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关
大关桥 | |
---|---|
坐标 | 30°18′19″N 120°08′11″E / 30.3054°N 120.1365°E |
承载 | 大关路 |
跨越 | 京杭运河 |
上游桥梁 | 江涨桥 |
下游桥梁 | 登云桥 |
历史 | |
开通日 | 1101年 |
重建日 | 1995年 |
地图 | |
北新关,俗称大关,又名钞关、北关、户关、户部分司、北新钞关,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南京杭运河、西塘河、余杭塘河三水交汇之处,最初设置在北新桥之上据桥为关,后建关署于桥东北方,北新桥也因此名大关桥,亦名永安桥、喻陈桥、中兴永安桥,今桥为1995年迁址重建,为大关路跨京杭运河桥梁,仍以大关为名。北新关旧时为运河七大钞关之一,今仅存遗址于运河边青莎公园内[1]。
北新桥及名称由来
[编辑]北新关据桥作关,关桥最早修筑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在杭州武林门北十余里,原名永安桥,为当时杭州城北北关镇最大的桥梁。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桥梁破损严重,已然化作危桥,镇上长者陈德诚会同同辈的余庆施、宗宥以及寺僧梵海募资修筑新桥,最终新桥于绍兴八年(1138年)初春动工,由陈德诚亲自督工,并在年内完工,改名为中兴永安桥。中兴永安桥在南宋《淳祐临安志》中即已称作北新桥,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清代,清代又称此桥为喻陈桥、大关桥。1955年,政府在原北新桥的基础上重新建造桥梁,为单孔圆洞式。1995年,北新旧桥又被拆除,在原桥址南约300米修筑了今天的大关桥。[2]
北新关名字或与北新桥有关,清雍正《浙江通志》即称关以桥名。同时,北新关一直有“北关”的俗称,然而杭州的“北关”存在指代不清的问题:杭州城墙北门武林门故称北关门;《淳祐临安志》则以吴越国时期杭州罗城北城门故址为北关门,在今天武林门北米市桥一带,宋代政府在此地设有北关税监,和今日北新关无关;雍正《西湖志》则将武林门以北运河一带称作北关;雍正《北新关志》只解释北新关“为其地去城北十余里,故名云”;明嘉靖《杭州府志》则称,北新关在明初非固定行政单位,直到景泰元年(1450年)当时的户部主事在此建立钞关,俗称北关,但在成化年间北新关一度罢置,复设后俗名改称北新关。虽然别称很多,但北新关自身则一直多用北新关名,官署题名俱为“北新关”,明嘉靖六年(1527年)始编《北新关志》亦以“北新关”名。虽然对于杭州本地而言,北关地名存在混淆的问题,但外地来到杭州均以北新关为北关。[3]另外,北新关作为钞关,还有户关、户部分司、北新钞关等别称[4]。
历史
[编辑]至迟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朝廷在北新桥上设置北新关,最早用于收取京杭运河上的船税,关初设时桥东北方即有几间小屋作为钞关公署,但是公署离岸边有段距离,前面又被门挡住,运河河边的岸石倾倒难行,船只上岸报关十分不便。同时根据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北新关最初据桥为关,桥上设置栅栏架起木制平台,平台上为遮蔽风雨的卷篷,船只旧停泊在卷篷之下清点商船货物厘清商税。正德四年(1439年)政府为扩大税源,改善纸币大明宝钞的流通,在运河沿线陆续设置钞关,由于过关税费只能支付宝钞,因此这些关口也被称为钞关。明成化四年至七年(1468-1471年)北新关一度被废止,但后来恢复并一直延续。明弘治九年(1496年),南京户部主事刘景寅整治北新关关务:他先是筑石为岸,再在运河水中修筑高台,高台伸入运河有三丈,左右都有台阶方便船只上岸;同时改建公署,拆除了关署旧门,将其改为三开间厅堂,取名为“公恕堂”,堂后门中又立复门作为屏墙,此门通往署内,而再堂前临河一侧的高台上立一座高大牌坊,牌坊下有阶梯、围以栏杆。