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泥沼
哥伦比亚泥沼 | |
---|---|
国家 | 美国 |
州份 | 俄勒冈州 |
县份 | 姆尔特诺默县 |
流域 | |
源头 | 费尔维尤湖(名义上) |
• 位置 | 费尔维尤 |
• 坐标 | 45°33′00″N 122°27′24″W / 45.55000°N 122.45667°W[2] |
• 海拔 | 3米(10英尺)[1] |
河口 | 威拉米特河 |
• 位置 | 波特兰 |
• 坐标 | 45°38′36″N 122°46′07″W / 45.64333°N 122.76861°W[2] |
• 海拔 | 2.7米(9英尺)[2] |
流域面积 | 130平方公里(51平方英里)[3] |
本貌 | |
长度 | 31公里(19英里)[3] |
流量 | |
• 地点 | 波特兰,距离河口约1公里(0.6英里)[4] |
• 平均流量 | 3.01立方米每秒(106.2立方英尺每秒)[4] |
• 最小流量 | -190立方米每秒(-6,700立方英尺每秒)[4] |
• 最大流量 | 68立方米每秒(2,400立方英尺每秒)[4] |
哥伦比亚泥沼(英语:Columbia Slough)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全长31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是条狭窄的水道。河流发源自费尔维尤的费尔维尤湖,大致往西北方向流动,最终在哥伦比亚河与威拉米特河交汇处约1.6公里外的位置与后者合流。流域所在之处属于哥伦比亚河的泛滥平原,它由熔岩流、火山爆发和米苏拉洪水等地质过程形成,是波特兰盆地的一部分。泥沼之下的劳特代尔地层同时是含水层,向温哥华和波特兰居民提供饮用水。
考古资料显示,美国原住民居于哥伦比亚河下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19世纪初,包括刘易斯与克拉克在内的探险家先后到访该区。后来,白人拓荒者开始进驻泥沼,并在当地耕种、伐木、经商。20世纪初,人们在泥沼大兴土木,港口、公路、铁路等各类建筑不断落成,洪水亦促使政府修建堤坝。然而,1948年的洪灾冲破堤坝,淹没整片泛滥平原,更把凡波特市从地图上抹去。20世纪中期,泥沼因长期沦为工业废物的弃置场而变得极为肮脏。1970年代以后,联邦《净水法》和俄勒冈州《俄勒冈综合土地利用规划法》的通过为清理泥沼带来曙光,促使相关机构减少污染物排放。
流域孕育着不少动植物,包括150多种鸟类和26种鱼类,其中美国国鸟白头海雕亦在此栖身。流域土地以住宅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为主,超过16万人居于此地,占俄勒冈州人口约3.8%。虽然大多土地被用作商住用途,但流域亦有不少地方是公园和湿地,其中占地810公顷的史密斯和拜比湿地自然生态区更是国内其中一处大型城市淡水湿地。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污染,波特兰和其他相关机构祭出多项措施解决水质问题,包括扩建污水处理厂、修建大型管道收集暴雨迳流以防溢流、分离雨水和污水排放系统等。虽然该地水质大有改善,但卫生部仍建议人们避免进食当地的鱼类和淡水龙虾。
命名
[编辑]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名资讯系统内,哥伦比亚泥沼被归类为“河溪”[2]。泥沼得名于哥伦比亚河,历史上它是该河的侧河道或再汇流侧流[5]。1792年,波士顿皮草贸易商罗伯特·格雷在与印地安人进行毛皮交易的航程中发现了一条大型河流,并以自己的哥伦比亚号帆船来为河流命名[5]。船名则源于以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命名事物的传统[5]。
流向
