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Waylon1104/埃米爾·法約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帥
埃米爾·法約勒
Émile Fayolle
出生(1858-05-15)1858年5月15日
法蘭西第二帝國沃萊勒皮
逝世1928年8月27日(1928歲—08—27)(70歲)
墓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巴黎榮軍院
效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國陸軍
服役年份1873年–1919年
军衔師級將軍
统率
获得勋章榮譽軍團勳章

馬里-埃米爾·法約勒(法語:Marie-Émile Fayolle;1858年5月15日—1928年8月27日)是一位法國陸軍將領,曾獲封法國元帥,以擔任索姆河戰役中法軍的主要指揮官,與在1918年指揮法國預備集團軍擊敗德軍而聞名,被視為是戰爭中最出色的將領之一[1]

法約勒出身傳統天主教家庭,在著名的巴黎綜合理工學院修習砲兵科目。1897年他開始在高等戰爭學院教授砲兵科目,其同事包含日後的兩位元帥——費迪南·福煦菲利普·贝当。1914年,剛退休的法約勒因戰爭爆發被召回軍隊,因在領軍上表現出色,其指揮的部隊規模迅速擴大。

1916年,法約勒晉升為軍團司令,在索姆河戰役中領導第六軍團作戰,相比於英軍「幼稚的戰術」[2],法約勒的指揮取得顯著的成功。1917年4月,法約勒晉升為集團軍司令,指揮控制香槟凡爾登地段的中央集團軍。1918年3月,法約勒調任至預備集團軍,該集團軍為協約國規模最大的部隊,是1918年協約國戰略的主力。

早年[编辑]

家庭與求學[编辑]

法約勒於1858年5月15日出生在法蘭西第二帝國勒皮的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父親讓·皮埃爾·奧古斯特·法約勒(Jean Pierre Auguste Fayolle)是一名頗具名望的蕾丝商人,還長期擔任勒皮地區的商業組織主席[3][4],母親瑪麗·羅西納·巴迪烏(Marie Rosine Badiou)來自塞文山脉的一個古老家族[5]。法約勒的家族擁有濃厚的天主教氛圍,兩位叔叔都是牧師,他本人的信仰也貫徹其的一生,面對緊要情況時相信上帝與聖母馬利亞的庇佑[3]。法約勒青年時期在當地的神學院學校就學,在學科上表現出色,並擁有堅實的拉丁文基礎[6]。1873年他考入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兩年後以出色的成績畢業,加入了砲兵部隊[7][3]

軍事生涯初期[编辑]

法約勒加入第十六砲兵團,在突尼西亞進行一場為期九個月的小規模戰役。1882年他晉升為上尉,後在第36砲兵團擔任了六年的騎術教官與兩年的砲兵連指揮官[8]。他在這段時期裡,與來自克莱蒙费朗的姑娘瑪麗·路易絲·奥古斯蒂娜·科朗熱特(Marie Louise Augustine Collangettes)結婚。1889年11月,他進入高等戰爭學院就讀,後被派往陸軍總部培訓[9]。1895年,他回到第16砲兵團擔任中隊長[10]。1897年,法約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成為戰爭學院教授皮埃爾·呂費上校(日後的第三軍團司令)的砲兵戰術助理教授,他的同事有教導整體戰術的費迪南·福煦教授(日後的協約國總司令)、教導步兵戰術的菲利普·贝当教授(日後的法國總司令)與路易·德·莫迪教授(日後的第十軍團司令)[11]。他在1900年至1907年擔任正式教授,被視為是一位出色的教師,提倡砲兵火力優先的戰術,大量一戰法軍砲兵軍官都曾在他的課堂中學習[12]。1908年11月,法約勒成為第36砲兵團的團長,1910年他晉升為旅級將軍[a]。1913年他出版了一本名為《集中火力的手段》的書,在其中探討他設想的砲兵戰術與運用[13]。1914年5月14日,達到退休年齡的法約勒轉為預備役,開始在克萊蒙費朗享受退休生活[14]

第一次世界大戰[编辑]

戰爭前期[编辑]

