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璞
畢璞 | |
---|---|
本名 | 周素珊 |
出生 | 中華民國廣州市 | 1922年5月16日
逝世 | 2016年1月1日 臺灣 | (93歲)
筆名 | 畢璞 |
職業 | 作家 |
國籍 | 中華民國 |
教育程度 | 大學肄業 |
母校 | 嶺南大學 |
體裁 | 散文、小說、傳記 |
伴侶 | 林翊重 |
畢璞(1922年5月16日—2016年1月1日)[1][2] ,本名周素珊,廣東廣州人,中華民國廣播人、作家、翻譯家。
生平
[编辑]畢璞出生於廣州[3],嶺南大學中文系肄業[2][4]。父親廣東順德縣潭州村人[3],任教於嶺南大學[5];母親廣東花縣人[3]。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她,小時在嶺大附屬幼稚園就讀,幼年時全家曾居住於天津數年,八歲時再回到廣州[5]。
1943年,抗戰時期,隨父母從澳門逃至廣東與廣西邊界都城的她,將一路上許多事情寫下成〈粵西之行〉投稿到《旅行便覽》雜誌,成為她首次投稿。次年,隨著家人從梧州逃至桂林,又將一路歷程寫成〈撫河舟行20日〉投稿到《宇宙風》,結識當時其雜誌主編葉廣良與發行人林翊重。林翊重的五叔為林語堂[6]。日後她與林翊重在貴陽不期而遇,戰後成為她丈夫。[7][8]
1948年,畢璞與丈夫、子女來臺,丈夫當時於《公論報》工作,一家人住在報社的日式公家宿舍。她的生活重心放在照顧孩子,大概1951年以後才開始繼續創作。婦聯會的《中華婦女》主編請她先生的朋友翻譯一系列編織毛線的文章,但該朋友認為自己不太合適,於是推薦畢璞來進行翻譯,開啟了她在台灣的譯作生涯。1952年開始到廣播電台擔任編輯,從廣播稿到廣告文案,甚至是信件都由她一人負責。早期的創作大多是寫家庭方面的文章,而後她開始寫短篇小說及中篇小說,散文則是之後。[7]
在有廣播電台編輯的經驗後,畢璞轉往報社,先後於《大華晚報》、《徵信新聞》擔任家庭版編輯。原來《大華晚報》「甜蜜的家庭」版主編是鍾梅音,一開始是畢璞在為她寫專欄,之後她因病辭職,所以畢璞接下了這份任務。畢璞表示在《大華晚報》是自己最滿意的一段,「甜蜜的家庭」版讓她非常能夠發揮自己,也因工作而認識很多文友,是她最愉快的一段生活。[7]
1956年,畢璞出版她的第一本作品,為短篇小說《故國夢重歸》[4]。1958年,林語堂首度訪台並與畢璞第一次會面,兩人還以閩南語交談[9]。
1966年後,畢璞搬家住於台北縣永和,在靠近南勢角長住。該地有許多作家同行,如呼嘯就住在她家後陽台斜對面;季季、心岱、羊令野住在秀朗路;孫靜芝住在德和路;陸白烈住國中路;丘秀芷、符兆祥、張漱菡住永安街等等。敻虹住在她斜對門樓下,朱嘯秋住呼嘯附近,畢璞卻沒與敻虹、朱嘯秋兩人碰過面。到晚年才搬離永和。[3]
1997年後畢璞就不再寫小說,轉而多寫散文[7]。
2013年夏,畢璞為幫助《文訊》雜誌財政,捐出豐子愷當初投稿到《宇宙風》的畫稿[6]。2014年7月7日,《畢璞全集》新書發表會在立法院紅樓第一會議室舉辦,與談人有吳宏一、封德屏、劉靜娟[10],當日畢璞因高齡不方便出席會場[11]。全集出版後,她仍間有創作,正準備將《老來可喜》增訂版整理出版時,於2016年元旦過世[1]。
逸事
[编辑]畢璞十幾歲被相命師說是「文書來生」[11]。
有一位某人去永和拜訪畢璞,因雨遲到半小時;畢璞完全沒有生氣,邊小聲聽著古典音樂邊接受採訪[11]。
作品
[编辑]在畢璞出版的40部著作中,有14部短篇小說、3部中篇小說、12部散文、小說散文合集1部、2部傳記、1部雜文、3部兒童文學作品、4部翻譯小說。散文作品〈第一次真好〉被選入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國文課本。[4]
小說
[编辑]出版日期 | 書籍名稱 | 出版社 |
1956年10月 | 《故國夢重歸》 | 文友書店 |
1961年11月 | 《風雨故人來》 | 皇冠出版社 |
1962年6月 | 《十六歲》 | 大業書店 |
1964年1月 | 《心靈深處》 | 光啟出版社 |
1967年3月 | 《寂寞黃昏後》 | 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68年6月 | 《春風野草》 | 博愛圖書公司 |
1968年8月 | 《秋夜宴》 | 水牛出版社 |
1969年2月 | 《陌生人來的晚上》 | 皇冠出版社 |
1969年9月 | 《綠萍姊姊》 | 台灣東方出版社 |
1970年2月 | 《再見!秋水!》 | 三民書局 |
1971年7月 | 《橋頭的陌生人》 | 立志出版社 |
1977年3月 | 《黑水仙》 | 水芙蓉出版社 |
1978年9月 | 《溪頭月》 | 學人文化公司 |
1979年9月 | 《出岫雲》 | 中央日報社 |
1981年9月 | 《清音》 | 水芙蓉出版社 |
1987年3月 | 《明日又天涯》 | 采風出版社 |