[编辑]哥伦比亚泥沼发源于费尔维尤的费尔维尤湖,大致往西方流动。离开湖泊后,河流随即进入格雷舍姆范围。河流在流经齐默曼遗产农场和大四角湿地后,便会与支流威尔克斯溪(Wilkes Creek)汇合。在大约15.5河里的位置,河流会流经一个把泥沼上游和中游分隔起来的小型堤坝。河流在流动少于1.6公里(1英里)后,便正式进入波特兰,继续往西流动。接著,河流会流经姆尔特诺默县因弗内斯监狱,并在监狱分流,该段河道则连接至约翰逊湖沼泽。之后,河流会穿过205号州际公路,并流经科尔伍德国家高尔夫球场、波特兰国际机场、俄勒冈空军国民警卫队基地。在距离河口约14至13公里(9至8英里)的位置,河流会与布法罗泥沼(Buffalo Slough)交汇,并流经泥沼右侧、已关闭的半岛排水运河。河流亦会于此地流经第二个小型堤坝,该坝把泥沼中游和下游分隔起来。半日潮期间,泥沼下游13.7公里(8.5英里)处会出现河水逆流,因此该坝亦有阻挡河水逆流的作用。[6][7][8]
接著,河流会流经已被拆除的波特兰草地赛马场(现已改建为货运设施),并在大约7河里的位置穿过5号州际公路。之后,河流先后流经苍鹭湖高尔夫球场、哥伦比亚大道污水处理厂、史密斯和拜比湿地自然生态区等地,并在码头公园北面急往北转。河流北上途中会先与从拜比湖延伸出来的北泥沼(North Slough)合流,然后穿过拉姆齐湖湿地(Ramsey Lake Wetlands)和凯利角公园。最终,河流会在哥伦比亚河与威拉米特河交汇处约1.6公里(1英里)外的位置与后者合流。整段河道大致上与位于波特兰和温哥华之间的哥伦比亚河平行。[6][7][8]
流量
[编辑]自1989年起,美国地质调查局便在距离河口1公里(0.6英里)处设立连续监测站,以测量泥沼的流量[9]。监测站录得该处的平均流量约为3.01立方米每秒(106.2立方英尺每秒)[4]。另外,监测站亦在1995年12月5日录得68立方米每秒(2,400立方英尺每秒)的最高流量,并在1996年2月7日录得-190立方米每秒(-6,700立方英尺每秒)的最低流量(当时适逢威拉米特河谷洪灾)[4][9][注 1][注 2][注 3]。
流域
[编辑]哥伦比亚泥沼全长31公里(19英里),流域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51平方英里)。它位于威拉米特河河口和桑迪河河口之间的哥伦比亚河泛滥平原上。波特兰部分地区、费尔维尤、格雷舍姆、梅伍德公园、伍德村以及一些非建制地区均处于流域范围之内。截至2021年,约有160,000人居住在流域内,占俄勒冈州人口约3.8%。[3][11]流域的土地用途主要可分为住宅、农业、商业和工业,另设有机场、州际公路系统和铁路走廊等设施。一般来说,流域北部属工商业用途,南部是住宅区,东部则是农业区。住宅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工业区以及公园用地与开放空间,农业用地和森林所占比例最少。[15][16]泥沼毗邻多条河溪,包括东面的桑迪河、南面的约翰逊溪、南面和西面的威拉米特河、北面的哥伦比亚河。一些位于哥伦比亚河上的大型岛屿亦与泥沼相邻,例如政府岛和海登岛等。另外,索维岛位于泥沼河口西边,它亦接壤哥伦比亚河和威拉米特河两条支流。[17][18]
管辖权
[编辑]泥沼及其流域由多个机构负责管理。泥沼覆盖波特兰、费尔维尤、格雷舍姆、梅伍德公园、伍德村等地,因此这些市政府甚至姆尔特诺默县政府所作出的决定均会影响它[11]。波特兰都会区内的波特兰区域由都会区政府管治,它亦会参与收购和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例如大四角湿地以及史密斯和拜比湿地自然生态区等),收购土地和房地产以缩窄波特兰都会区绿道系统“40哩环路”与其他小径之间的距离,又会在泥沼旁边建设额外的排水道[19]。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则根据《净水法》来委派俄勒冈州环境质素部管理泥沼[20]。波特兰港务局拥有并管理流域约11%的土地[21]。除此之外,上述管辖区还位于三个排水管理区范围之内,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流域内的水流和防洪[20]。