1914年8月3日,德國對法國宣戰,西線戰事爆發。退休不久的法約勒被召回軍隊,指揮第70預備師下轄的第139旅[7]。8月13日,他升任為第70預備師的師長,該師在日後綽號「法約勒師」[15]。8月14日,愛德華·德·卡斯泰爾諾將軍指揮的第二軍團對洛林進攻[16],於19日推進至薩爾堡,但因形勢不利開始撤退,法約勒的部隊被賦予掩護第20軍右翼的責任[17]。8月24日法德兩軍開始在莫爾塔涅河交戰,法約勒的部隊當天在庫爾貝索損失慘重,超過4,000人傷亡,但以火砲阻止了德軍的進攻[18]。8月25日,法約勒用砲兵發動兇猛的反擊,對德軍的打擊被形容為「屠殺」[19]。他的部隊與福煦的第20軍被視為是此戰勝利的關鍵。法約勒在隨後的戰鬥中研究出流暢的步兵-砲兵協同[20],在格朗庫羅內戰役後調離第二軍團時,受到卡斯泰爾諾將軍的公開表彰[21]

法約勒的第70師加入了路易·德·莫迪將軍的第十軍團。該師在奔向大海期間於阿拉斯作戰[22],在維米領的戰鬥中表現出色,以一個師的兵力阻擋德軍一個四天的進攻[23]。法約勒在此期間的出色領導受到上級肯定,於1914年10月11日受獲榮譽軍團司令勳章[7]

1915年4月2日,第33軍司令維克多·德於爾巴將軍接任第十軍團司令,將法約勒所屬的第33軍交接菲利普·贝当將軍指揮[24]。----這段有問題,貝當接任的時間部隊

5月9日第70師開始對阿圖瓦地區的德軍進攻[25],突入德軍錯綜複雜的防線,佔領了阿布蘭卡朗西[26]。法約勒的戰術取得成功,利用穩定推進與火炮掩護,以2,500人死亡或負傷的代價突破堅固的防線,將64名德國軍官與2,979名德國士兵俘虜[27][28]。他在戰鬥後晉升為臨時的師級將軍[b],並在貝當離任後接管第33軍[29]。1915年9月至10月,法約勒對蘇謝維米領發動一次作戰,並開始構想破解德軍縱深防禦的方法[30]。1916年2月26日,他接任第六軍團司令,並在3月晉升為正式的師級將軍[7][31]

索姆河戰役[编辑]

備戰[编辑]

法軍統帥約瑟夫·霞飛在1915年12月6日的尚蒂伊會議中提出1916年對德作戰的作戰方針,協約國將協同戰線向同盟國進攻[32]。法軍與英軍將於仲夏時對索姆河地區發動攻勢;同時俄軍將在東線擊敗德軍,佔領奧匈帝國[33]。霞飛並不信任英軍的作戰,在一次會議中直言:「充分的經驗顯示,說服英軍離開自身控制區出擊遠比德軍將他們趕出控制區困難……假如英軍真決定出擊,他們一定會遲到[34]。」按照原計劃,三個法軍軍團(第十軍團、中央軍[c]第六軍團[35])將與綽號「基奇纳的新軍」的兩個英軍軍團共同作戰[36]。聯軍預定在拉西尼到埃比泰恩70公里長的正面上突破,並將西線百分之五十的重砲與百分之四十的航空兵調至戰場協同作戰。作為主力的法軍將在佩罗讷聖康坦拉昂實施突擊,粉碎德軍在「努瓦永突出部」與埃納河地帶的主要部隊;英軍則在巴波姆康布雷瓦朗謝訥實施突擊,擊敗在阿拉斯利斯河地帶的德國北方集團軍[36]