明嘉靖十年(1531年),主事叶君瑞又以关署太小为由向民众购置土地,在关署池沼上修建亭子。嘉靖十三年(1534年),员外郎杨文升重修中堂,一定程度改善了公署的办公条件,但是堂前水岸仅有几步,往来办理税务商贾众多,局促于狭小的场地很是不便。嘉靖十七年(1538年),吕韶主持北新关后重修官署,扩大了庭院面积,将中堂北迁数丈,拆除关后旧屋舍,最终厅堂可以容纳百余人;又将自己的官邸移到东室,在厅后造轩三间以迎宾客;关署后园圃筑墙环绕,疏浚其中池沼,将楼屋搬到池沼中小岛上,可以登楼眺望。工程前后有三月,花费百余金,北新关关署焕然一新。后来韩文镜主持北新关,节省俸禄用来改造庭院,新建了青阁,增制朱栏,侍弄花草。北新关关署历经几代官员策划修建,功能日益完备,景色亦别具一格,成为了湖墅一带运河沿线的佳景。[5]:178-181清同治三年(1864年)12月,左宗棠向朝廷请求暂停关税,北新关最终废止,后户部虽然多次试图恢复北新关但都未果[2]。
关署设置
[编辑]关署布局
[编辑]北新关关署始建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因运河漕船失火导致旧署焚毁,后来榷使傅庆贻重建关署。关署总体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建筑为其轴线,从外依次为牌坊、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后等高等级建筑;左右两路建筑一般由土地祠、库房、书吏房等辅助用房组成。新建关署在关前建有鼓楼,高三丈。临河建有牌坊,坊下以栅栏围护。入门则为关署前厅,前厅共计三间;厅内则为正堂,同样为三间,正堂前设有卷篷,后面的小厅用来迎宾。正堂左侧为书房。正堂后又有后堂小厅三间,厅后又筑台临池沼。后堂左侧为官员居所,后来改建为楼,居所两侧各有廊房,廊房外又有平房供厨师和佣人居住。后堂右侧为存放税银的关署库房,库房外为文员书写报告文案的吏书房,共计五间,官吏在此不得私自外出;又又单房二间,专供人在此挂号写票。仪门外有土地庙一间,册房一间,册房供文员编写通知文册。大门外有委官小署三间,每季派来的品秩较低的委任官员都居住在这里;另又有听事官房,为一间楼房,听事官在此看守关栅,后改为迎宾。门外有榜亭,亭中张贴关署榜文公告。关署空间可以分为:在办公区域前展现关署威仪和关署界线的对外空间,多由辕门、牌坊、鼓亭、大门等组成;关署的办公空间,如大堂、书吏房等;库房空间;内宅空间,多位于关署后部;祭祀空间,供榷使新上任时祭祀;游憩空间,多在关署之后,有亭、楼、池、沼,环境优美。清代关署基本延续明制,在前朝基础上略有添置。[6]
流通商品
[编辑]明清时期的杭州不仅本身手工业产出发达,同时转运贸易也很发达,因此北新关的腹地不仅有华北、东南、江南等地,还延伸到了西南和中南地区。来往北新关的商品种类繁多,根据关税档案仅仅药材类即有217种,丝绸布匹也有50多种,根据《北新关商税则例》征收税收的商品多达50大类210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为生丝、纺织品、粮食和各类杂货。丝绸作为浙江本土生产的重要商品,也是当时中国海外贸易的价值份额最大的商品,其中大量浙江丝绸经由北新关运往广东、厦门等地转销海外。当时的浙江不仅为生丝产地,也是重要的棉产地,有着发达的纺织业,其纺织品远销四川、陕西、台湾等地,江浙各地的纺织品不少都经由北新关转运至全国,因此通关的绸缎直接左右着北新关的税收盈缩。同时从明中期开始,杭嘉湖地区由产粮区转为缺粮区,至清代缺粮更加严重,需要仰仗湖广、江西等地的粮食输入才能维持供需平衡,这些粮食大多购自苏州,经由运河运抵北新关南杭州湖墅,再由湖墅转销浙江各地——粮食的大规模转运也催生了杭州周边的一些专营米业的市镇,海宁的长安镇即为其中代表。商品既有自江西、福建、两广等地运至钱塘江北上过关销往苏州、松江,也有过关渡钱塘江至南岸义桥经浙东运河到宁波出海。由于北新关特殊的地理位置,相较其他税关其税收波动不大,清代前期始终在20万两上下波动,其中手工业及日用品占到12万两。[7]
税收管理
