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嵙山层
外观
头嵙山层 地层年代:更新世中期, | |
---|---|
类型 | 层 |
上覆 | 大南湾层 |
下伏 | 卓兰层 |
岩性 | |
主要 | 灰色或灰黄色砂岩 、灰色砾岩 |
次要 | 粉砂岩、页岩 |
地点 | |
取名自 | 台中头嵙山 |
命名 | 张丽旭 |
地区 | 台湾西部 |
国家 | 中华民国 |
头嵙山层(Toukoshan Formation 或 Toukeshan Formation,亦有研究以日语拼音写作 Tokasan Formation),原写作𡾣嵙山层[注 1],为台湾地质学的地层名称,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分布范围广泛,北起林口台地,南至恒春半岛,为西部麓山带拥有[2][3]。在现今台中市丰原区东方山区出露此地层,因上部与下部的地质构造不同,因此各学者有所命名[2]。
历史
[编辑]1933年,由地质学家林朝棨发现,并于《关于台湾产哺乳类化石的产出状态》以头嵙山命名“头嵙山层群”[1][4]。1935年,鸟居敬造在东势郡探查地质,结果发表于《东势地质图幅及说明书》称之“头嵙山蛮岩”[1]。同年,林朝棨在《台中丰原地方第三纪及第四纪地层之研究》称之“头嵙山统”[1]。1948年,地理学家张丽旭于《台湾地层之检讨》首次出现“头嵙山层”此名,并依上部与下部构造的差异,分别命名火炎山相、香山相,并于1955年发表《台湾之地层》为现今地质学术界所采用之文献[1]。1957年,林朝棨于《台湾地形》仍采用头嵙山统称之,上部、下部地层则是分别改称火炎山层、通霄层[1]。1975年,地质学家何春荪在《台湾地质概论:台湾地质图说明书》对各地层并无加以命名,则是分成上、中、下三部来区分各地层[2][5]。
岩性
[编辑]头嵙山层上部地质岩性是以砾岩为主,大多为厚层构造,并夹有砂岩其间呈互层,偶有粉砂岩、页岩;下部则是以砂岩为主的岩性,有砂岩会与粉砂岩、页岩互层,偶有泥质砂岩[2][6][7]。由于表层裸露的地层是头嵙山层的上部构造,露出的砾石是其最大特征,常在山路旁、河岸边可见,例如国道一号行经大安溪可见火炎山,以及国道六号行经乌溪可见九九峰,两者皆有大量崩落的砾石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地。
分布地区
[编辑]由北至南:
注解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刘桓吉. 𡾣嵙山層應修正為頭嵙山層. 《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4號). 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0年12月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何春荪. 頭嵙山層. 《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 中央地质调查所. 1975年12月 (中文(台湾)).
- ^ 林朝棨. 西部麓山帶. 《臺灣地形》. 台湾文献委员会. 1957 (中文(台湾)).
- ^ 陈杏秋. 離不開頭嵙山層的人. 《地質》(第25卷·第2期). 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6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存在于
|chapter=
(帮助) - ^ 何春荪. 頭嵙山層. 《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增訂第二版). 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6年11月 (中文(台湾)).
- ^ 何信昌、陈勉铭. 臺中.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幅及說明書》(第24號). 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0 (中文(台湾)).
- ^ 陈华玟、陈勉铭、石同生. 南投.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幅及說明書》(第31號). 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