北方集團軍司令費迪南·福煦負責指揮索姆河地帶的法軍部隊,他在4月14日提出詳細指示:米歇勒的第十軍團將在南部防禦;中央軍將向東推進渡過索姆河;法約勒的第六軍團則需向北突破奪取馬里庫爾利翁間的德軍防線,繼續前行佔領阿瑟維萊爾皮佐弗洛庫爾高地,最終與英軍一同向巴波姆-佩羅訥公路推進[35]。但凡爾登局勢的惡化導致法軍將部隊轉移至凡爾登,索姆河的作戰寬度與目標大幅縮小,第一波攻勢的法軍作戰部隊僅剩法約勒的第六軍團[37]。當高級將領調度時,聯軍基層也在積極備戰,他們採取了步砲協同戰術,並對進攻地帶進行針對性訓練[38]。6月24日至30日,英法聯軍不斷對德軍陣地轟擊,消耗超過100萬發砲彈,意圖摧毀德軍防線與掩體以求快速突破[39]

作戰[编辑]

索姆河戰役中的法軍士兵

結果[编辑]

集團軍司令[编辑]

法軍總司令羅貝爾·尼維爾被解除職務後,菲利普·贝当成為新任總指揮,法約勒在1917年5月4日接任貝當的原部隊──中央集團軍的指揮權[40][41]。他上任後將多個下屬單位的司令替換,並仔細關注小規模的作戰[42]。同年8月,其麾下的第二軍團凡爾登地區發動一次非常成功的攻勢,集中與延長砲火後,利用步兵滲透奪回多個重要高地[43]。法軍在這次小規模攻勢中損失4,470人,俘虜11,000名德軍[44]卡波雷托戰役後,法約勒被派遣去指揮駐扎在義大利的法軍部隊,但由於義大利軍隊在皮亞韋河重建了防線,法軍更多地作為預備隊而不是作戰部隊[43]。他接下來都致力於訓練與教導義大利部隊,並得到義大利陸軍司令阿爾曼多·迪亞茲的尊敬[45][46]

1918年2月8日,法約勒被召回法國,負責指揮新成立的預備集團軍[47][48]

晚年與去世[编辑]

法約勒在戰爭結束後成為駐德法軍司令,並對凡爾賽條約未能傷害到德國的戰爭潛力而感到不安[49]。1921年2月21日,法約勒被亞歷山大·米勒蘭總統授與法國元帥的頭銜,成為第五位出身自沃萊地區的元帥[50]。他進入法國戰爭理事會,並擔任法國在國際聯盟的軍事代表。1928年8月27日,76歲的法約勒去世,被葬於巴黎荣军院[51]

評價[编辑]

法約勒被視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出色的戰地指揮官[52],精通新式戰爭的戰術與戰略[3]。他身材魁梧、具男子氣概、性格正直,擁有因信仰造就的極度果斷與自信,並十分熱愛戰爭[53]。他注重火砲對戰術的影響,將自身的理念概括為:「我將謹慎的進攻,利用所有的砲兵與最少的步兵」[54][55]。他在索姆河戰役期間結合費迪南·福煦推崇的「科學攻勢」與自身的理解,透過精心組織、密集火力與有限進攻,以可接受的傷亡數字穩定地攻佔德軍的陣地[54]。作戰時,法約勒時常親自研究戰場與情報,制定軍隊的作戰計劃,盡力於降低部隊的傷亡[54]。歷史學家約翰·莫熱英语John Mosier在其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迷思:新一戰軍事史》中尖銳的評斷:「法約勒、貝當布鲁西洛夫是盟軍(協約國)中唯三有真正才能的將軍。[56]」他的參謀長杜瓦尔於回憶錄中評價法約勒為「在戰場上成長的真正軍人。[52]

榮譽[编辑]

註解[编辑]

  1. ^ 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准將
  2. ^ 名義上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少將,但在拿破崙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法國的最高軍銜
  3. ^ 尚未選定作戰軍團

註腳[编辑]