年度报告卡
[编辑]2015年起,波特兰环境服务局开始为流经市内的河溪发布年度报告卡[22]。年度报告卡以水质、水文、栖息地、鱼类和野生动物这四个重要指标来介定河溪的健康状况,并把分数划分为A+至F级[23]。2019年,环境服务局发布哥伦比亚泥沼年度报告卡,河流的水文等级属C+级,水质等级为B-级,栖息地为D-级,鱼类和野生动物方面则取得最低的F级[24]。报告指出,流域内有过半地区经高度改造,大多属于不透水的表面,不利排水[24]。在水文方面,泥沼水质经过过去二十年的项目和投资得到很大改善,河水的大肠杆菌和氮含量大幅减少,而溶解氧水平则因波特兰港务局针对机场跑道所使用的除冰化学品进行改善,而有所提高[24]。然而,城市径流所带来的总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如杀虫剂、多氯联苯等)数量仍不可忽视[24]。另外,虽然流域拥有重要的栖息地资源,但大多土地高度发展,筑有大量建筑物,导致整体栖息地得分不佳[24]。而在鱼类和野生动物方面,流域位于两河交汇处,是鸟类和鱼类迁徙路线的关键区域,但由于流域河岸缓冲区和树冠不足,限制该区鱼类和野生动物的数量,因此得分最低[24]。
地质
[编辑]哥伦比亚泥沼属于波特兰盆地的一部分。盆地占地约2,000平方公里(770平方英里),位于俄勒冈州威拉米特谷的北端,并向北延伸至华盛顿州的克拉克县[25]。在1,500至1,6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曾经发生火山爆发,混有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群的岩浆经由俄勒冈州东部和华盛顿州的裂缝喷发口,流至俄勒冈州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而盆地正处于这些凝固熔岩之上[26]。后来,冲积物堆积并覆盖玄武岩,使后者现时埋藏在地下300米(1,000英尺)甚至更深的地方[27]。大约1,000万年前,喀斯喀特山脉东部的火山喷发,威力之强大足以把大量泥浆、火山灰、碎片输送至泥沼下游[28]。中新世至上新世早期,大量松散的沙子和砾石沉积在玄武岩上,并形成一部分劳特代尔地层(Troutdale Formation)[28]。劳特代尔地层范围南接图瓦勒顿河谷,北至克拉克县[28]。该地层同时是含水层,是温哥华的主要水源,也是波特兰的备用水源[28]。
波特兰盆地正被数个断层缓缓拉开,它们分别是位于波特兰西侧图拉丁山脉(西山)的断层,威拉米特河东侧的东岸断层,以及东部格雷舍姆附近的断层系统。大约300万年前,许多小型火山和火山渣锥从盆地大面积较薄的地壳和东南部的喀斯喀特山麓喷发。这些产自博林火山场的火山灰、火山渣、碎片最后为劳特代尔地层增添多一层沉积物。[29]
在大约15,000年前,源自爱达荷州北部克拉克福克地区的米苏拉洪水(或称布雷兹洪水)多次淹没哥伦比亚河流域。这类冰河时期的洪灾除了为当区带来大量碎片和沉积物,洪水亦淹没了整个哥伦比亚河峡谷,并把威拉米特谷变成一个长160公里(100英里)、宽100公里(60英里)、深90米(300英尺)的湖泊。洪水又冲毁洛基小方山的表面,沉积物最终形成长8公里(5英里)的阿拉米达山脊。该山脊与哥伦比亚泥沼平行,并略为向南延伸。[30]
与波特兰盆地相关的数个断层系统均能引发大地震。自1841年起,波特兰盆地已发生逾千场地震,当中许多属于微震,一般人无法察觉,只有少部分属中等地震。1892年2月3日,区内发生一场估计为黎克特制震级5.0的地震,期间波特兰市中心有震感,摇晃近30秒。1962年11月5日,波特兰以北约11公里(7英里)处发生地震,估计为黎克特制震级4.9至5.2。[31]
水文
[编辑]降雨和径流
