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上田萬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田萬年是日本語言學家、語言學家、政治家。 東京帝國大學名譽教授、國學院大學校長、神宮皇學院帝國學院院長、貴族院議員。 曾任日本標準語研究室首任首席教授、東京大學校長、文學院院長。是主導現代日本標準語的編制者,被日本媒體稱為日本語之父。[1][2]

上田萬年
出生(1867-02-11)1867年2月11日
江户幕府武藏國大久保百人町
(現:東京都新宿区百人町)
逝世1937年10月26日(1937歲—10—26)(70歲)
 大日本帝国東京府東京市小石川区小石川駕籠町(現・東京都文京区)
效命 尾張藩
大日本帝國
其他工作語言學家、政治人物、貴族院議員
日語寫法

生平[编辑]

1867年出生於江戶區大久保(現東京都新宿區)的尾張藩的藩國宅邸中,是尾長藩所屬武士上田虎之丞的兒子。

德川幕府瓦解後,各藩的武士們紛紛回鄉,上田萬年到了伊勢國求學,1870年父親死去,上田萬年從伊勢國前往東京求學。

東京都立第一中學変則科(現日比谷高中)由於教育令的修改,從第一中學被錄取到了新大學的預備學生。1885年進入帝国大学文学部和漢文学科。之後,1888年畢業於帝國大學文學系(後來的東京帝國文學大學)。畢業後他繼續唸研究所,在1890年用公費留學德國。回到日本後,上田萬年開始擔任東京帝國大學語言學系教授,主要涉足語言比較學、語音學等新領域。

在明治時代以前,在日本範圍內並沒有一種通用的語言,即今天所使用的日本標準語存在,當時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語言而使得明治政府本身在政策推行上受到很大干擾。而上田萬年首先提出日本需要有一套共通的語言,才能徹底解決各地無法溝通的問題。[3]

上田萬年受文部省聘任擔任明治政府成立的文部大臣直屬機關「國語調查委員會」,進行編輯標準語相關調査,積極採用西方語言學,並致力於編訂日本標準語和假名統一的工作。最後決定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武士方言為基礎,制成日本現代標準語。1902年正式發表日本標準語假名與尋常小學讀本,使用統一的讀音,該讀音成為現代日本語讀音。

在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院院長後,1919至1926年還擔任神宮工學院(現在的工學院大學)院長,1927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退休,之後擔任國學院大學校長至1929年。在1926、 1932年至1932年為貴族學院帝國學院成員。於1937年死於直腸癌。[4]

事跡[编辑]

1、編定日本標準語

在明治時代以前,在日本範圍內並沒有一種通用的語言,即今天所使用的日本標準語存在,各地都使用不同的語言。京都方言分為主要在宮廷中貴族公家使用,與京都平民說的話並不同。由於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

在明治維新前,日本各地連日常会話都無法溝通,導致明治政府施政困難。甚至是在帝國議會開會的時候,議員之間也發生過因為方言而難以溝通的問題。當時擔任文部少丞的西潟訥氏表示陸羽的人(今日陸奧地區)和薩遇(今日的鹿兒島)的人語言完全無法溝通。[5]

上田萬年首次將“標準語”的概念介紹到了日本,提出日本需要有一套共通的語言,才能徹底解決各地無法溝通的問題。“與所謂的方言不同,到處、所有的地方都可暢通,帶有可讓大部分人理解之效力”,並認為標準語為“國民的精神性血液”,認為“說標準語如血液一般無可替代之物,或如生之母”[6]

明治政府便在上田萬年等學者的推行下設立「国語調查委員会」,致力編訂日本標準語和统一假名的工作。上田認為東京話作為大日本帝国首府,其言語理應成為日本標準語的骨幹,最後以「住在東京山手一帶的」、「有教養的中流家庭的語言」為基礎,作為日本標準語編寫的基礎。

經過調查、整合、編輯音韻、語彙後完成了日本標準語。1902年出版的國定第二期教科書《尋常小學讀本》成為首批使用這套讀音的教材,是現代日語讀音的基礎。許多現代知曉的日語,比如現在日本人所使用的「おかあさん」(母親),事實上是明治37年才首次出現成為標準日語的詞彙。[1][7]


