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Ltman88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Ltman88!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2011年6月23日 (四) 14:39 (UTC)(via Alexbot Operate via Alexsh)[回复]

您好,关于国籍问题[编辑]

请参考Template:CNHK(由于香港护照与大陆护照在实际政策和免签国家等方面有极大的不同,人物“国籍”一栏不可简单模糊地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丢失了重要讯息;由于香港公民理论上属于中国国籍,也不便只填“香港”。)。

至于您声称在刘德华,古天乐和罗嘉良的讨论区中说明,得到认同,我看过讨论区,并无回应。 维基娘俺の嫁留言2011年6月24日 (五) 06:19 (UTC)[回复]

(~)补充:在您注册帐号之前,我注意到您将一部分人物的籍贯修改成出生地了,这是错误的,请看这里维基娘俺の嫁留言2011年6月24日 (五) 08:48 (UTC)[回复]

两个国籍都是终身持有[编辑]

这是不可一刀切讨论的复杂问题, 我们绝大都不在机场海关工作又不是他们亲友, 皆不能拿出他们外出旅游时都持有什么证件的理据 所以我们都不可一概而论

以其中国籍贯取而代之, 已足以表达其华人身份 强加中国香港一词是张冠李戴的利为, 在香港没有人使用中国香港人一称呼, 这极其量是内地官方, 以及奥运会上为避免政治矛盾的措辞

如果你能把台湾人的国籍改成中华台北, 把总统各版本改为regional leader of Taiwan, 甚至乎governor of taiwan? 那么你的论据方可成立

另外要补充, 我从没做过任何破坏, 不应被扣帽子

无论我用过BNO, HKG的身份, 极其量你只能说不充份的反映, 绝非作假

事实不容否定

1. 他们大都是持有两个或以上国籍, 没有人有权说句那个先那个后

2. 两个国籍皆为终身有效, 那么谁可一言堂之说他以单一国表其身份?

3. 他们都于97年前出生, 大部分于97前成长窜红, 那么根据你籍贯的定义个人成长的背景而论, 是否该作旧式英国国民处理, 把香港特区作为长大后的迁移论之?

无论以英国或中港, 都不足以表达, 不够comprehensive, 所以要不两个都列明, 要不避谈, 要不只含糊了事地说香港(最为普遍世人和港人接受的说法)

单以中国香港一词概括的话, 其实和单以英国BNO作论一样是管中窥豹于理不合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Ltman88对话贡献)加入。

  • (:)回应:如果您认为某个人物持有英国海外国籍,拿出新闻来源或者别的证据,不可想当然说大都是持有两个或以上国籍

Wikipedia:生者传记明确指出,生者传记需要:

请不要加入您臆测的内容了,谢谢。维基娘俺の嫁留言2011年6月24日 (五) 15:04 (UTC)[回复]

香港所有在1997年前出生的人都自都享用英国国民(海外)护照

是任何人皆合乎资格, 如果非出生在港另当别论

即使多年没有付费没有为护照续期, 也终身有效, 随时缴费即可再用

这绝不是臆测而是铁一般事实, 谢谢

同样地, 如果我要你拿出他们逐一持有中国香港特区护照/香港身份证的照片来证明其身份, 不一样没有可能吗, 那我他就不是中国人不是香港人吗?

双重国籍理所当然的推论, 除非那人不是在香港出生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Ltman88对话贡献)加入。

自1987年7月1日至1997年止,一共有大约340多万名香港的英国属土公民成功申请登记转换取得英国国民(海外)身份,而所有原先凭香港关系取得的英国属土公民身份则悉数在1997年6月30日以后失效。

截至2007年,香港大约有350万持有人在香港居民持有英国国民(海外)身份,但持有有效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人士则锐减至只有大约80万

补充:您在房祖名的操作,根本不看条目吗,条目已经指出2008年退出美国籍了。维基娘俺の嫁留言2011年6月24日 (五) 15:19 (UTC)[回复]

是的抱歉, 房一条目我疏忽了

但事实是无论有没有续期, 是否有效的定义不是重点, 放着不用, 不代表你失去了拥有权,

英政府的确有意从中牟取暴利, 费用十分高昂, 但无论如何仍然是终身享有的权利永远不会因没有缴费而中断

每每香港旅行团出埠, 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持BNO, 所以根本无从稽考, 但绝不可一言堂之地抹杀其可能性

常用, 惯用, 和拥有与否,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谢

2011年6月[编辑]

由于屡次增加不实资料,据维基百科的封禁方针,您已被禁止1周内编辑维基百科。在封禁结束后,我们依然欢迎您作出建设性的编辑。如果您对封禁的理由持有异议,请您通过发邮件的方式向封禁您的管理员或者其他管理员申诉。您也可以于您自己的讨论页页顶加入{{封禁申诉}}并写下您要求复审的理由或您的疑问。重新注册一个账户或者直接使用匿名身份在维基百科的页面申诉的做法,会被视为绕过封禁发言,可能导致您的封禁时间被延长。

--T.A 白河(Talk - Mail) 2011年6月25日 (六) 16:5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