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

坐标23°58′26″N 120°56′37″E / 23.973906°N 120.943488°E / 23.973906; 120.94348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
爱兰国小校徽
爱兰国小的校门
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在南投县的位置
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
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
地址南投县埔里镇爱兰里铁山路7号
经纬度23°58′26″N 120°56′37″E / 23.973906°N 120.943488°E / 23.973906; 120.943488
邮政编码545
简称爱小、ALPS
类型县立国民小学
建校日期大日本帝国1898年10月25日:埔里社公学校乌牛栏分教场
大日本帝国1911年4月1日:乌牛栏公学校
学区 中华民国南投县埔里镇
教育部学校代码084619
校长邱国峰
教师人数36
职员人数4
年级小一至小六以及两年学龄前教育
学生人数400(111学年度 学校基本统计资讯[1]
电话号码049-2912514
学校网址https://alps.ntct.edu.tw/
最后更新:2023年7月31日

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英语:Ai-Lan Primary School, ALPS),简称爱兰国小, 是一所位于是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一所公立国民小学,附设有幼稚园[2],校区位于爱兰台地上并紧邻暨大附中[3]

校史[编辑]

日治时期[编辑]

1898年10月1日,当时埔里社公学校设立,当时汉人并不踊跃于就学,反倒是埔里平埔族人较愿意接受新式日式教育,而乌牛栏地区(今爱兰台地地区)为埔里平埔族的大型聚落,因此地方于同年10月25日请设“埔里社公学校乌牛栏分教场”,并于11月1日获准设立。

分教场先是借用乌牛栏基督教会的礼拜堂作为教室上课,并招乌牛栏地区女生33人开学,因当时平埔族较无重男轻女观念,所以女生的就学比例较高,乌牛栏分教场由于成效良好,而于1899年6月3日更名为“埔里社公学校乌牛栏分校”,1901年3月1日,学校增设男子部,时任南投厅长久保通猷日语久保通猷在当年的学事报告说到:“自从埔里社公学校设制乌牛栏分校以来,熟蕃较多入学,女子尤为踊跃就学。由于致力于儿童教育,故今已无需教员劝募,达到学龄者,不论贵贱、不分男女,皆能如期入学,盖由于渠等向受汉人约束,欲恢复其地位之念殷切故也。至于学童成绩,可谓不错,勿宁说是凌驾汉人。尤其国语发音纯正,几无异于我国人,唯数学不无逊色。”,1911年04月01日,在地方仕绅黄敦仁协助下,成立乌牛栏公学校 ,1941年04月01日,改名为乌牛栏国民学校,1945年4月1日,再改名为乌牛栏青年学校[4][5]

战后至今[编辑]

太平洋战争结束,国民政府来台后,1945年12月1日,台中州接管委员会接管乌牛栏青年学校,1946年,因台湾学制重新制定,日治时期青年学校遭废除,并于1947年5月25日改名为“台中县立铁山国民学校”,隔年4月15日改名为“爱兰国民学校”,后因1950年8月台湾行政区域重画,南投地区自台中县独立,10月,“爱兰国民学校”也随之改隶为“南投县爱兰国民学校”,1967年,学校礼堂兴建完毕[6],1968年9月1日,因政府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校名改为“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并沿用至今[5]。因学校礼堂年代老旧,且有天花板剥落、漏水与空间过小等问题,学校决议新建活动中心,并将礼堂拆除,2019年1月,学校举办旧礼堂拆除感恩活动[7],同年12月22日,学校新建活动中心于建校110周年校庆落成启用[6]

学校象征[编辑]

校名[编辑]

爱兰国小在日治时期原名为“乌牛栏公学校”,乌牛栏三字,源自于丰原乌牛栏社的巴宰族清代汉人向内拓垦,而被迫迁移至内地,而乌牛栏社的巴宰族人选择埔里东侧的台地(今爱兰台地)为定居地,并命名此地为“Auran”,而后来台统治的日本人与汉人就以“Auran”的发音将聚落命名为“乌牛栏”(日语:アオラン aoran[8]),乌牛栏公学校即是以聚落名称命名,在战后国民政府接收后,当时官员认为“乌牛栏”三字的闽南语发音像“牛的生殖器”,因此在1947年,学校改名为“铁山国民学校”,1948年再改为“爱兰国民学校”,1968年改制为“爱兰国民小学”,沿用至今[9][4]

校徽[编辑]

印有爱兰国小校徽的奖章

爱兰国小校徽源于1990年,嘉阳高中美工科的田启元老师一日拜访学校谢镇贤校长时,在谈话时表示对设计学校校徽有兴趣而生。爱兰国小校徽上部为兰花切割图,而下方六颗心则是代表中国汉代时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10]