[编辑]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波特兰国际机场所收集的数据,哥伦比亚泥沼流域的年降水量约为890毫米(35英寸)[32]。波特兰夏天气候干燥,以致大部分降水集中在9至2月之间,旱季的降水量仅约97毫米(3.82英寸)[32][33]。当地气温每年只有少于30天时间低于冰点,因此降水来源几乎全部来自雨水[33][34]。降水大多渗透至地下,被植被吸收,或是流入区内湿地,甚至蒸发。冬季的大雨补给了地下水,并在干燥的夏季为泥沼提供基流[33]。然而,市内的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屋顶、仓库、停车场和其他坚硬且不透水的表面取代了原本的植被和土壤,打断了水循环[33]。波特兰环境服务局引用1999年的一份研究,指流域过半地区被不透水的表面覆盖,以往暴雨径流需时数天才到达流域,但现时可能数小时便已抵达[33]。
主河道
[编辑]哥伦比亚泥沼和其侧河道以及相关池塘湖泊在20世纪前均属于哥伦比亚河泛滥平原的一部分[35]。河流上游位靠现今的大四角湿地区域,特定季节会出现高水位情形,并会短暂与哥伦比亚河相连[35]。1917年,地主组建了半岛第一排水管理区(Peninsula Drainage District No. 1)、半岛第二排水管理区(Peninsula Drainage District No. 2)和姆尔特诺默县第一排水管理区(Multnomah County Drainage District No. 1)这三个管理区以作防洪用途[35]。同年后期,第四个管理区“桑迪排水改善公司”成立,负责管理上游流域费尔维尤和劳特代尔等地的水流[36]。现时,这四个管理区仍维护区内长43公里(27英里)的堤坝以及水泵水闸等的防洪设施[37][38]。
河流源头至首5公里(3英里)河段被中部堤坝环绕。该区由姆尔特诺默县第一排水管理区管理,占地1,070公顷(2,650英亩)。河流的北侧河道自堤坝中部延伸至邻近大四角湿地、设于哥伦比亚河堤坝上的姆尔特诺默县第一排水管理区4号泵站。河水通常会经由中部堤坝流出该区,但有时排水管理区会为了控制流量而关闭堤坝闸门,将河水引至北侧河道并直接把其泵入哥伦比亚河。该泵站的最大容量为1,040立方米每分钟(275,000美制加仑每分钟)。[39]
距离河口13.7公里(8.5英里)远的泥沼中游也由姆尔特诺默县第一排水管理区负责管理。该区位于中部堤坝和半岛第二堤坝之间,占地2,771公顷(6,848英亩),含有许多侧沼、池塘、小湖和水泉,同样被堤坝围绕。姆尔特诺默县第一排水管理区在控制流量时会打开或关闭位于波特兰国际机场西侧半岛第二堤坝的水闸。而在某些月份,泥沼中游的水位会低于下游,管理区则会利用半岛第二堤坝上的1号泵站来把水抽送至下游。该泵站的最大容量为950立方米每分钟(250,000美制加仑每分钟)。[39]
泥沼下游由半岛第一排水管理区和第二排水管理区共同负责。第一排水管理区管理著下游西部365公顷(901英亩)土地,第二排水管理区负责东部597公顷(1,475英亩)土地,两个管理区被5号州际公路分隔。泥沼下游的水位并非依赖姆尔特诺默县第一排水管理区的输水量,而是受威拉米特河影响。下游流向和水位随潮汐变化,此时水位会介乎在30至61厘米(12至24英寸)之间,而此变化每天出现两次。下游亦设有多个泵站,以便把水从小型泥沼转移至哥伦比亚泥沼。下游部分区域未受堤坝保护,因此容易受到百年洪水影响。[40]
溪流和湖泊
[编辑]费尔维尤溪是哥伦比亚泥沼的支流,历史上它曾经穿过大四角的季节性湿地并北流至哥伦比亚河。20世纪初,都会区政府在费尔维尤溪的湿地和泥沼之间修建人工河道以作连接。1960年,美国陆军工兵部队在湿地西侧修建水坝,形成了费尔维尤湖。该湖占地约40公顷(100英亩),深1.5至1.8米(5至6英尺),主要作蓄水和休闲之用。费尔维尤溪在格兰特标特(Grant Butte)附近的湿地形成,长约8公里(5英里),向北流经格雷舍姆和费尔维尤后流进费尔维尤湖。无名溪(No Name Creek)和克利尔溪(Clear Creek)均是费尔维尤溪的支流。奥斯本溪(Osborn Creek)是另一条流进费尔维尤湖的小型溪流,溪水会通过堰和涵洞系统排入湖中。[39]
