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字词转换/地区词候选/存档/2009年10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地區詞轉換候選:zh-cn:詩格洛絲; zh-tw:席格若斯; zh-hk:席格若斯; zh-sg:席格若斯[编辑]

相應的搜索結果:"詩格洛絲""席格若斯""席格若斯""席格若斯"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在中國較多人將該樂團稱作"詩格洛絲",不過在臺灣較習慣翻譯成"席格若斯",且臺灣代理Sigur Ros的金牌大風唱片,官方譯名也是"席格若斯",可以參考該唱片公司網站Sigur Ros頁面 [1]。—Octobery(阿十) (留言) 2009年10月5日 (一) 09:49 (UTC)回复[回复]

1 金牌大風唱片,《席格若斯樂團 Sigur Ros》,http://www.gold-typhoon.com.tw/artist/info/249

地區詞轉換候選:zh-cn:未命名; zh-tw:未具名; zh-hk:暫缺; zh-sg:暫缺[编辑]

相應的搜索結果:"未命名""未具名"、暫缺港澳用詞、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符合大陆习惯—魂在酆都 (留言) 2009年10月6日 (二) 13:47 (UTC)回复[回复]

  • (-)反对 - 兩者不同義,「未命名」是未有名字,「未具名」可以是有名字但不使用,即「匿名」。--Mewaqua 2009年10月7日 (三) 14:06 (UTC)回复[回复]
  • (-)反对 - 意思不同,「未具名」代表可能有名字但未公開、「未命名」代表尚未有名字。--Octobery(阿十) (留言) 2009年10月13日 (二) 15:22 (UTC)回复[回复]

地区词转换候选:zh-cn:纳喀索斯; zh-tw:那西塞斯; zh-hk:那西塞斯; zh-sg:那西塞斯[编辑]

相应的搜索结果:"纳喀索斯""那西塞斯""那西塞斯""那西塞斯"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大陆的神话书籍普遍译成“纳喀索斯”—114.74.171.114 (留言) 2009年10月9日 (五) 02:34 (UTC)回复[回复]

地區詞轉換候選:zh-cn:高清; zh-tw:高畫質; zh-hk:高清; zh-sg:暫缺[编辑]

相應的搜索結果:"高清""高畫質""高清"、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高清」在台灣方面不常看到,取而代之的詞是「高畫質」。另外,在馬新用語部份,如果有資料會再修改。

我在Google 新聞上搜尋以了解當地用語,結果:

中國版新聞 兩詞皆有出現,但高清使用率遠高於高畫質(高清:高畫質=300:1)

香港版新聞 幾乎都使用高清一詞

台灣版新聞 除新浪新聞台灣版使用大陸用語外,其餘皆使用高畫質一詞,根據我的生活經驗,我們台灣人說「高畫質」

馬新版部份還無著落,抱歉! —A900104 (留言) 2009年10月11日 (日) 01:12 (UTC)回复[回复]

  • (+)支持 - 在臺灣的確是都使用"高畫質"一詞,"高清"則是只在中國網站看得見。Octobery(阿十) (留言) 2009年10月12日 (一) 14:00 (UTC)回复[回复]
  • (!)意見新加坡的部份...其實大家都說「HD」。是有一個廣告用「高清電視」一詞,不過一般大眾與多數廣告是說「HD電視」。 --Samanthalee (留言) 2009年10月19日 (一) 17:49 (UTC)回复[回复]
  • (:)回應 謝謝新加坡網友幫忙,請問是不是有到達轉換的需求? - A900104 (留言) 2009年10月25日 (日) 09:24 (UTC)回复[回复]
    • 但是搜索google,高画质在大陆不仅仅用于HD电视,例如数码相机等也用这个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0月27日 (二) 02:56 (UTC)回复[回复]
      • 有理,反正在找到更好的轉換詞之前,先維持這樣好了,也歡迎各位網民提供更好的主意。總之,馬新以外的應該沒問題了吧 - A900104 (留言) 2009年10月27日 (二) 10:00 (UTC)回复[回复]
    • 新加坡方面~~這個還是一個蠻新的名詞,暫時還沒確定用詞是否穩定。最後是中文的「高清」勝出還是英文的「HD」得逞,目前我還說不准;官方應該會傾向貼近中國大陸的用詞,但民間力量有時擋也擋不住。如果最後是用「HD」,當然就有轉換的必要。可是現在只能暫時讓它懸著。 --Samanthalee (留言) 2009年10月29日 (四) 06:13 (UTC)回复[回复]
    • 統整一下,如果現在在維基使用高清、HD等詞都不會造成新加坡人理解的落差,那目前就沒有轉換的必要,所以我就先空著了 - A900104 (留言) 2009年11月1日 (日) 15:03 (UTC)回复[回复]
  • 在台灣通常叫做「高畫質」。—今古庸龍DragonCube (留言) 2009年11月15日 (日) 18:14 (UTC)回复[回复]