[编辑]雍正《北新关志》记载了北新关报税的主要流程。对于商税,则首先需要到单房填报报税单,写明商人姓名、籍贯、货物名称、数量、来源及去向,再由大单厂誊写单据;算房根据申报税单计算所需要收取的税费;内衙出具朱签;官员或出堂直接到大栅处收税放行,也可以商人自己赴柜纳银,柜台发给印票,然后过关。对于船税,也需要填报报税单,写明船只类型、船户名字和籍贯、所载船客姓名或商品名称及其数目等,之后大栅处丈量船只,发给小票;船单房写税单;算房根据单据计算税费;船户赴柜纳银;船房发给船筹后,船户就回到大栅,大栅唱清尺寸放行船只。[6]除去桥下水门收取水路关税,北新关也收取过桥陆路关税[4]。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北新关税入达十万两之多,约占全国各关税银总额的8.8%。[4]日本学者香坂昌纪考虑到主粮和杭州本地丝绢低税特性,计算得出北新关的税率与浒墅关、淮安关不同,远远低于清代三十分之一的标准税率。[8]
北新关作为税关,其本务为征收税料,确保一定数额的税款上缴户部,而雍正朝以后火耗归公要求多余税款也要上缴中央,但在实际操作中掠夺多征、中饱私囊屡见不鲜。根据雍正《关志》,北新关根据船只样式尺寸将船料分为五种,官定船料费最高只有一两四五钱,与苏州浒墅关不同船税不包含商税和货税,附近居民还有“便民小票”能够简易通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征税、稽查关口存在许多陋习,稽查口岸在确认关单和货品相符后会向商人索取“照票”贿赂,其中一些“照票”可以抽取额定关税的二至三倍,称之为“重照”;有时客商遇到夜晚雨雪天气,关吏故意扣留以索取贿赂,称之为“免看”。《清诗铎》中更有陈春晓作《杭州关》讥讽这一陋习道:“杭关吏,踞守关南北,南北设两关,榷使有专职,两关之设为通商,往来行人何戚戚,过关莫如杭关难。⋯⋯”其中两关即指城北户关北新关和城南工关南新关。为躲避北新关沉重的税负,部分商人选择绕道躲避,宁愿选择昂贵的陆地挑运也不走水路过关,例如《关志》记载余杭当时开辟两陆路北上江宁绕过北新关,导致税入减少三四成,户部因此要求朝廷明令禁止绕道以保证岁入。[9]
税关管理
[编辑]杭州在明初即已经成为重要的工商都市,据明《一统路程图记》记载,杭州对外交通路线多达16条。景泰元年(1450年)明朝户部设北新关为钞关;万历八年(1580年),临清关为运河钞关之首,而北新关居其次;至天启五年(1625年)北新关税额增长一倍有余,仅次于苏州浒墅关为全国第二。为了防止民间偷漏关税,政府在杭州周边设立了大量征税口岸和稽查口岸,总计13处征税口岸进行征税,明代另有20处稽查口岸专事货物稽查而不征税,包括杭州十城门及闸口、螺师埠、银杏埠、德胜坝、新河坝、对河、赤山埠、富阳、上陌、千秋岭等杭州对外交通要道。清代设关大抵延续明制,但在管理体制存在变化:顺治年间,户部专门派遣汉人官员管理关务,而到了康熙元年(1662年)中央专派满汉官员及笔帖式各一名执掌关务;康熙四年(1665年)朝廷又将关务交予浙江布政司管理,五十五年(1716年)改由浙江巡抚管理,五十七年(1718年)又委任杭州知府管理,至雍正七年(1729年)改杭州织造管理,乾隆五十八年(1793)关务又归浙江巡抚,道光元年(1821年)后关务归于杭州织造兼管。清代管理机制的变化又和关税在国家财政中地位提升,成为仅次于田赋、盐税的第三大收入来源,政府为有效管理税关对管理机制进行了诸多探索。清代的北新关主要管理浙江内河商业贸易,与乍浦、宁波的浙海关各有所司。[7]北新关每天有两次开关时间,早关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晚关在下午一点到三点。明代自弘治六年至崇祯七年的141年间,北新关共有151人担任主官,清代从顺治二年到雍正九年的86年间,共有85人担任主官;明清两代,北新关的主官平均任期只有一年左右——这一方面代表了北新关的重要程度,同时也侧面体现官吏贪腐之严重。[4]
口岸名称 | 地理位置 | 距离关署位置 | 交通 |
---|---|---|---|
大关口岸 | 大运河南端 | 关署本部 | 杭州城里[注 1] |
杭州税务司 | 杭州城内羊坝头 | 大关东南20里 | 杭州城里 |
江涨税课分司 | 武林门外江涨桥 | 大关东南10里 | 通北新河 |
