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通公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通公园
成立1988年9月
地址 中华民国台湾
台北市中山区伊通街41号2、3楼
建立者庄普、刘庆堂、陈慧峤
网站http://www.itpark.com.tw/

伊通公园(IT PARK)是一间以台北市同名公有公园为据点的当代艺术空间,长期支持艺术创作者展出作品,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交流空间。

但与该公有公园不同的是,此艺廊是实际以伊通街设址,但该公有公园却以松江路[1]进行设址。

历史

[编辑]

1988年,庄普陈慧峤黄文浩等艺术家与摄影家刘庆堂为了让艺术爱好者能单纯探讨与突破艺术的各种可能性,因此成立伊通公园,开拓台湾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视野,提供艺术家发表实验、前卫、非主流创作的舞台,促进艺术创作的讨论交流。长期深耕台湾当代艺术。高度自主与开放的经营模式使伊通成为艺术家摇篮,包括袁广鸣、林明弘、陈怡洁等知名艺术家皆曾在此展出;为了吸引不同族群亲近艺术,打造独具风格的咖啡厅与吧台,并邀请各界人才举办讲座,不仅是许多空间效仿的标竿,其重要性也让不少美术馆馆长、相关系所的所长、校长乃至文建会、文化局等机关造访,甚至成为包括《The New York Times》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报导对象[2],并于2009年获得第13届台北文化奖[3],可谓台北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空间。

前伊通时期

[编辑]

伊通公园的成立被认为是台湾现代美术馆和当代艺术的起点。

1982年,林寿宇回到台湾,并于1984、85年与庄普、赖纯纯和陈幸婉等艺术家在台北举办两档被称为空间核爆的装置展“异度空间”与“超度空间展”。由于其作品的现代主义低限风格被视为具有中国美术传统与西方进步价值的象征,因此被1983年刚成立的台北市立美术馆代理馆长视为“一种新的展望”,这类具现代主义风格的装置作品成为北美馆的主要风格。[4]

此外,当时台湾艺术学院还是停留在绘画、雕塑的分类,因此刚从欧洲回台的庄普、赖纯纯等艺术家在台湾第一个另类空间SOCA开始教授材质与造型等课程,陈慧峤、刘庆堂和黄文浩等人就是在这里学习的学生。1987年赖纯纯以SOCA名义帮学生申请北美馆的“实验艺术:行为与空间”展,这群学生和老师就成为伊通最早的班底。同年,SOCA结束营运。

在刘庆堂与陈慧峤租下伊通街的现址之前,这群艺术家经常游走于台北市的咖啡厅、酒吧,也曾在黄文浩的工作室或是到庄普居住的花园新城谈论艺术。最后因为新店交通不便、咖啡厅又受限营业时间,为了拥有自己的空间交流艺术,因此兴起成立伊通的念头。[5]

海归时期(1988~1998)

[编辑]

展出艺术家

[编辑]

丁洁、于彭(原名巫坤任)、方伟文、王正凯、王永衢、王俊杰、王雅慧、王德瑜、白宗晋、曲德义、朱嘉桦、江贤二、何孟娟、何采柔吴天章、吴季璁、吴东龙、吴咏洁、吴达坤、吴玛悧、李民中、李宜全、李明则、李明学、李国民、李淑贞、李铭盛、杜伟、沈昭良、季铁男、林宏璋、林其蔚、林昆颖、林明弘、林欣怡、林珮淳、林敏毅、林煌迪、林钜、林蓓菁、林铨居、林辉华、林鸿文、邵婷如、侯玉书、侯怡亭、侯俊明、侯淑姿、姚瑞中、洪东禄、洪素珍、洪艺真、纪嘉华、胡坤荣、范姜明道、夏阳、徐洵蔚、徐婷、徐瑞谦、袁广鸣、高俊宏、崔广宇、常陵、张乃文、张正仁、张永村、张美陵、张耿华、张耿豪、张晖明、梁兆熙、梅丁衍、庄普、许雨仁、许唐玮、连建兴、连淑蕙、郭弘坤、郭奕臣、郭娟秋、郭振昌、郭维国、郭慧禅、陈文祥、陈正才、陈正勋、陈志建、陈怡洁、陈松志、陈俊明、陈俊豪、陈建北、陈建荣、陈界仁、陈张莉、陈顺筑、陈恺璜、陈万仁、陈慧峤、陈晓朋、陈擎耀、陶文岳、陶亚伦、陆先铭、彭弘智、曾御钦、曾清淦、曾雍甯、游本宽、游克文、汤皇珍、程文宗、黄小燕、黄文浩、黄世杰、黄宏德、黄致阳、黄博志、黄铭哲、黄兰雅、涂维政、杨仁明、杨世芝、杨柏林、杨茂林、杨智富、叶竹盛、叶伟立、董心如、詹士泰、廖堉安、赵世琛、刘中兴、刘世芬、刘高兴、欧宗翰、潘娉玉、潘钰、蔡志荣、蔡海如、蔡国杰、郑淑丽、郑诗隽、黎志文、卢人仰、卢怡仲、卢明德、萧丽虹、赖志盛、赖信宇、赖珮瑜、赖纯纯、骆丽真、薄茵萍、谢德庆谢鸿均韩湘甯、颜顶生、苏孟鸿、苏旺伸、苏汇宇、顾世勇

日本:奈良美智、铃木贵彦、上松真美子

美国:George Condo英语George Condo

葡萄牙:Rigo 23英语Rigo 23

德国:Lars Koepsel

比利时:Heidi Voet

资料来源

[编辑]
  1. ^ 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登录的实际地理位址为“台北市中山区朱园里松江路85巷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且设立时间比该艺廊还要早(1971年)。
  2. ^ Drew Solomon. On Each Palette, a Choice of Political Colors. The New York Times. 1996-08-04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英语). 
  3. ^ 第十三屆台北市文化獎得主出爐:蔣勳、伊通公園獲殊榮.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4. ^ 王品骅. 從「境」派看伊通公園的美學實踐 在純粹物性與流動詩性之間 (PDF). [2023-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30). 
  5. ^ 庄伟慈. 獨立才是一切|陳慧嶠談伊通公園的硬頸精神. 艺术家杂志. 2012-12 [2023-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