2、假名與假名遣統一與

明治維新初年,出版的書多用漢字,明治維新初期,不同地方,同一個假名會發不同的音,反之,同一個詞,記錄的假名也可能不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支持言文一致運動的上田萬年認為要徹底改掉舊假名正字法的混亂,必須重新編寫假名,將一個假名固定在一個音上。以五個為一組,母音的概念,將五個元音定為母音,再搭配不同的音,將假名的五十音排成一套發音公式。同時,同一個詞永遠用同一種寫法,並非「按照發音來書寫」。1903年教科書採用新假名用法“發音公式”。日本歷史上首度採用長音符號“-”。[8][9]

3、明治時期言文不一致影響到教育方面的開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言”(各地方言,各個階層的用語)不一致。其二是“文”也不一致,有“和文體、漢洋文直譯體、方言體、漢體”共四種文體。其三是,究竟是讓“言”與“文”一致還是讓“文”與“言”一致也爭論不休。為此,帝國教育會也開始設立“言文一致會”。1900年上田萬年等的《言語雜誌》採用口語體書寫報導,於大正末年,小說、教科書、報紙等皆採用了口語體,進入昭和時代後,論文、學術專著也改為口語體。


4、推廣日本標準語

上田進一步提出,標準語被賦予「真善美諸品德」的價值,標準語是被視為日本的「精神性血液」,「帝室的藩籬」、「慈母之愛」。對「國語」的愛就等同於對母親的愛,並指出論斷「國語」的好壞,就等同對自己雙親或故鄉說三道四;凡是人就該說國語,就如對父母之愛沒有選擇的餘地,對國語之愛也就沒有選擇的餘地,這也等同於對皇室之愛,所以這才是「真正的愛」。[10]。在此倡議下推行《國語教授法指針》,所有公家機關全部改用標準語書寫。然而,上田認為遠遠不足,必須達成「無論千島之際、沖繩之端」,帝國版圖皆一種語言、一種習俗才是盡善盡美。於是,上田繼續展開「整建國語」等主張,發起推廣日本標準語運動。另一方面,“方言”被視為是危害“標準語”的障礙,上田萬年認為必須從學校或者政府機關排除出去,一開始是被嚴格地限定在家庭等私人領域,大正6年正式發佈方言取締令,並以國家之力,發動“標準語力行運動”、“國語運動”、“方言撲滅運動”在全日本取締方言,推廣日本標準語。[11]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NHK. 日本の標準語誕生の歴史. 『日本の標準語誕生の秘話』. [2015-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9). 
  2. ^ 『日本語を作った男 上田万年とその時代』(作出日本語的男人 上田萬年與那個時代). 集英社. [2018-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3. ^ 上田萬年:〈國語と國家と〉,《東洋哲學》第1 卷第11、12 號(1895 年 1、2 月)。
  4. ^ 服部敏良『事典有名人の死亡診断 近代編』(吉川弘文館、2010年)51頁
  5. ^ 佐藤和之/米田正人. 1999年. どうなる日本のことば―方言と共通語のゆくえ. 大修館書店. 
  6. ^ 《標準語に就きて》,見《帝國文學》第1 卷第1 號(1895 年1 月)
  7. ^ 井上ひさし:《國語元年》東京:新潮社,1986 年
  8. ^ 今野真二. かなづかいの歴史:日本語を書くということ. 中公新書. 2014: 264. ISBN 978-4-121-02254-7.
  9. ^ 橋本進吉. 橋本進吉博士著作集. 第三冊:文字及び仮名遣の研究. 岩波書店. 1949: 316. ASIN B000JB3WXM.
  10. ^ 「國語は帝室の藩塀、國語は國民の慈母」。上田萬年《國語のため》之訂正再版(東京:冨山 房,1897 年)以及《國語のため》,卷2,於2011 年重新出版。
  11. ^ 安田敏朗:《〈国語〉と〈方言〉のあいだ─言語構築の政治学》(京 都:人文書院,1999 年),第1章。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