城南税课分司 | 城南凤凰山门外 | 大关东南30里 | 通福建、广东、浙东、徽州等处 |
横塘临平税课分司 | 仁和县临平镇 | 大关东北45里 | 通杭州、长安 |
西溪税务课司 | 钱塘县留下镇 | 大关西南20里 | 通余杭等处 |
安溪奉口务税课司 | 钱塘县安溪镇 | 大关西北35里 | 通余杭、杭州、嘉兴、湖州等处 |
东新关 | 仁和县一都六图 | 大关东南8里 | 通海宁、苏州、松江、杭州等处 |
板桥关 | 钱塘县调露乡 | 大关西北10里 | 通临安、余杭、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松江等处 |
观音桥 | 钱塘县调露乡 | 大关西南5里 | 通余杭、临安、於潜、昌化等处 |
良马关 | 钱塘县灵芝三都二图(良渚) | 大关西北30里 | 通嘉兴、湖州 |
良畎关 | 钱塘县灵芝三都二图 | 大关西北20里 | 通嘉兴、湖州、松江、苏州等处 |
打铁关 | 仁和县太平乡 | 西接东新关 | 通东新关 |
备注:出自乾隆《浙江通志》卷86,前七为七大征税口岸,后六为六小征税口岸 |
周边胜景
[编辑]北新关船埠为清代康熙、乾隆南巡的御码头,曾经立有康熙六十大寿的万寿无疆碑亭,碑亭碑刻有“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浙江绅士、耆民、商贾、兵丁公立”字样。此碑为康熙在最后一次下江南之后,浙江布政使徐欐等一众官员修筑,用以庆祝皇帝生日。碑亭旧时在丽水路大关桥至登云桥之间运河边某处。[1]
北新关东侧为钞关街,又名河塍路,今天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西侧为桥西街,今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北新官署在运河东,因而东街更为繁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春,荆之琦担任北新关关长,重新整治东街,时人称之荆公街并比于西湖苏堤。[2]关北旧时为封鲸观,为明代倭寇首级堆砌而成的京观。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代浙直总督胡宗宪在北新关外修筑京观,前后堆砌倭寇首级千余,他还在京观之前竖立高大的石碑,碑上题名“封鲸观”,用来炫耀自己的武功。清代的丁丙、魏标等都为此观留下诗文,但此时碑文已经仅剩下残碑。[1]关东东西向街道为大浒弄,旧名德生街,旧时杭州知事陶镛题写“古青莎镇”牌坊在弄口运河畔,今已无存。“青莎镇”为湖墅故称,杭州市政府后在大浒街街口运河边立新德“青莎公园”牌坊。大浒弄旧时弄内有小溪潺潺,人家傍水架桥,各植杨柳。民国时期,众多文人墨客青睐此地,郁达夫即定居于此处。[1]
拱宸桥的建立可能也和北新关有关。北新钞关建立之后,关桥以北的水域成为通关船只排队的地方,队伍最长可以排到北面的谢村,如果遇到汛期水涨船只无法通过关桥桥洞,则需要停留更长时间。因此,船上人员生活皆仰赖岸上供应,久而久之这一带运河两岸就聚集形成商业区,为方便两岸人家交通往来,拱宸桥也就应运而生。拱宸桥始建于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倒塌,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康熙前五次南巡都是在北新关船埠登陆,或有人以为拱宸桥之名因恭迎皇帝而得名。[10]
遗址
[编辑]北新关遗址位于杭州拱墅区拱宸桥南运河边青莎公园内,其所在的北新关广场为青莎公园的主体。广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一个三面环水的亲水平台,几乎和水面平行,广场上面有对于运河漕运的历史介绍。广场一面为运河,另外两侧为人工水系,由南向北逐渐跌落,在宝庆桥下设驳墈与运河水隔断。广场的周围会种植樱花和桃花林,地面配以卵石,每至落花时节再现昔年湖墅“散花滩”意境。广场两侧散布民居,再现当时杭州居民居住风貌。[11]2011年,拱墅区为了深化运河品牌,在全区搜集十大文化遗存,陆续立碑保护——10月10日,拱墅区政府在北新关遗址处树立遗址碑,碑文详尽介绍了北新关的由来。[12]
