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性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Prakriti

本性梵語प्रकृतिprakṛti巴利語pakati),又譯為[1]自性[2]自然[3],古印度哲學術語,最早起源於數論派二元論哲學[4],被認為是獨立於神我的另一實體,開展萬物,有萬物本源的意思,又譯為原質

佛教採用了這個術語,但賦與不同意義,含義為事物的本質,常與空性同時使用,並將它視為是自性的同義詞。在佛教哲學中,本性並不是一個實體,也非萬物本源。

概論

[编辑]

薄伽梵歌》中,以原質(prakṛti)和原人為推動世界的第一因、最初因[5]。在印度教中,吠檀多主義佔主導地位,本性(prakṛti)被認為是宇宙存在與運作的智慧本質。在數論派中也使用這術語。

於部派佛教時期,佛教就開始使用本性這術語,在《阿含經》中就有使用。一般用於指稱事物的本質,常與空性同時使用,但在佛教哲學中,不認為本性為世界第一因,也非宇宙的智慧本質。

部派佛教阿毘達摩論藏中,它與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認為是同義字,在一般語句中可以互換使用。但是在談到心性本淨自性清淨心時,只會使用本性(prakṛti)清淨。《大毘婆沙論》將《小空經》所說行空解釋為本性空[6],並列入十空。

佛教各宗派說法

[编辑]

大乘佛教稱諸法本性為如[7]真如[8],對於如來藏學派,即是如來藏佛性

註釋

[编辑]
  1. ^ 鳩摩羅什龍樹中論》:「若法實有性,後則不應異,性若有異相,是事終不然。【青目釋】若諸法決定有性,終不應變異。何以故?若定有自性,不應有異相,如上真金喻。今現見諸法有異相故,當知無有定相。」
  2. ^ 波羅頗蜜多羅清辯般若燈論釋》:「若有是自性,則不得言無,自性有異者,畢竟不應然。」
  3. ^ 竺法護譯《正法華經》:「諸佛本淨,常行自然,此諸誼者,佛所開化。」這當中的自然,對照梵文本,即是本性(prakṛti)的另譯。
  4. ^ 姚衛群《佛教的“如來藏 ”思想與婆羅門教的“我”》:「婆羅門教哲學中的數論派和瑜伽派是聯繫緊密的兩個派别。它們關於“我”的觀念基本是一致的。在一般的數論派與瑜伽派的典籍中(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翻譯的數論派典籍或漢譯佛典對數論派的敘述中),所謂“我”與一般的奧義書及其他婆羅門教派別說的“我”(Ātman)並不相同。數論派与瑜伽派中說的“我”更為流行的漢譯術語是“神我”(Puruṣa),它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精神性實體。這一實體與數論及瑜伽派中論述的另一實體“自性”(Prakṛti)並列存在,對自性轉化出世間事物起某種作用(參見自在黑的《數論頌》21及喬荼波陀相應的註)。 」
  5. ^ 黃寶生譯《薄伽梵歌》:「你要知道原質和原人,兩者都沒有起始,你要知道變化和性質,他們都產生於原質。效果、手段和行動者,原質被說成是原因;痛苦和快樂的感受者,原人被說成是原因。原人居於原質中,感受原質產生的性質,面對性質的執著,是善生和惡生的原因。」
    徐梵澄譯《薄伽梵歌》:「當知自性與神我兮,二皆無始;又當知轉變與功能,皆由自性而起。自性謂之因,是生因果因;神我謂之因,是受苦樂因。神我寓乎自性,享受功能由自性生;而執滯於功能,乃生自善、非善胎之因。」
  6.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一時,佛住室羅筏城東鹿母精舍,尊者阿難,來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佛住釋種迷主盧園,親從世尊聞如是義,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廣說,我於是義,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說無異。』……時諸苾芻,聞世尊說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佛知其意,告阿難言:『若有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練若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世尊於是,復告阿難:『若餘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有情想,及阿練若想,起於地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如是有餘苾芻,應除阿練若想,及地想,起空無邊處想。乃至有餘苾芻,應除識無邊處想,及無所有處想,起非想非非想處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若復能除無所有處想,及非想非非想處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佛告阿難:『如是趣入無上空定,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
    「問: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評曰:應作是說,住本性空,觀法本性,空、無我故,雖見變壞,而不憂惱。」
  7. ^ 龍樹大智度論》:「諸佛賢聖種種方便說法,破無明等諸煩惱,令眾生還得實性,如本不異,是名為「如」。」
  8. ^ 玄奘成唯識論》:「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