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孝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孝式爵士
Tun Sir Henry Lee

SMN KBE JP
马来亚联合邦马来亚财政部长
任期
1957年8月31日—1959年8月22日
君主端姑阿都·拉曼
前任新设立
继任陈修信
马来亚交通部长
任期
1955年8月1日—1957年8月31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前任新设立
继任阿都拉曼达立
个人资料
出生(1900-11-19)1900年11月19日
 英属香港
逝世1988年6月22日(1988岁—06—22)(87岁)
 马来西亚 吉隆坡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马华公会
儿女6男2女
  1. 拿督李剑桥
  2. 李吉隆
  3. 李又隆
  4. 李少隆
  5. 李文隆
  6. 李裕隆
  7. 李雪兰
  8. 李雪莪
学历剑桥大学经济、法律双科硕士
军事背景
军衔国民革命军上校

陆军上校李孝式爵士SMNKBEJP(英语:Colonel Tun Sir Henry Lee Hau Shik,1900年11月19日—1988年6月22日),籍贯中国广东信宜县,出生于香港马来西亚华裔政治家商人马来亚联合邦首任财政部长,以及马华公会马来西亚联盟(即国民阵线前身)创始人之一。李孝式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剑桥大学。李孝式同时也获得剑桥大学经济、法律两科硕士学位,据说是中国/华族第一人[1]。李孝式于1926年,即在25岁开始从香港过洋到马来亚和定居在这里,以协助父亲经营的锡矿业务。在1929年,他受英国殖民地政府委任为卫生局委员,第二年再出任吉隆坡卫生局局长。1936年,他发起成立雪兰莪中华总商会,同年也被选为马来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马来亚脱离英国独立前,李孝式曾经随团前赴英国伦敦参与独立谈判,也是与英方签署马来亚独立协议的唯一的华人代表。他也是马来亚独立运动中唯一一位并非生于马来亚本土的领袖人物[2]

家庭背景

[编辑]

李孝式祖籍中国广东省信宜县,祖居位于广东省信宜县镇隆八坊村大路街李氏书斋“菁藜阁”西轩的“求志居”,出身于信宜华山李氏望族、书香世胄之家。祖父李再荣是清朝著名学者,知府衔即选通判。信宜县志总纂;父亲李季濂是清朝五品衔委用训导。辛亥革命后任广东省文政厅秘书、广州市政府顾问、广东省咨议局议员。[3]母亲甘固真[4]

早期生活

[编辑]

1900年,李孝式出生于英属香港,民国初年就读于广州岭南学校附小,后入广州中学,再转入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赴英国留学于剑桥大学,荣膺经济、法律两科硕士,被举为英国经济学院董事。

1924年同父亲李季濂到马来亚一起经营锡矿业,涉身居住国公众的社会活动,并致力于华人社会的公益福利事业。创立雪兰莪广东会馆、高州总会及李氏联宗会,并筹建该三间会馆大厦,深得当地公众信赖和华人、华侨同乡的爱戴。任马来西亚吉隆坡市政府议员前后十五年,雪兰莪中华总商会长前后16年,历任马来西亚高州总会会长、雪兰莪广东会馆会长、雪森彭矿务公会会长及其他十余处的公众机关、经济机构之首长或董事。是著名的矿业家、银行家和社团领袖,是当代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著名社会活动家。

1926年前后,当中国实业未兴,民生艰困之际,他在同其父亲李季濂经营锡业中,于香港、广州、广州湾(现湛江)、梅绿、镇隆、东镇等地开设“锦纶泰”商号,经营旅业和汇兑,自成一条水路交通线,引渡和资助不少故乡民众前往马来西亚就业谋生[3]

二战期间

[编辑]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雪兰莪华侨团体组织了“雪兰莪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推举李孝式为会长,并募款一千多万元。翌年,陈嘉庚于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李孝式也是南侨总会常务委员之一。1941年当日军入侵马来亚时,出任吉隆坡空袭总监,后来于马来亚沦陷前经船渡抵达印度,又转抵中国重庆抗日,并服务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防外事局,阶级同上校专员[5]

政治之路

[编辑]

在日本投降后,马来西亚百业萧条,李孝式于1945年9月返回马来亚,同年10月,他邀集侨领共35人创办《中国报》,并获选为董事长,致力新闻事业达33年之久。1946年2月1日,《中国报》正式刊行[1]

同时,奉当地政府之命,视察马来亚境内矿场,其间向当地政府提议成立“华人矿务复兴贷款委员会”。给华人矿业家贷款二千余万元。使华人矿场得以复兴。随后,又组织“马来亚华人矿务总会”,获选连任会长九年,华人矿务由此取得最高机构的代表,在马来亚联邦立法会赢得席位两名,在国际锡业会议有代表一名。他自1946年至1960年间,代表马来亚出席在英、美、日及欧洲各国举行的国际锡业会议二十余次,华人在马来亚发展锡业方面的重要地位自此闻名世界。