有别于费尔维尤溪、奥斯本溪以及其他水泉,威尔克斯溪(Wilkes Creek)是流域内唯一一条直接与哥伦比亚泥沼交汇且能自由流动的支流[41]。该溪流长约3公里(2英里),源于流域南部地区,河口位于泥沼上游[39]。历史上有数十条类似溪流从南方流入泥沼,但现时皆已被管道化或填平[41]。除了主泥沼,流域内还有很多水体。多个小型湖泊和沼泽位于泥沼中游及邻近地区,其中包括布法罗泥沼、约翰逊湖等等[39]。史密斯和拜比湿地自然生态区位于泥沼下游,它占地810公顷(2,000英亩),是美国其中一处大型城市淡水湿地[42]。北泥沼是河流的侧河道,长约1.6公里(1英里),连接河流和拜比湖[39]。拜比湖出口处设有水位调节阀门,方便控制湖水水位[39]。
含水层和水井
[编辑]哥伦比亚泥沼流域有五个主要含水层,其中四个位于浅层,被相对不透水的粘土层或其他地层隔开,而另一个则位于深层。这五个含水层被统称为哥伦比亚南岸井场(Columbia South Shore Well Field)。浅层地下水主要集中在溢岸泛滥的沉积物中,为泥沼中上游带来重要的补给,排放量估计为1.4至2.8立方米每秒(50至100立方英尺每秒)。浅层含水层主要透过雨水渗透和人工集水坑来获得补给。现时,波特兰水务局负责管理和开采地下水,它在井场内设有25口井,深度由18至183米(60至600英尺)不等,每天产量高达380,000立方米(1亿美制加仑)。波特兰的水资源主要来自牛奔河,当出现干旱或紧急情况下,当局便会使用井场的地下水作辅助。另外,费尔维尤和一家位于格雷舍姆的水力公司亦在泥沼上游附近钻了三口井。[43][44]
历史
[编辑]早期居民
[编辑]考古证据显示,美国原住民早在10,000年前便已居住在哥伦比亚河下游,范围覆盖至哥伦比亚泥沼以东约110公里(70英里)、现今的达尔斯一带[45]。在2,000至3,000年前,克拉克默斯人在泥沼附近的克拉克默斯河[注 4]下游沿岸的泛滥平原落户[46]。克拉克默斯人是支努干人的子群,定居于哥伦比亚河谷(范围东至华盛顿州米勒岛西面的切利洛瀑布,西至太平洋)[46]。威拉米特河下游(即现今俄勒冈城至威拉米特河与哥伦比亚河汇合处一带)曾是克拉克默斯人的地盘。威拉米特河河口附近的哥伦比亚河泛滥平原有许多每年都会泛滥的河道、湖泊和湿地,克拉克默斯人会在该区捕鱼、狩猎或收集其他食物,又会靠著泥沼来穿梭两河[46][47]。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鲑鱼、鲟鱼和雏百合属植物[47]。
1792年,英国探险家威廉·罗伯特·布劳顿首次率领探险队并聘用外地人向导前往哥伦比亚河[注 5][48]。这趟旅程在桑迪河河口结束,期间探险队一行人曾在泥沼河口西边的索维岛扎营[49]。布劳顿在探索和制图时,在泥沼以北的海登岛以及其他哥伦比亚河上岛屿遇上许多支努干人[50]。1806年,刘易斯与克拉克率领的探险队抵达该区,估计克拉克默斯人的人口达1,800人,分布在11条村庄[51]。他们又估算支努干人的姆尔特诺默部落人口约为800人,分布在索维岛上的5条村庄[52]。
1825年,哈德逊湾公司在温哥华堡建立其西部行政总部,一河之隔便是泥沼[53]。这座由英国兴建的堡垒后来成为整个太平洋西北地区(范围包括后来建立的俄勒冈州)的皮草贸易和商业中心[53]。到了1830年代,九成居于哥伦比亚河下游流域的原住民死于欧洲探险家和商人所带来的各种致命疫疾(包括天花、疟疾、麻疹等)[54]。1846年,美国与英国签订《俄勒冈条约》,控制北纬49度线以南包括温哥华堡、波特兰盆地和哥伦比亚泥沼在内的土地,并建立俄勒冈领地[55]。1851年,克拉克默斯人的人口大幅减至88人[51]。1855年,克拉克默斯人与联邦政府签订《卡拉普亚条约》,以土地换取政府的保护,以及补给、教育、健康等福利保障[51]。
农业、商业和工业
