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美瑛站

坐标43°35′28″N 142°27′42″E / 43.59111°N 142.46167°E / 43.59111; 142.4616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瑛站
采石材建筑结构的美瑛站(2023年7月)
采石材建筑结构的美瑛站(2023年7月)
日语名称
美瑛 – びえい – Biei
车站概览
位置北海道上川郡美瑛町本町1丁目1
地理坐标43°35′28″N 142°27′42″E / 43.59111°N 142.46167°E / 43.59111; 142.46167
拥有者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站台2面2线
其他信息
电报码ヒイ
历史
启用日期1899年(明治32年)9月1日
上下车人次
统计年度
平均每日490人次
2009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北海道 下一站
北美瑛
F36
3.5km
F 富良野线
F37
距离旭川23. 8km
美马牛
F38
6.8km
位置
地图
备注
站员配置车站
设有绿窗口

美瑛站(日语:美瑛駅びえいえき Biei eki */?)是日本北海道上川郡美瑛町境内的一个铁路车站,位于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富良野线沿线,是美瑛町的主车站也是附近地区各类观光活动的集散点。每年都有不少来自日本国内外的观光客来此车站,转乘观光巴士或租借自行车至附近丘陵地区观光。与美瑛站距离最近的主要交通转运点是位在北方的旭川车站,每隔一小时就有列车自旭川出发驶往美瑛方向。

富良野线是唯一通过美瑛站的铁路路线,并且以美瑛站作为该线中段的主要停靠站。行驶在富良野线上的普通列车以大约每小时一班的间隔自北端的旭川出发,其中有半数只行驶到美瑛就折返,剩下的另外一半班次则会继续往南行驶至富良野。

站名来自所在地名,源于阿伊努语的“piye”,意思为“泛油的”[1]

停靠列车

[编辑]

作为富良野线中段的主要车站,所有通过该线的列车皆会在美瑛站停靠。其中,只有在每年夏季与秋季(7月至9月)运行的观光小火车“富良野、美瑛诺罗科号”就是以此站作为北端的发车站。

  • 富良野、美瑛诺罗科号富良野・美瑛ノロッコ号)- 行驶于美瑛~富良野(头末班车则是以旭川作为起讫点)的观光小火车。
  • 健康散步号ヘルシーウォーキング号)- 连结美瑛(或美马牛)与富良野的直达快速列车,中途不停站。
  • 狩胜号 - 行驶于旭川与带广间的快速列车。在旭川~美瑛~富良野路段上只是普通的列车,但在进入富良野~带广区间后改编制为快速列车。

车站构造

[编辑]
美瑛站门口
车站内售票窗口及验票口

美瑛是一个站内设置有一对对向式月台共两条乘车线的地面车站,能提供让列车交会的功能。由于是富良野线中段的主要车站且观光客利用率高,站内常设有站务人员,并设置有绿窗口みどりの窓口)提供各种票务服务。车站站房与附属的仓库建筑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美瑛软石”的凝灰岩作为外墙装饰,使得车站本身就已经是很受欢迎的观光景点,包括日本国铁丰田汽车电视广告,乃至于早安少女组音乐影片都曾以美瑛站作为拍摄背景。

位于车站东南方的站前广场是美瑛町内最主要的中心点,包括旅客服务中心(四季之情报馆)与多家自行车出租行皆位于此广场周围。为了呈现一致的风格,车站前的许多建筑都经过相当程度的整修并使用石材作为外墙装饰,且在建筑正面标示出该建筑物实际落成的年份。

历史

[编辑]
  • 1899年(明治32年)9月1日 - 以北海道官设铁道十胜线(今富良野线)沿线车站的身份开始营运。
  • 1905年(明治38年)4月1日 - 管理权移交至日本官设铁道(也就是日本国铁的前身)手上。
  • 1952年(昭和27年) - 改建为石造站体。
  • 1982年(昭和57年)11月15日 - 货运服务终止。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 - 取消行李托运服务。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美瑛站的经营由JR北海道继承。

车站周边

[编辑]

相邻车站

[编辑]
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
富良野线
美马牛(F38)-美瑛(F37)北美瑛(F36)

参考资料

[编辑]
  • 《道内时刻表》2006年8月号,交通新闻社(日本札幌)。
  • 《北海道 2006全新版》,原著:实业之日本社Blue Guide编辑部,中文版:人人出版社,台北 ISBN 986-7916-93-X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43°35′28″N 142°27′42″E / 43.59111°N 142.46167°E / 43.59111; 142.46167

  1. ^ 美瑛町景観計画1 (PDF). 美瑛町. 2015 [2017-01-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1-04).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