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武威山乌皮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威山乌皮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杜鹃花目 Ericales
科: 山茶科 Theaceae
属: 核果茶属 Pyrenaria
种:
武威山乌皮茶 P. buisanensis
二名法
Pyrenaria buisanensis
(Sasaki) C. F. Hsieh et al.
异名
  • Camellia buisanensis Sasaki

武威山乌皮茶学名Pyrenaria buisanensis),为山茶科核果茶属下的一个种[注 1];最初命名为武威山茶,又名台湾石笔木[注 2],曾被归类为山茶属

历史[编辑]

数百年来台湾植物学界从未见过武威山乌皮茶的“真面目”,仅从文献记载得知。

1918年,台湾总督府技师佐佐木舜一采集过[注 3][注 4];1890年英国亨利·奥古斯丁A. Henry)在高雄采集的武威山茶标本就存放在伦敦著名的邱园。而副份标本,目前搜藏在美国国家标本馆英语United States National Herbarium中的Henry 123号标本。

《台湾植物志》(Flora of Taiwan,1996年)这本书内容中,也只依据日本植物学家佐佐木舜一的文献,相关描述记载,没有图案也没有引用标本。

武威山茶归属为山茶属石笔木属或是乌皮茶属曾有长年争议,目前借由实体的发现已确认为乌皮茶属,并正名为“武威山乌皮茶”。

2003年,由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森林系采集后,移植到温室复育。

分布[编辑]

台湾特有种,野外仅在屏东县玛家乡真笠山发现两株。另有少量人工以前述两株之种子及枝条扦插所培育的植株.

用途[编辑]

嫩叶制茶、观赏。

注释[编辑]

  1. ^ 核果茶属又名“乌皮茶属
  2. ^ “武威山乌皮茶”这名称因2004年台湾研究人员采集到的标本关系,把武威山茶的分类地位重新归类为山茶属之近源属–乌皮茶属因缘下而改名的。
  3. ^ 在1931年的“台湾博物学会会报”中,佐佐木舜一正式发表“武威山茶”(Camellia buisanensis Sasaki in Trans. Nat. Hist. Soc. Form. 25(115): 222. 1931),引用的两份标本均是采自高雄武威山(Mt. Buwi, Takao),其中一份是他所采(S. Sasaki s.n., Oct. 8, 1918),另一则是山本精所采(Kuwasi Yamamoto s.n. Oct. 10, 1922)。
  4. ^ 在1918年采集到的武威山茶标本可能已经遗失了

参考书目[编辑]

  • 1996年,台湾植物志第二版登录:Camellia buisanensis Sasaki (1950) (武威山茶)

参考文献[编辑]

  1. ^ Rivers, M.C. Pyrenaria buisanensi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7, 2017: e.T112185961A112185970 [16 August 2018]. doi:10.2305/IUCN.UK.2017-3.RLTS.T112185961A112185970.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