交通
[编辑]杭州水上公交2号线设有北新关站。2018年8月28日至11月21日北新关站码头进行改造,暂时关闭。[13][14]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注释
[编辑]来源
[编辑]- ^ 1.0 1.1 1.2 1.3 任轩. 杭州隐秘地图之:北新关,消失的胜迹.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2020-05-15 (中文(简体)).[失效链接]
- ^ 2.0 2.1 2.2 任轩. 大关桥:运河边上的名牌.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2010-05-20 (中文(简体)).[失效链接]
- ^ 3.0 3.1 钱丰. 城墙、榷关与城市——以9-19世纪杭州城北的变迁为例.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1, (4): 29–45.
- ^ 4.0 4.1 4.2 4.3 蔡予新. 230年前杭州税收与运河商贸文化的实证. 杭州文史研究会. 2019-07-09 [2020-08-03] (中文(简体)).
- ^ 徐吉军 (编). 杭州运河史话.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13. ISBN 978-7-80758-799-6. OCLC 910688280.
- ^ 6.0 6.1 钟行明. 明清大运河北新关关署空间及其管理活动. 山西建筑. 2017, 43 (4): 1–2.
- ^ 7.0 7.1 7.2 廖声丰. 清代前期的北新关及其商品流通.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1): 53–60.
- ^ 香坂, 昌纪. 淸代中期の杭州と商品流通 : 北新關を中心として. 东洋史研究. 1991-06-30, 50 (1): 34–57 [2020-08-02]. ISSN 0386-9059. doi:10.14989/1543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 ^ 香坂, 昌纪. 淸代の北新關と杭州. 东洋史研究. 1989-12-31, 48 (3): 602–602 [2020-08-02]. ISSN 0386-9059. doi:10.14989/1542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 ^ 余雯雯. 大运河的那些事儿②| 拱宸桥之“拱宸”,究竟有什么涵义. 小时新闻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2020-05-01 (中文(简体)).[失效链接]
- ^ 主景点:“北新关广场”. 钱江晚报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2006-08-16 (中文(简体)).
- ^ 刘伟. 北新关遗址昨立碑保护 江墅铁路遗址陈列馆力争年底开工 十大文化遗址“重现”拱墅旧日繁华.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201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4) (中文(简体)).
- ^ 熊艳. 杭州水上巴士2号线 北新关站恢复使用.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2018-11-21 (中文(简体)).[失效链接]
- ^ 今天起,水上巴士2号线“北新关”站点不停靠. 拱墅发布 (拱墅区人民政府). 2018-08-28 –通过新浪网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