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
外观
太原王氏是中国中古时代的一个以太原郡为郡望的王姓士族,从魏晋至唐朝都显赫非常,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合称七姓十家。
虽然与大多数王姓士族类似,太原王氏亦将家族祖先追溯至周灵王太子晋,但学者[a]认为其有史可考的祖先最多追溯至东汉时的王柔、王澤兄弟[1]。
郡望和房支
[编辑]太原郡即是太原王氏的郡望,汉代后又称并州,故两者通用。晋阳王氏、祁县王氏是最主要的两大房支,故多自称太原郡(并州)晋阳县人,亦或是太原郡(并州)祁县人。晋阳王氏始祖为东汉时的王柔、王澤兄弟。祁县王氏始祖为东汉末的王允[2]。北魏时,有乌丸王氏,自称祁县王氏后人。
至唐朝时,晋阳王氏主要房支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以及墓志记载的王济后裔、中山王氏等。祁县王氏分为王秉支、乌丸支、文中子支、王玄起支、王忠嗣支、河东王氏[3]。
父辈
[编辑]平輩
[编辑]子輩
[编辑]孫輩
[编辑]- 王尚,王渾長子,王渾擊退薛瑩等軍後因父功而獲封關內侯,早死。
- 王濟,王渾次子,為人奢侈。在西晉官至侍中。
- 王澄,王渾三子,王渾平滅東吳後獲封亭侯,既有辯才又有才思文采,曾任清要顯達的職位。
- 王汶,王渾四子,既有辯才又有才思文采,曾任清要顯達的職位。
- 王承,王湛子,東海國內史。
- 王佑,王默子,北軍中候。
- 王浚,王沈子,西晉末與十六囯初期地方將領。
- 王遐,王述堂叔,光祿勳。
曾孫輩
[编辑]玄孫輩
[编辑]- 王坦之,王述子,東晉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
五世孫輩
[编辑]- 王愷,王坦之長子,嗣子,官至丹楊尹。
- 王愉,王坦之次子,官至江州刺史。桓玄篡位時為尚書僕射。桓玄敗後因劉裕而試圖謀反,被誅殺。
- 王國寶,王坦之三子,與會稽王司馬道子專權,官至尚書左僕射。後被王恭討伐,被司馬道子殺害。
- 王忱,王坦之四子,官至荊州刺史。
六世孫輩
[编辑]七世孫輩
[编辑]八世孫輩
[编辑]- 王宝兴(?-?),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使持节、宁南将军、武牢镇都副将、长社穆侯王慧龙独子,北魏官员。
九世孫輩
[编辑]- 王琼(?-?),字世珍,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龙骧将军、长社侯王宝兴的独子,北魏官员。
十世孫輩:王琼四房
[编辑]高宗时宰相李义府门第寒微,曾和山东士族攀婚,被拒绝,因此怀恨在心,上告高宗,怂恿高宗下诏,禁止七姓十家自以为婚姻。为巩固关陇统治集团,唐高宗下令,此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婚)”,但这实际上没有达到效果,“男女皆潜相聘娶,天子不能禁。后来武则天又利用科举扶植山东士族势力而抑制关陇集团。
大房
[编辑]- 王松年,王遵业之子.
- 王溥 (?-905年7月5日[1]),字德润,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于901年-903年间为宰相。出自太原王氏大房,堂叔祖大理卿赠左散骑常侍王正雅。祖父王堪,定陵令。父亲王聪没有记载做过官。
參見
[编辑]备注
[编辑]注释
[编辑]- ^ 1.0 1.1 和庆锋. 第一章 唐以前太原王氏溯源 一、姓氏来源. 《唐代太原王氏研究》 (硕士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13–14. 2009-06-00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简体中文).
- ^ 和庆锋. 第一章 唐以前太原王氏溯源二、郡望形成. 《唐代太原王氏研究》 (硕士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14–18. 2009-06-00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简体中文).
- ^ 和庆锋. 第二章 唐代太原王氏的房支世系及补订. 《唐代太原王氏研究》 (硕士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18–55. 2009-06-00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