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澎湖廳舍

坐标23°34′12″N 119°33′59″E / 23.570133°N 119.566476°E / 23.570133; 119.56647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廳舍
原澎湖廳舍、澎湖縣政府大樓、合署大樓
2015年的建築外觀 地图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2號
坐标23°34′12″N 119°33′59″E / 23.570133°N 119.566476°E / 23.570133; 119.566476
建成时间 日治臺灣昭和9年(1934年)12月31日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公有設施
參觀費用:無
官方名称澎湖廳舍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官署
詳細登錄資料

澎湖廳舍(又稱原澎湖廳舍澎湖合署大樓),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的衙署建築,自日治時期至戰後迄今的澎湖縣的行政中心,當前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1]

歷史

[编辑]

日治時期

[编辑]

明治28年(1895年),日軍攻佔澎湖後,在澎湖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取代清治時期的澎湖廳,並使用原清總鎮署作為辦公廳舍。1896年5月更名為「澎湖島廳」,1897年5月3日實施六縣三廳之際改稱「澎湖廳」。澎湖廳於大正9年(1920年)與阿緱廳(今屏東縣及旗山地區)及臺南廳一部份(今高雄市及岡山鳳山地區)合併為高雄州時,澎湖廳改制為澎湖郡,大正15年(1926年)再獨立復設置澎湖廳,1945年二戰結束前共管轄二支廳。 [2][3]

廳舍改建

[编辑]
1933年後改建的日治時期之澎湖廳舍

昭和8年(1933年),因原清總鎮署建築物受損嚴重,其機能與空間已不能符合實際需求,澎湖廳乃決定配合馬公都市計劃,於媽宮城外北側的鬼仔山地區興建新廳舍。並在日本國庫撥款八萬七千餘日圓購買土地和建築經費後,向鬼仔山的地主陳清水收買土地並進行澎湖廳舍興建工事。[4]

昭和二十年(1945年)3月1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軍機發動澎湖大空襲,不少砲彈波及澎湖廳舍,但主體建築大致仍保持完整。[5][6][7]

國民政府時期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國35年(1946)1月21日澎湖縣政府成立,首任官派縣長傅緯武到任後,則繼續沿用澎湖廳舍做為澎湖縣政府的辦公廳舍。並在民國40年(1951年)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於縣政府東南側角隅處增建一座「防禦碉堡」。增顯政府機關區域安全的重要。 [4] 2002年12月13日,澎湖廳舍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當前仍持續作為辦公廳舍使用,建物狀況良好,因空間需求曾做過一些整修,故縣政府已開始有遷移的計畫。[8][9]

建築設計

[编辑]
澎湖廳舍前草坡,攝於1950年

澎湖廳舍當前為日治時期,台灣五州三廳中唯一留下來的廳役所建築,興建工程起於昭和八年(1933年)5月16日,昭和九年(1934年)12月31日竣工,昭和十年(1935年)2月11日正式啟用,由臺灣總督府營房營繕課設計監督,企業組合上瀧組承包工程,負責人上瀧柳作,內部空間除了規劃廳長辦公室、會議室、禮堂、總務、稅務、警務、勤業、教育等各科辦公室之外。在三樓則設有天照皇大神宮。總佔地345坪、面積5000坪,在興建工程中則動員多達15435人,耗費日幣7萬4389元2角2錢。[10]

澎湖廳舍的樣式為二層樓式石造之混凝土建築,格局坐北朝南,大門部分則面向馬公舊城區,石材取自當地的玄武岩而成,外牆飾面使用「水泥漿打毛」施工法,牆面基座部份粉刷成仿「方石砌」構造,主入口則設計為壯觀的車寄構造,格式對稱,規劃工整,立面則覆蓋日本樣式的傳統屋頂屋瓦,中央設置「天照皇大神宮」塔樓,採四垂攢尖頂,為澎湖地區少數之帝冠樣式建築[11]

碉堡

[编辑]
澎湖縣政府前碉堡
碉堡外觀
位置澎湖縣馬公市忠孝路與治平路交口西北側
建成时间民國40年(1951年)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未開放參觀
官方名称澎湖縣政府前碉堡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其他設施
詳細登錄資料

澎湖縣政府前碉堡,位於澎湖廳舍東南側,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的軍事建築,現已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12]

歷史

[编辑]

因應監視澎湖各海域船隻情況並防止來自海上的敵軍攻擊,而於澎湖本島各地建構碉堡建築,並派軍隊駐守,[13]因此於1951年(民國40年),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於縣政府廳舍東南側角隅處增建一座防禦碉堡,以提高馬公鎮地區的防禦火力。[14] 近年因馬公市的道路拓寬工程,使得多數碉堡漸失原先設置的功能,連帶影響到整體交通的安全性,因此則遭到拆除。當前位於縣政府廳舍旁碉堡已被澎湖縣警察局民防課列管,並在2003年12月11日登錄為歷史建築。[15]

建築設計

[编辑]

澎湖縣政府前碉堡為圓型半地下化掩體之混凝土建築物,外觀塗上綠色圓形彩繪結構,周圍設有3個穹窖式射擊口,和二處出入口。

相關條目

[编辑]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參考文獻

[编辑]
書籍
  • 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張玉璜。
  • 井原伊三太郎著《澎湖島大觀》
  • Page 383 -《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 澎湖縣政府
  • 蔡平立1984 《馬公市志》,澎湖:澎湖縣馬公市公所
  • 澎湖開拓館導覽手冊(中英文對照) · 作者:陳英俊,許雪姬,張詠捷編輯顧問
引用
  1. ^ 文化資產. www.phhcc.gov.tw.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2-10-03 [2021-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中文(臺灣)). 
  2. ^ 澎湖廳. 澎湖廳第四統計書. 1919-12-25.
  3. ^ 顏, 尚文. 《續修澎湖縣志.卷4.政事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12 (中文(臺灣)). 
  4. ^ 4.0 4.1 Page 94 - 《 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 澎湖縣政府.
  5. ^ 《陋巷雜草》. 澎湖縣: 顏其碩. 1969 (中文(台灣)).
  6. ^ 廖, 英雁. 〈二戰下的「4月4日」(上):美B-25超低空突襲,澎湖馬公陷火海〉. 鳴人堂.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中文(臺灣)). 
  7. ^ 廖, 英雁. 〈二戰下的「4月4日」(下):空襲澎湖馬公,75年來的各種迷思〉. 鳴人堂.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中文(臺灣)). 
  8. ^ 公有危險建築補強重建-澎湖縣政府第一棟辦公大樓補強整修工程. 澎湖縣政府.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9. ^ 縣政大樓外遷 5年內完成啟動. 澎湖時報.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10. ^ 陳, 英俊; 高, 啟進; 林, 文鎮; 郭, 金龍. 《2010 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文化局. 2010: 94. ISBN 9789860262797(中文(台灣)
  11. ^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 馬公市公所
  12. ^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文化資產.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21-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13. ^ Page 126 - 《 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 澎湖縣政府.
  14. ^ 許雪姬總編纂、張玉璜編纂. 《續修澎湖縣志‧卷八城市志》. 澎湖縣馬公市: 澎湖縣政府. 2005-07: 44–45. ISBN 9860015155 (中文(臺灣)). 
  15. ^ 澎湖縣政府前碉堡.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