地区词转换候选:zh-cn:知识共享; zh-tw:創用CC; zh-hk:共享創意; zh-sg:知识共享[编辑]

相应的搜索结果:"知识共享""創用CC""共享創意""知识共享"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常用协议名称,每次均需手动转换。—Jimmy Xuwikibreaking·+ 2009年10月14日 (三) 15:03 (UTC)回复[回复]

知识共享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的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1月10日 (二) 14:05 (UTC)回复[回复]

地區詞轉換候選:zh-cn:诺贝尔经济学奖; zh-tw: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zh-hk:(暫缺); zh-sg:(暫缺)[编辑]

詳見討論:諾貝爾經濟學獎。 -- G.S.K.Lee (留言) 2009年10月17日 (六) 07:46 (UTC)回复[回复]

  • (-)反对,查了一些台湾的媒体报道,很多都是瑞典銀行經濟學獎通常称作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多则是直接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请尊重命名常规,采用常用名称,wikipedia不应该用来正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0月27日 (二) 03:04 (UTC)回复[回复]
  • (!)意見 台灣的日常用語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主不是嗎,在維基百科用"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比較不平易近人,老實說我是現在才知道"諾貝爾經濟學獎"原來叫做"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 A900104 (留言) 2009年10月27日 (二) 10:22 (UTC)回复[回复]
  • 台灣通常叫做「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古庸龍DragonCube (留言) 2009年11月15日 (日) 18:12 (UTC)回复[回复]

地區詞轉換候選:zh-cn:暫缺; zh-tw:無線電視; zh-hk:無綫電視; zh-sg:无线电视[编辑]

相應的搜索結果:暫缺大陸用詞、"無線電視""無綫電視""无线电视"

(:)回應:新加坡是用「无线电视」。 --Samanthalee (留言) 2009年10月19日 (一) 17:51 (UTC)回复[回复]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台灣標準用字為「線」,而「綫」乃香港用字。雖然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簡稱為「無『綫』電視」,不過台灣方面對香港TVB的簡稱則稱作「無『線』電視」。另外,有鑑於「台灣正體」標籤下仍照樣顯示出香港用字「無『綫』電視」,每次我要修正為個別的台港標準用字「線」(台灣)與「綫」(香港),都要加入手動轉換機制「無-{zh-tw:線;zh-hk:綫}-電視」,的確很麻煩,希望能就「無線電視」一詞能夠加入系統自動轉換機制,謝謝。—Iqeqicq (留言) 2009年10月19日 (一) 11:18 (UTC)—Iqeqicq (留言) 2009年10月19日 (一) 11:18 (UTC)回复[回复]

不過有人認為「台灣正體」標籤下香港的TVB仍然應該用「綫」字,見之前的討論。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10月20日 (二) 16:12 (UTC)回复[回复]
我同意此說法。一般用詞可以根據當地習慣轉換,但遇到名字就應該名從主人。 --Samanthalee (留言) 2009年10月29日 (四) 06:25 (UTC)回复[回复]

地區詞轉換候選:zh-cn:信息框; zh-tw:資訊框; zh-hk:資訊框; zh-sg:资料框[编辑]

相應的搜索結果:"信息框""資訊框""資訊框""资料框"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作為IT術語,維基的infobox在港台譯作資訊框比較自然—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10月20日 (二) 16:09 (UTC)回复[回复]

  • 在新加坡 Personal Info 是譯作「個人資料」,所以我想 infobox 的新加坡用詞應該是「资料框」。 Infobox 應該不是IT術語吧?--Samanthalee (留言) 2009年10月29日 (四) 06:49 (UTC)回复[回复]

地区词转换候选:zh-cn:(暂缺); zh-tw:(暂缺); zh-hk:(暂缺); zh-sg:(暂缺)[编辑]

相应的搜索结果:(暂缺大陆用词)、(暂缺台湾用词)、(暂缺港澳用词)、(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118.167.173.186 (留言) 2009年10月21日 (三) 07:01 (UTC)回复[回复]

地區詞轉換候選:zh-cn:未成年人犯罪; zh-tw:暫缺; zh-hk:青少年犯罪; zh-sg:青少年犯罪[编辑]

相應的搜索結果:"未成年人犯罪"、暫缺台灣用詞、"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在香港地區教科書上均以青少年犯罪名稱表示Juvenile delinquencyZumarX (留言) 2009年10月22日 (四) 15:50 (UTC)回复[回复]

  • 新加坡所用名稱和香港一樣,也是青少年犯罪。不過Juvenile court少年法庭,不是青少年法庭。 --Samanthalee (留言) 2009年10月22日 (四) 17:20 (UTC)回复[回复]
google一下,两个词在大陆都使用非常频繁,但是否同义不敢确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0月27日 (二) 03:06 (UTC)回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