校园景观[编辑]

百年缅栀[编辑]

爱兰国小的缅栀树

在爱兰国小内,有一棵自约1910年创校时种下的缅栀树,至今树龄已达百多岁,是国内少数树龄逾百岁的缅栀,但有近年有一段时间因植树环境不佳,导致开花量变少、花朵变小,之后在2013年向福田树木保育基金会请求维护,并在拆除花台与除去周围柏油后有所好转[11][12]

校舍照片[编辑]

历任校长[编辑]

日治时期[编辑]

日治时期历任校长自1911年4月1日,乌牛兰公学校自埔里社公学校独立列出:[13][14][15]

届次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乌牛栏公学校校长
1 太田嘉三太 1911年4月1日 1913年7月14日
2 片濑近助 1913年7月14日 1914年6月1日
3 前木金三郎 1914年6月1日 1919年3月31日
4 坂梨健孙 1919年3月31日 1930年4月1日
5 小川滋 1930年4月1日 1933年3月25日
6 高桥贵义 1933年3月25日 1940年3月27日
7 广江清 1940年3月27日 1941年4月1日
乌牛栏国民学校校长
7 广江清 1940年4月1日 1943年4月1日
8 矢野勉 1943年4月1日 1944年6月1日
9 石原德助 1944年6月1日 1944年9月6日
10 崎山吉太郎 1944年9月6日 1945年4月1日
乌牛栏青年学校校长
10 崎山吉太郎 1945年4月1日 1945年12月6日

战后[编辑]

战后爱兰国小历任校长自1945年,台中州接管委员会接收乌牛栏青年学校后列出:[15][16]

届次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台中州立乌牛栏国民学校校长
1 蔡春 1945年12月6日 1946年5月25日
2 白青柏 1946年5月25日 1947年5月25日
台中县立铁山国民学校校长
2 白青柏 1947年5月25日 1948年4月15日
台中县爱兰国民学校校长
2 白青柏 1948年4月15日 1948年9月4日
3 林琼玖 1948年9月4日 1950年10月21日
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学校校长
3 林琼玖 1950年10月21日 1951年9月1日
4 蔡春 1951年9月1日 1968年8月1日
南投县立爱兰国民小学校长
代理 洪登集 1968年8月1日 1969年9月1日
5 初超凡 1969年9月1日 1979年8月1日
6 赖树山 1979年8月1日 1980年10月1日
代理 刘俊超 1980年10月1日 1980年11月1日
7 吴贵郎 1980年11月1日 1984年9月1日
8 李枝炎 1984年9月1日 1989年8月1日
9 谢镇贤 1989年8月1日 1998年8月1日
10 刘庆宗 1998年8月1日 2002年8月1日
11 谢镇贤 2002年8月1日 2005年8月1日
12 杜淑华 2005年8月1日 2007年8月1日
13 谢孟勋 2007年8月1日 2013年8月1日
14 钟森雄 2013年8月1日 2017年8月1日
15 黄文生 2017年8月1日 2021年8月1日
16 邱国峰 2021年8月1日

校友[编辑]

参考来源[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2. ^ 谢介裕. 窄門放寬 投縣9國小附幼各增一班. 自由时报. 2020-06-02. 
  3. ^ 南投县政府. 南投縣國中小基本資料列表. 163.22.168.146. [202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4. ^ 4.0 4.1 埔里镇公所 2015,第14页.
  5. ^ 5.0 5.1 埔里镇公所 2018,第533页.
  6. ^ 6.0 6.1 廖志晃. 埔里愛蘭國小110歲 活動中心啟用. 中国时报. 2019-12-22. 
  7. ^ 廖肇祥. 愛蘭國小舊禮堂拆除感恩活動.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19-10-29. 
  8. ^ YI生. 埔里社の平埔蕃部落 (PDF). 东京人类学会杂志. 1909-08-20, (281): 439. 
  9. ^ 廖肇祥. 翻爆旺校園》愛蘭國小校名的由來. 中时新闻网. 2019-04-18. 
  10. ^ 校徽與校歌. 爱兰国小校网. [2024-02-10]. 
  11. ^ 廖肇祥. 百年緬梔樹 愛蘭國小精神象徵. 中时新闻网. 2019-05-18. 
  12. ^ 佟振国. 除柏油、花台 愛蘭國小救老緬梔. 2014-03-11. 
  13. ^ 埔里镇公所 2014,第41-42页.
  14. ^ 埔里镇公所 2018,第534页.
  15. ^ 15.0 15.1 愛蘭國小歷任校長. 爱兰国小官方网站. [2024-02-08]. 
  16. ^ 埔里镇公所 2018,第534-535页.

参考书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