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Yingwai0708/不公開用戶沙盒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樽國,全稱「膠樽、玻璃樽及耳機聯合國」(英語The Great Plastic Bottle, Glass Bottle And Ear Machine Joint Country)。樽國位於百慕達三角裡,長年與世隔絕,直至2000年才有人發現。2008年9月,長年生活於香港的彭某當上樽國總統,導致樽國發生比津巴布韋更嚴重的通脹,自此廣為人們熟知。

國家名稱[编辑]

根據官方文件,樽國的中文名稱是「膠樽、玻璃樽及耳機聯合國」;英文名稱則是「The Great Plastic Bottle, Glass Bottle And Ear Machine Joint Country」,每個字的開頭均是大楷、必須要有逗號及全部均是單數型式(無「-s」尾)。縱使如此,除了法例等重要官方文件外,多數不用此全稱。中文多作「樽國」,而英文則通常使用「Bootle」,源自首本記述樽國的著作《三角內不為人知的國度》[2]。在彭啟榛上台前,「樽國」是官方所列的正式中文名稱,以英文則稱為「The Country of Plastic Bottles, and Glass Bottles」。

歷史[编辑]

樽國於2000年美國一名探險家橋自·佈薯發現。他於2000年12月27日發表著作《三角內不為人知的國度》(Unknown Country in the Triangle),把樽國這個神秘的國度呈獻在世人面前。自此之後,就開始有美國探險家居於樽國內,逐漸揭開樽國神秘的面紗。由於國家圖書館的歷史書藉保存完好,故此樽國的可靠歷史可以回帶至約150年前。

史前時期[编辑]

樽國所有已挖出有文字的考古文物,年份均為19世紀及以後。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樽國最早的文字始於1842年,故此之前的時期稱為樽國的史前時期。

最早的文物,年份被確認是公元前214年。文物是一塊大石,於2003年被挖出。上面有小篆文字及詞語「始皇帝」,經鑑定後確認文字是記述秦始皇統一百越的經過。歷史學家普遍認為石頭是由秦始皇大力向天拋擲而落入樽國,而秦始皇拋擲大石的原因,一說是因為有若干文字寫錯。[3]石的背面有圖畫,而且坑紋比正面的小篆文字略深,刀法亦不同,估計是大約是公元1年左右樽國土著以圖記事而繪畫的。圖中反映當時樽國土著主要以畜牧耕種為生。

其後兩國於2005年於樽國進行的大規模考古工作,發現了更多的文物。這些文物顯示樽國人民古時多以農耕及貿易為生。由於樽國位處百慕達三角,而且四面臨海,與外界並沒有聯繫,故此傳統文化一直保存至1842年

19世紀[编辑]

1842年,當英國軍隊完成跟清廷簽訂《南京條約》後,英軍隨即回航休戰。但部份船隻因其中一艘指揮船羅盤故障,走了錯誤的航道,最終到達樽國。這是樽國土著第一次跟外國人接觸。

英軍的日記,在2005年的大規模考古中發現,一共掘出52本完整的日記和3本有缺頁的日記,全部以英文書寫,封面有印上聯合王國國旗。從日記中我們可以解讀19世紀樽國人民的生活情況。

歷史學家推測,西方文化在這個時候進入樽國,而當時樽國國民的生活主要以傳統文化為主,混合西方文化。此時候樽國國民亦開始懂得書寫英文,並懂得記錄時間[4]。樽國正式進入信史時期


20世紀[编辑]

種種跡象顯示20世紀的樽國和外界保持聯繫。

樽國國家圖書館1910年開幕。圖書館入口大門前有以下碑文:

在解讀這個碑文是,特別要注意「Bootle」同時代表「樽國」和「樽國人」。而碑文的中文翻譯是這樣的:

這塊碑文清楚地顯示樽國國家圖書館就是在1910年9月1日開幕的。而在圖書館開幕以後,樽國的歷史就更加可以自從圖書館內的藏書內解讀。碑文上也很清楚地指出,英國人在1910年尾就離開了樽國。英國人離開的同時,也留給樽國人最重要的東西——民主,如同英國離開其他所有殖民地[5]一樣。在紀念開幕的碑文上留上這樣的字是比較奇怪的,不過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也希望同時紀念他們離開樽國這件事。而最後的「Wish the Bootle love their National Library.」,根據推斷「love」其實是「善用、珍惜」的意思而非通常的「喜愛」。


注釋[编辑]

  1. ^ 冥通銀行行駛樽國的中央銀行功能,但不發鈔。樽元鈔票由樽國政府印製及發行。
  2. ^ 《三角內不為人知的國度》中,作者橋自·佈薯在第三章說「當地人以英文交談,但口音很重。國旗上繪畫的是一個樽,就像我上次到香港旅行時所見的『維記鮮奶』樽。他們的國歌,是以中英文寫成的。我聽到他們唱國歌時發出『Bootle』(註:中譯本的「Bootle」寫作「呠逃」)的聲音,可能是『bottle』的口音吧。我覺得這個國家是叫『Bootle』(註:中譯本寫作「呠逃」)的。」實際上,bootle是當地方言中,「榮耀」的意思。
  3. ^ 根據李斯制定的小篆字體表,大石上共3個錯字及1個別字。不過,有歷史學家反認為大石上有2個錯字及3個別字。
  4. ^ 2005年大規模考古中,掘出一個刻上「1842 UNITED KINGDOM」及繪上英國國旗的文物。
  5. ^ 除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