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He King Hung/先贤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歷史[编辑]

場地和早期建築物[编辑]

先賢祠的所在地在巴黎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曾經建有一系列的紀念建築。其位於盧泰西烏斯山,為塞納河左岸的一個高地,是羅馬城鎮盧泰西亞(英語:Lutetia)的廣場所在地,同時也是聖女熱納維耶芙的原始埋葬地。她聞名于在451年,當匈奴襲擊巴黎時她領導了人民抵抗。在508年,克洛维一世(法語:Clovis Ier在該地建造了一座教堂,該修道院在中世紀是宗教學術的中心,克洛維斯和他的妻子分別於511年和545年被安葬在這座教堂中。教堂原是獻給聖伯多祿聖保祿,後來改為奉獻給聖熱納維芙,而她也成為了巴黎的守護聖人。她的遺物保存在教堂中,當城市面臨危險時,遺物會被帶出進行莊嚴的遊行。[1]

建造[编辑]

路易十五於1744年發誓,如果他從疾病中康復,將興建一座更宏偉的建築取代破敗的聖熱納維芙修道院教堂。重建和擴建教堂直到他康復的十年後才開始。在1755年,國王公共工程總監亞伯-弗朗索瓦·普瓦松法语Abel-François Poisson de Vandières選擇了雅克-熱爾曼·蘇夫洛來設計這座教堂。蘇夫洛(1713–1780年)曾在1731–38年間在羅馬學習古典建築,早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里昂完成的,新的修道院教堂成為了他毕生投入的工程,直到他去世後才完成。[2]

他的第一版設計於1755年完成,明顯受到在羅馬學習的伯拉孟特的作品影響。該設計採用希臘十字形狀,包括四個等長的中殿,交叉處擁有巨大的圓頂。主正立面為一座古典門廊,飾以科林斯柱,主立面上則呈現一個三角形的山脊。 [3] 該設計在隨後的幾年中修改了五次,增加了一個前廳英语Narthex,一個唱詩班和兩座塔樓。這個設計直到1777年才最終確定。[4]

地基於1758年奠定,但由於經濟原因,工程進展緩慢。1780年,蘇夫洛去世,由他的學生[讓-巴蒂斯特·隆德萊法语Jean_Rondelet接任。翻新後的聖熱納維芙修道院終於在1790年完成,正值法國大革命初期。

建築物長110米,寬84米,高83米,其地下室與建築相同大小。天花板由獨立的柱支撐,支撐著一系列拱頂和橫向拱券。巨大的圓頂由懸垂在四根巨大柱上的懸垂頂冠支撐。該設計的批評者認為,結構中的柱子無法支撐其如此大的圓頂。蘇夫洛透過一套鐵條系統加固了石結構,成為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前身。這些鐵條在21世紀已經出現劣化,因此於2010年至2020年間進行了一項重大的修復計畫,以更換受損的部分。[5]

事實上,這個圓頂是由三個圓頂組成,彼此套在一起。第一個、最低的圓頂具有有花飾的格天花板,中央開放。透過這個圓頂,可以看到第二個圓頂,上面裝飾有安東萬-尚·葛羅的壁畫《聖熱納維芙的神化》。最外層的圓頂,從外部可見,是由鐵夾和鉛覆蓋的石頭構成,而不是木結構,這是當時法國的常見做法。壁畫中牆壁內隱藏的扶壁給予圓頂額外的支撐。[6]

法國大革命時期[编辑]

當法國大革命於1789年爆發時,聖熱納維耶芙教堂幾乎完工,僅內部裝飾尚未完成。在1790年,維萊特侯爵法语Marquis de Vilette(法語:Marquis de Vilette)提議將其改建為一座模仿羅馬先賢祠,以自由為宗旨的神殿。

讓我們在這裡安放我們偉大人物的雕像,將他們的骨灰安葬在地下。[7]

該想法在1791年4月正式採納,同時在4月2日,國民制憲大會主席米拉波伯爵去世。4月4日,大會裁定"這座教堂將變為國家的神殿,偉人之墳將成為自由的祭壇。"他們也同意了在入口上方懸掛:"一個感激的國家尊重它的偉大人物。"字樣。米拉波伯爵的葬禮也於同日在教堂舉行。[7]