1997年7月 | 《有情世界》 |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
散文
[编辑]出版日期 | 書籍名稱 | 出版社 |
1968年9月 | 《心燈集》 | 立志出版社 |
1969年12月 | 《心底微波》 | 驚聲文物供應社 |
1975年1月 | 《心靈漫步》 | 彩虹出版社 |
1975年4月 | 《無言歌》 | 水芙蓉出版社 |
1978年9月 | 《畢璞散文集》 | 道聲出版社 |
1979年3月 | 《冷眼看人生》 | 水芙蓉出版社 |
1979年7月 | 《心在水之湄》 | 大地出版社 |
1982年6月 | 《午後的冥想》 | 堯舜出版公司 |
1984年7月 | 《春花與春樹》 | 大地出版社 |
1988年7月 | 《第一次真好》 | 文經社 |
1993年3月 | 《老樹春深更著花》 | 東大圖書公司 |
2002年8月 | 《去年紅葉》 | 文史哲出版社 |
2011年11月 | 《老來可喜》 | 釀出版 |
兒童文學
[编辑]出版日期 | 書籍名稱 | 出版社 |
1966年5月 | 《一個真的娃娃》 |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
1967年4月 | 《難忘的假期》 |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
1983年6月 | 《化悲哀為力量》 | 近代中國出版社 |
傳記
[编辑]出版日期 | 書籍名稱 | 出版社 |
1979年5月 |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瑾傳》 | 近代中國出版社 |
1982年6月 | 《革命筆雄──章太炎傳》 | 近代中國出版社 |
合集
[编辑]出版日期 | 書籍名稱 | 出版社 |
1987年8月 | 《畢璞自選集》 | 黎明文化 |
2011年3月 | 《畢璞全集‧散文》 | 釀出版 |
2011年10月 | 《畢璞全集‧小說》 | 釀出版 |
參考
[编辑]- ^ 1.0 1.1 丹墀. 【文學紀念冊】畢璞辭世 享壽九十四. 《聯合報》. 2016-01-07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中文(臺灣)).
- ^ 2.0 2.1 reneet. 文壇資深作家畢璞女士於2016年元旦辭世. 作家生活誌. 2016-01-01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畢璞. 永和的文友們. 《中華日報》. 2010-05-22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林少雯. 〈流金歲月.人間靜好------畢璞老來可喜〉. 《文訊》 (台灣: 文訊雜誌社). 2014-02-26, (第341期) (中文(臺灣)).
- ^ 5.0 5.1 安克強. 〈春風習習,春花爛漫,春樹繁茂──專訪畢璞女士〉. 《文訊》 (台灣: 文訊雜誌社). 1992-09, (第83期) (中文(臺灣)).
- ^ 6.0 6.1 吳穎萍. 〈林語堂.豐子愷.《宇宙風》──畢璞捐出珍藏的書畫〉. 《文訊》 (台灣: 文訊雜誌社). 2013-07, (第333期)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7.3 potsang. 畢璞:看一個作家的作品,可以從他的散文看出他的為人以及想法. 作家生活誌. 2015-02-05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5) (中文(臺灣)).
- ^ 畢璞. 〈桂林遺事〉. 《文訊》 (台灣: 文訊雜誌社). 2013-12, (第338期) (中文(臺灣)).
- ^ 畢璞. 〈西方幽默感,中國文人心〉. 《回顧林語堂:林語堂先生百年紀念文集》. 臺灣: 正中書局. 1996-01-10. ISBN 9789570909517 (中文(臺灣)).
- ^ reneet. 7/11向文壇前輩畢璞女士致敬 暨《畢璞全集》新書發表會. 作家生活誌. 2015-07-07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中文(臺灣)).
- ^ 11.0 11.1 11.2 杜國維. 向文壇前輩畢璞女士致敬 暨《畢璞全集》新書發表會. 作家生活誌. 2015-07-14 [2016-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 畢璞作品資料. 台灣文學網.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 網路書店 相關搜尋結果. 作家生活誌.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