1949年,李孝式为利于华人在马来亚联邦政治地位的稳定,乃联合其他华人立法议员,组织“马来亚华人公会”,被举为总会政治组织主任,连任总会副会长及雪兰莪分会会长七年。

1952年,为谋求华巫两大民族亲善和政治方面的发展,他又组织马华公会与巫统机构之联盟政党。该联盟在1953年参加吉隆坡的议员竞选。在十二席位中得九席,获大胜利,声震全国,各州属城市的竞选,联盟均获大胜。1948年马来亚联邦成立后,他被任为非官立法会兼行政会议员。1953年联盟政党成立后,他接任海港铁道部长,翌年该部扩大为交通部

1955年马来亚全国大选,他为联盟圆桌会议主席,复为联盟竞选委员会副主席,参与联盟治国大纲《独立之路》宣言的起草,并致力联盟的竞选演说。大选结果,联盟在52席中得51席,乃受命组阁。1956年,他二次首席部长前往英国,与英政府谈判独立,亲自参与马来亚独立的签字,并取得英国政府赠送三百七十万英镑,值叻币3.3亿元,以解决建国初步经费。返马后,升任财政部长。在争取马来亚的独立中,立下显赫功勋。

李孝式素重体育,在剑桥大学肄业时,曾为网球队、足球队、高尔夫球队选手,又曾任马来亚奥林匹克理事会会长和马来西亚全国高尔夫球总会名誉会长。常领队参加国际比赛。他在居住国从事政治及社会活动40多年,为居住国的发展,为抵抗外敌的入侵,为争取当地民族的独立和发展,为谋求华人的公益福利,可谓业绩卓著。连任马来亚联邦立法会议员12年,行政议员10年,部长7年。

他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国家的金融政策和马来亚中央银行。1959年从政坛退休后,他在1961年担任马来亚货币事务委员会财务主席一职。1966年,他成立了兴业银行英语RHB Bank(D&C Bank),该银行成为马来西亚第五大银行。

1957年因患声带炎而辞退财政部长职务,以事休养。然马来亚联邦政府当局仍借重他在华人中的高望,聘任他为马华公会元老参事会主席。

1968年1月15日,马来西亚国家元首特任他为主管最高勋衔大臣[3]

从商之路

[编辑]

李孝式爵士离政坛后,转而致力银行业,向金融方面发展。1966年创立兴业银行,该银行下有21间分行,并有附属机构,遍布东、西马来西亚,资产达5.58亿元。

1978年,又在马来西亚和香港创立渣打银行信托公司、国民顾主互惠保险有限公司、汎亚财务金融公司,亲任各机构的董事会主席,在世界金融界声誉卓著。每年世界银行举行年会,他均被邀请以特别贵宾资格参加会议。

李孝式向来热爱故乡,热心于故乡的公益福利事业,对故乡信宜县华侨中学的兴办,深表关心和大力支持,且欣然接受该校董事会的聘请,于1986年9月,亲笔题写“华侨中学”校名寄返故乡,给故乡人以莫大的鼓舞[3]

殊荣

[编辑]
  • 1948年1月1日,获英皇乔治六世晋封C·B·E·勋位,是马来亚华人在抗日战争后第一位得此荣誉者(英皇乔治六世在剑桥大学时与李孝式爵士是同学)[6]
  • 1957年6月13日,获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晋封为K·B·C·爵士[7]
  • 1959年8月31日,获马来亚最高元首册封"S.M.N.敦"勋衔[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以勒:李孝式与《中国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报,2015年2月4日
  2. ^ A key man behind the alliance. The Star. 2007-07-30 [2016-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3. ^ 3.0 3.1 3.2 3.3 敦•李孝式爵士.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4. ^ 陈妙恩. 馬來亞戰前領袖的形成:以李孝式為例. 台湾东南亚学刊. 2018, 13 (1): 29-48. 
  5. ^ 李孝式传简介 5–6. 华研通讯. 2010-04-07 [2023-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通过华社研究中心. 
  6. ^ 张赞美叶平玉奉委太平局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洋商报. 1948年01月01日
  7. ^ 英女王誕辰封賜有功人士九五人. 南洋商報. 1957年06月13日. [2016年7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17日). 
  8. ^ 本日獨立二週年紀念元首封賜有功人士那昔與李孝式榮膺敦勳章伊斯邁翁毓麟森馬頓蘇里曼獲得拿督勳章. 南洋商報. 1959年08月31日. [2016年7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