伏爾泰的骨灰於1791年7月11日在一場盛大的儀式中被安置在聖熱納維耶芙中,隨後幾位革命者的遺骸也被移至此地,包括讓-保羅·馬拉以及替代米拉伯伯爵的哲學家讓-雅克·盧梭。在革命期間權力的迅速轉移中,最初在巴黎萬神殿受到榮譽的兩位人物,瑪拉波和馬拉,被宣布是革命的敵人,他們的遺骸被移除。最終,法國國民公約政府於1795年2月裁定,只有死去至少十年的人才能被安葬在先賢祠。[8]

教堂轉變為陵墓後不久,大會批准了使室內變得更加昏暗和莊嚴的改建。建築師卡特勒梅爾·德·坎西封閉下部窗戶,并在上層窗戶使用磨砂玻璃以減少光線,並從外部移去了大部分裝飾,包括立面的建築燈籠和鐘。1791年,所有宗教的壁飾和雕像都被摧毀,並以以愛國主題為基礎的壁畫取代。[8]

從神殿到教堂再到神殿(1806–1830)[编辑]

等待翻譯

安東萬-尚·葛羅(1812年)設計的圓頂草圖。拿破崙位於右下角。(現存於卡納瓦萊博物館

拿破崙·波拿巴在1801年成為第一執政官時,與教皇簽署了一項協定,同意恢復以前的教會財產,包括萬神殿。萬神殿受到巴黎聖母院的領主管轄。如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的勝利等,重要的慶祝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但同時,教堂的地下墓室仍然被保留為法國著名人物的正式安息地,而在1809年至1811年間,一個新的入口透過東側拱廊直接開通通往地下墓室。畫家安東萬-尚·葛羅受命裝飾圓頂的內部。這個裝飾融合了教堂的世俗和宗教兩個方面;它展示了熱納維耶芙在天使的陪同,和在法國偉大領導人(從克洛維斯一世查理曼大帝到拿破崙和約瑟芬皇后)的見證下被引導進入天堂。

在拿破仑統治期間,共有四十一位傑出的法國人被安葬在墓室內。他們主要是帝國的軍官、參議員和其他高級官員,其外還包括探險家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和畫家約瑟夫-瑪麗·維安英语Joseph-Marie Vien,後者是拿破仑的官方畫家雅克-路易·大衛的老師。[9]

弗朗索瓦·杰拉尔(1821–1837)绘制的懸掛在柱頭的畫作,描繪的是“死亡”

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即拿破崙的統治結束後,1816年,法国路易十八將整個巴黎聖母院,包括地下室,在正式重新歸還給天主教會。教堂最終在國王的面前官方祝聖,這是在革命期間被遺漏的一場儀式。由让·吉约姆·莫伊特雕刻的正面柱頭雕像,名為“祖國加冕英雄和市民美德”,被一個由大卫·丹热製作的以宗教為主題的作品所取代。圣熱納維芙的聖器架在革命期間已被摧毀,但有一些遺物被找到並恢復到教堂(現在在圣·叶特尼-迪-蒙教堂)。 1822年,弗朗索瓦·杰拉尔受命裝飾圓頂的吊座,並創作了代表正義、死亡、國家和名聲的新作品。让-安托万·格罗被委託重新製作他在内圓頂上的壁畫,將拿破崙換成路易十八,以及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新版本的圓頂於1824年由查理十世(Charles X)揭幕。至於其中安放墓碑的地下室,則被鎖上並禁止遊客進入。[10]

路易·菲利普一世統治時期、第二共和國和拿破崙三世時期(1830–1871)[编辑]

等待翻譯

阿尔方斯·路易·普瓦特万拍攝的1842年的相片

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使路易-菲利普一世登上王位。 他對革命價值表達了同情,並於1830年8月26日,教堂再次成為了先賢祠。然而,地下室對公眾仍然封閉,並且沒有增加新的遺體。唯一的改變是對主柱頭的修改,主柱頭被重新製作成一個光芒四射的十字架;它由安杰製作,名為“國家分發由自由交付的花圈,給偉大的人物,文官和軍官,歷史記錄他們的名字。”