  1.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06頁.
  2. ^ Tucker 2018,第248頁.
  3. ^ 3.0 3.1 3.2 3.3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07頁.
  4. ^ Bordeaux 1921,第9-10頁.
  5. ^ Bordeaux 1921,第10頁.
  6. ^ Bordeaux 1921,第12頁.
  7. ^ 7.0 7.1 7.2 7.3 Chisholm 1922.
  8. ^ Bordeaux 1921,第13頁.
  9. ^ Tucker 2018,第247頁.
  10. ^ Bordeaux 1921,第14頁.
  11. ^ Bordeaux 1921,第15頁.
  12.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08-109頁.
  13. ^ Bordeaux 1921,第18頁.
  14. ^ Bordeaux 1921,第23頁.
  15. ^ Bordeaux 1921,第25-26頁.
  16. ^ 羅斯圖諾夫 1982,第309頁.
  17. ^ Bordeaux 1921,第27頁.
  18.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10頁.
  19. ^ Bordeaux 1921,第28頁.
  20.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11頁.
  21. ^ Bordeaux 1921,第29頁.
  22. ^ 羅斯圖諾夫 1982,第333頁.
  23. ^ Bordeaux 1921,第40頁.
  24. ^ Bordeaux 1921,第42頁.
  25. ^ 羅斯圖諾夫 1982,第552頁.
  26. ^ Greenhalgh 2014,第92頁.
  27. ^ Bordeaux 1921,第43頁.
  28.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13頁.
  29. ^ Greenhalgh 2011,第121頁.
  30. ^ Greenhalgh 2011,第135頁.
  31. ^ Bordeaux 1921,第47頁.
  32. ^ 羅斯圖諾夫 1982,第636頁.
  33. ^ Stevens 2014,第77頁.
  34. ^ Greenhalgh 2005,第43頁.
  35. ^ 35.0 35.1 Philpott 2010,第115頁.
  36. ^ 36.0 36.1 羅斯圖諾夫 1982,第656頁.
  37. ^ 羅斯圖諾夫 1982,第657頁.
  38. ^ 胡燁 2015,第56頁.
  39. ^ Keegan 2014,第253頁.
  40. ^ Doughty 2008,第379頁.
  41. ^ Bordeaux 1921,第71頁.
  42.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21頁.
  43. ^ 43.0 43.1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22頁.
  44. ^ Greenhalgh 2014,第238-239頁.
  45. ^ Bordeaux 1921,第78頁.
  46.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23頁.
  47. ^ Bordeaux 1921,第84頁.
  48. ^ Greenhalgh 2014,第270頁.
  49. ^ Jackson 2013,第212頁.
  50. ^ Bordeaux 1921,第126頁.
  51.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27頁.
  52. ^ 52.0 52.1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29頁.
  53. ^ Krause & Philpott 2023,第128頁.
  54. ^ 54.0 54.1 54.2 Philpott 2022.
  55. ^ Tucker 2018.
  56. ^ Mosier 2001,第250頁.

參考文獻[编辑]

  • (法文)Bordeaux, Henry. Le Maréchal Fayolle. FeniXX réédition numérique. 1921. ISBN 978-2307280460. 
  • (中文)Carver, Michael (编). 二十世紀名將評傳. 麥田出版. 1996. ISBN 978-9577084224. 
  • (英文)Doughty, Robert A. Pyrrhic Vic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674034310. 
  • (英文)Greenhalgh, Elizabeth. The French Arm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1107012356. 
  • (英文)Greenhalgh, Elizabeth. Foch in Comm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1139496094. 
  • (英文)Greenhalgh, Elizabeth. Victory Through Coal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1139448475. 
  • (英文)Jackson, Peter. Beyond the Balance of Pow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1107039940. 
  • (英文)Krause, Jonathan; Philpott, William. French Generals of the Great War. Pen and Sword. 2023. ISBN 978-1526709462. 
  • (英文)Philpott, William. Bloody Victory The Sacrifice on the Somme. Abacus. 2010. ISBN 978-0349120041. 
  • (英文)Philpott, William. Fayolle, Émile. 1914-1918-onlin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022. 
  • (英文)Philpott, William. Battles of Somme. 1914-1918-onlin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First World War. 2014. 
  • (中文)Stevens, Philip. 第一次世界大戰史.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8746389. 
  • (中文)Toland, John.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3964016. 
  • (英文)Tucker, Spencer (编). European Power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Taylor & Francis. 2018. ISBN 978-1135684259. 
  • (中文)罗斯图诺夫 (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