ 陳麗萍:《唐睿宗豆盧貴妃史蹟考證》
  2. ^ 方孝廉、謝虎軍:《唐睿宗貴妃豆盧氏墓發掘簡報》
  3. ^ 《洛陽唐豆盧恕墓發掘簡報》,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龍門石窟研究院
  4. ^ 冉萬里、倪麗燁:《唐故貴妃豆盧氏志銘》考釋,《文博》,2003年:第2期
  5. ^ 大唐故忠武将军行左卫湖一府中郎将上柱国平原郡开国公豆卢君墓/志铭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