1830年,盧易·菲利普一世被推翻,由法國第二共和國的選舉政府取代,後者重視革命主題。新政府將先賢祠定為“人性之廟”,並計劃用六十幅新的壁畫裝飾,以紀念各個領域的人類進步。在1851年,天文學家利昂·傅科傅科摆懸掛在圓頂下,以說明地球的自轉。然而,由於教會的抱怨,它於同年12月被移除。

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的侄子,於1848年12月當選為法國總統,並於1852年發動政變,自封為皇帝。先賢祠再次歸還給教會,並被賦予“國家聖殿”的頭銜。圣熱納維芙的剩餘聖器被還原到教堂,並增加了兩組紀念聖人生平事件的雕塑。地下室保持封閉。

第三共和國(1871–1939)[编辑]

等待翻譯

由於1870年普法战争炮轟巴黎,聖堂遭受了德國炮擊的損害。在1871年巴黎公社的短暫統治期間,它在公社士兵和法國軍隊之間的戰鬥中遭受了更多的損害。在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早期,由保守政府主導,它作為教堂運作,但內部牆壁基本上是空的。從1874年開始,內部裝飾了新的壁畫和雕塑,將法國歷史和教堂歷史聯繫在一起,由著名藝術家普维·德·尚万亞歷山大·卡邦内尔以及藝術家安托瓦內·奧古斯特·埃爾內·艾貝爾製作,他在碗形小堂的拱頂下製作了一幅名為“基督向法國的天使顯示她人民的命運”的馬賽克。[11]

维克多·雨果于1885年6月1日的葬禮

1881年,通過一項法令,聖熱納維芙教堂再次被改建為一座陵墓。維克多·雨果成為之後安葬其中的第一位。隨後的政府批准文學界人士的進入,包括作家埃米爾·左拉(1908年),以及一战后,法國社會主義運動的領袖,包括莱昂·甘贝塔(1920年)和让·雅克(1924年)。第三共和國政府還 規定該建築應裝飾有代表“法國的黃金時代和偉大人物”的雕塑。這一時期保存下來的主要作品包括雕塑群《國民議會》(紀念法國大革命);雕塑家讓-安托萬·英加貝爾(Jean-Antoine Ingabert)製作的紀念第一位葬在先賢祠的人物,即米拉波;(1889–1920)以及碗形小堂的兩幅愛國主題的壁畫,《勝利引領共和國的軍隊》至《走向光榮》由艾德華·德泰勒(Édouard Detaille)製作,《光榮進入寺廟,後面是詩人、哲學家、科學家和戰士》由Marie-Désiré-Hector d'Espouy(1906年)製作。[11]

1945年至今[编辑]

等待翻譯

夜晚的先賢祠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短暫第四共和國(1948年–1958年)中,兩位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讓·培魯安;废奴主义运动领袖维克托·舍勒自由法国的早期领导人和殖民地行政官员费利克斯·埃博埃;以及路易·布莱尔,盲文書寫系統的發明者,於1952年成為先賢祠的人物。

第五共和國時期,由查尔斯·戴高乐总统领导,先賢祠的第一位葬於先賢祠的人物是抵抗運動領袖让·穆兰。近年來安葬的現代人物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勒内·卡辛(1987年),他以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而聞名;推動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让·莫内,他於其百年誕辰時入葬;諾貝爾獎得主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1995年);作家和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1996年);以及律師、政治家西蒙娜·威爾(2018年)。2021年,約瑟芬·貝克成為先賢祠的一員,成為獲此榮譽的首位非裔女性。[12]

  1. ^ Lebeurre 2000,第3頁
  2. ^ Patroness of Paris: Rituals of Devotion in Early Modern France. Brill. 1998. ISBN 9004108513. 
  3. ^ Oudin 1994,第479頁
  4. ^ Lebeurre 2000,第9頁
  5. ^ Lebeurre 2000,第9–10頁
  6. ^ Lebeurre 2000,第12–13頁
  7. ^ 7.0 7.1 Lebeurre 2000,第16頁
  8. ^ 8.0 8.1 Lebeurre 2000,第17頁
  9. ^ Lebeurre 2000,第26–27頁
  10. ^ Lebeurre 2000,第26–29頁
  11. ^ 11.0 11.1 Lebeurre 2000,第33–35頁
  12. ^ Black artist Josephine Baker honored at France's Pantheon. AP News. November 3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