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战队
督战队为军队中的监督单位,在战场上监督军官和新兵,以防止消极避战和逃逸。若出现逃兵现象,历史上督战队有对逃亡的军官、士兵,不经军事法庭审判,就地处置(枪决)的事件发生;较需要遵循军法行事的宪兵手段更极端。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会引起基层官兵的反感,所以除大量征用新兵的时期,作用有限并逐渐被淘汰。
概要
[编辑]大多国家在战时都有军队临时受托督战任务;但是通常不会有部队专以督战作为其主要任务,盖因这样做缺乏效率和机动性且易导致众怒。
督战队多出现于军队及其所在国家处于军事、政治上的不利地位,军队战斗意志不足甚至处于哗变边缘,而政界及军方高层以督战队这种强制手段维持战场的运作;在战局有利的进攻中,督战队无必要且常会打乱战斗部署。督战队的作用也仅限于人数较少的军官、无作战经验的新兵、临时征召的限制装备的囚犯;而督战队本身因人数、战场经验、武器装备,均不及有军令组织、实际战场作战经验、优先获得先进装备的正规军,无法应对成建制的正规作战部队的,所以在一战后被逐渐淘汰。
简史
[编辑]俄国/苏联
[编辑]在一战中的俄德、俄奥匈战场,沙皇尼古拉二世就设立有督战队,但随着战场失利及国内经济的崩溃,这种简单的手段无法阻止大量的底层士兵厌战并倒戈,终致十月革命爆发。
布尔什维克党人在十月革命时期也循旧制有设立督战队,在后来的俄国内战中也有出现。但苏联方面意识到督战队方式过于简单且效果有限,除了循沙俄旧制在十月革命与俄国内战时期于军中设立督战队外,逐渐将沙皇时期督战队替换为内务人民委员会,充当苏共中央的眼线,在平时即开始关注基层官兵情绪,与白军不同并最终战胜白军。后来苏联军中的督战队则转型为双长制底下的军中政治委员,以符合“党指挥枪”的治军纲领。
德国
[编辑]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武装党卫队和督导官也曾强迫准备投降的士兵和平民继续战斗。
中国
[编辑]东北军曾设置督战队。
谣言
[编辑]法军并无督战队的编制,也无动用督战队枪杀逃兵的纪录。而关于法军利用大炮轰击士兵的谣言,实际的原型为1917年9月驻守在法国拉库尔蒂讷的俄罗斯远征军第一旅对叛乱士兵的轰击。[1] 关于这一系列的谣言,最初因电影《兵临城下》中对苏联士兵的描写不符合苏联支持者的认知,[2] 中国网络社群的苏联粉丝因该片导演为法国人,决定开始对法国军队进行抹黑和造谣。其中包含将1917年法军哗变的成因捏造成反抗督战队,而不是史实中的进攻贵妇小径伤亡过大。在处决数字上,也经常给予夸大,但史实中只有49人被处决。[3]
注脚
[编辑]- ^ Gilbert & Bernard 1959,第29–31页.
- ^ Ветераны Сталинграда требуют запретить фильм "Враг у ворот". 2001-05-08 [202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 ^ Pedroncini 1983.
参考文献
[编辑]- Pedroncini, Guy. Les mutineries de 1917 [The Mutinies of 1917] 2nd. Paris: Publications de la Sorbonne, Presse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83. ISBN 2-13-038092-1 (法语).
- Gilbert, Martin. First World War pbk. London: HarperCollins. 1995. ISBN 978-0-00-63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