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象
恐象属 化石时期:
|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长鼻目 Proboscidea |
科: | †恐象科 Deinotheriidae |
亚科: | †恐象亚科 Deinotheriinae |
属: | †恐象属 Deinotherium Kaup, 1829 |
种 | |
恐象(学名:Deinotherium)是象的史前亲属,生存于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在这段时间,恐象只有少许变化。恐象在体型上与现在的象类似,只是拥有较短的鼻和向下弯曲的象牙。
恐象是最大的长鼻目动物之一,也是已知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次于巨犀和副巨犀。体型最大的雄性恐象个体肩高可达4.01米(13.2英尺),体重则可达13.2公吨(13.0长吨;14.6短吨)[1]。恐象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欧洲等地区。艾德丽安·梅约(Adrienne Mayor)指在希腊发现的恐象化石解开了古代巨大生物的秘密。[2]在克里特岛浅沉积岩中发现的恐象牙齿却令人质疑,究竟恐象是生活在大陆上,或是像现今的象般被人低估了其游泳的能力。[3]
演化关系
[编辑]恐象是恐象科的模式属,是由更细小及中新世的古恐象演化而来。这两种长鼻类与其他象的演化分支是完全不同的,有可能是在更早的时期分支开来。除了恐象外,过往嵌齿象科及乳齿象都被包含在同一大分类中。只有象生存至今。
古生物学
[编辑]恐象如何使用它奇特的象牙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象牙可能具有插入土壤中以寻找植物的根部及块茎,推倒树枝以便食用树叶,或者挖出树皮用来食用等功能。[4]在非洲几个发现恐象化石的位点中,都有人科动物的遗骸。
特征
[编辑]两头巨恐象雄性个体复原后的肩高约为3.63—4.0米(11.9—13.1英尺),体重约8.8—12公吨(8.7—11.8长吨;9.7—13.2短吨)。D. proavum成年雄性及雌性个体的平均肩高约为3.65米(12.0英尺),体重约 10.5公吨(11.6短吨)。然而,这两种恐象的体型均小于D. "thraceiensis"的一头45岁雄性个体,该个体的肩高可达4.01米(13.2英尺),体重则可达13.2公吨(13.0长吨;14.6短吨)。生存年代在最晚期的博氏恐象肩高约为3.6米(12英尺),体重约9公吨(9.9短吨)[1]。恐象的四肢结构与现存的象类似,但较长而细,同时也具有较现存象细长的脚趾[5],另外也具有较长的颈部,但仍然不及于其他现存以高处枝叶为食的动物,例如长颈鹿。
巨恐象的齿式为
0.0.2.3 |
1.0.2.3 |
(每年替补为
0.0.3 |
1.0.3 |
,有垂直的颊齿作替补。[6]恐象有两组双脊齿型及三脊齿型的牙齿。臼齿及后前臼齿是垂直撕开食物的牙齿,这表示恐象在很早期的演化分支中已经独立了出来。其他的前臼齿是用来压碎食物。颅骨短及低,顶部扁平,有很大及高的枕骨髁。恐象的鼻孔很大并且向内收缩,由此推断它的象鼻应该很大。吻突长,吻沟阔。下颌骨颏部非常长及向下弯曲,象牙向后弯,是恐象的特征。它没有上象牙。
恐象与其祖先的古恐象的分别在于其体型及齿冠较大,第二及第三臼齿的后状饰没有怎么发展。
恐象与神秘生物学
[编辑]霍伊维尔曼(Bernard Heuvelmans)认为恐象仍然在中非生存,且是20世纪早期非洲几宗神秘河马被杀事件的元凶。[7]
物种
[编辑]恐象属下已知有三个物种,都是体型很巨大的。
巨恐象
[编辑]巨恐象是恐象属的模式种。它主要是生存于中新世晚期的欧洲,并且是地中海附近地区唯一的恐象属物种。它最后生存于上新世中期的罗马尼亚。
于1836年,在黑森-达姆施塔特的上新世地层发现了巨恐象的完整颅骨。其颅骨长约1.2米,阔0.9米,比现今的象要大很多。
印度恐象
[编辑]印度恐象是亚洲的物种,主要在印度及巴基斯坦发现。其特征是拥有巨大的齿列,及其谷内结节。印度恐象出现于中新世中期,在末期更为普遍。并于7百万年前消失。
博氏恐象
[编辑]博氏恐象是非洲的物种。特征是狭窄的吻槽、细小但较高的鼻腔、颅骨较高及窄。相比其他两种恐象,它下颌骨颏部较短。博氏恐象在中新世末期出现,在其他物种消失后仍然生存。最近代的化石是在肯雅发现,距今约有1百万年。
参考
[编辑]- ^ 1.0 1.1 Larramendi, A. Shoulder height, body mass and shape of proboscideans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6, 61 [2024-05-01]. doi:10.4202/app.00136.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8-24).
- ^ Adrienne Mayor. The First Fossil Hunters: Paleontology In Greek and Roman Tim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 Athanassios Athanassiou. On a Deinotherium (Proboscidea) finding in the Neogene of Crete. Carnets de Géologie / Notebooks on Geology. 2004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1).
- ^ Harris, J.M. Evolution of feeding mechanisms in the family Deinotheriidae (Mammalia: Proboscidea). Zool. J. Linn. Soc. 1976, 56: 331–362.
- ^ Hutchinson, J. R.; Delmer, C.; Miller, C. E.; Hildebrandt, T.; Pitsillides, A. A.; Boyde, A. From Flat Foot to Fat Foot: Structure, Ontogeny,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Elephant "Sixth Toes." (PDF). Science. 2011, 334 (6063): 1699–1703 [2024-05-01]. Bibcode:2011Sci...334R1699H. PMID 22194576. S2CID 206536505. doi:10.1126/science.12114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1).
- ^ Sanders, W.J. Proboscidea. Mikael Fortelius (ed) (编). Geology and paleontology of the Miocene Sinap Formation, Turke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 ^ Bernard Heuvelmans. On the Track of Unknown Animals 3rd revised edition. Kegan Paul. 1995. ISBN 0-7103-0498-6.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 FactFile: Deinotherium
- (英文) Deinothe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