[编辑]1850年,白人拓荒者在泥沼流域建立“捐赠地”[注 6][58]。当中一名拓荒者刘易斯·洛夫(Lewis Love)利用泥沼作通航航道,由泥沼下游运送木材至波特兰市中心,甚至因此致富[58]。这也是首次有书面记录证明泥沼河道可作商业通航用途[58]。其他拓荒者则在泥沼附近的森林伐木,并建造锯木厂、捕鱼和耕种[58]。1852年,美国人詹姆斯·约翰在哥伦比亚河和威拉米特河之间的半岛上营运渡轮[59]。同年在半岛上建立的社区“圣约翰斯”以他为名[59]。拓荒者雅各布·齐默尔曼和莉娜·齐默尔曼在1851年定居于海登岛,但后来搬到波特兰以东约16公里(10英里)处的捐赠地[60]。1869年末,雅各布购买了另一块位于泥沼的捐赠地,并在该处经营乳牛牧场[60]。在1900年世纪之交时,齐默尔曼牧场还是哥伦比亚河乳牛牧场的典型代表[56]。1891年,俄勒冈州议会通过法案,成立波特兰港务局,改善了圣约翰斯作为威拉米特河港口的前景[58]。1902年,国会通过垦殖法案,鼓励人们在半岛等地灌溉、开发湿地和修建堤坝等防洪设施[58]。1907年,斯波坎、波特兰和西雅图铁路开始建设横跨半岛的铁路线[58]。人们对于当地基础建设的改善抱有很大期望。1909年,《半岛》杂志刊登题为“命运之城圣约翰斯”的吹捧式社论:
大自然给予圣约翰斯极为丰厚的馈赠。你可以随心所欲去你想去的地方,但你很难在外间找到一个与圣约翰斯同样拥有众多壮丽自然景色的地方。城市所在的平坦土地,两河的深水带,可通航的泥沼,以及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绝妙风景,造就该区在各方面都成为工业或住宅的理想之地。[61]
明渠
[编辑]随著波特兰的发展,城市范围渐渐扩展至圣约翰斯以及半岛和流域其馀部分[62]。1906年,斯威夫特肉类加工公司在圣约翰斯以东购入1,400 公顷(3,400英亩)土地,并建立肯顿社区[63]。其他肉类加工公司紧随其后,纷纷在泥沼流域内兴建屠宰场和加工厂[63]。到了1911年,波特兰摇身一变成为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主要牲畜市场[63]。由于当地欠缺妥善的排污设备,这些肉类加工公司和其他在20世纪早期成立的企业(如乳牛牧场、木瓦板工场、木材厂等)时常把工业垃圾倾倒于泥沼[64]。1917年,泥沼周边的地主组建了三个排水管理区来防洪[65]。他们在泥沼内挖沟,加深现有水道,并建造堤坝以防洪水溢出河流和泥沼淹没农业、工业和商业财产[65]。另外,城市工程师希望利用洁净的河水来冲洗泥沼,于是修建了半岛运河[65]。由于潮汐逆转了泥沼的水流,加上运河两端几乎处于相同的高度,运河项目成效未如理想[65]。
在接下来30年内,大量伐木和木材加工公司在区内开业,不少拖船沿河运送原木。林业的兴盛亦吸引卡车货运公司和其他类型的运输公司在流域内落户。后来,市政府在下游的史密斯和拜比湿地自然生态区附近兴建圣约翰斯垃圾填埋场,又在中游兴建新的波特兰机场。一些波特兰市民和学童组织了威拉米特河清洁运动,部分关注河流污染问题的积极分子和民间领袖亦加入协助清除污水和水道内的工业垃圾。然而,选民却屡次否决成立污水处理基金。由于河道污染日益严重,木材厂工人甚至拒绝处理那些储存在泥沼内的原木。[66]
二战至今
[编辑]在美国向日本宣战后两个月,时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签署第9066号行政命令,授权美国陆军部拘留居于西岸的日本人和日裔美国人。在这群日裔美国人中,约有1,700人住在波特兰,部分人在泥沼附近经营农场或企业。政府先把这群日裔美国人暂时安置在肯顿的牲畜展览中心,然后再转移他们至更远的内陆集中营。1945年1月,陆军部宣布结束限制行动,他们才得以返回西岸。[67][68]
1942年,凯撒造船厂开始在泥沼下游附近的三个大型造船厂中制造舰艇[69]。厂房分别位于圣约翰斯、天鹅岛和华盛顿州温哥华,其中圣约翰斯和温哥华主力制造自由轮,而天鹅岛则负责制造油轮[69]。为了安置造船厂工人及家属,公司东主亨利·约翰·凯萨在泥沼下游购入一幅面积达260公顷(650英亩)的土地[68][70]。该处原本是沼泽,后来被改作牧场和农田,四周被5至8米(15至25英尺)高的堤坝环绕[68][70]。凯萨在该地建立了一座新城镇,最初名为凯瑟维尔,后来更名为凡波特[68][70]。到了1943年,凡波特的人口急增至39,000人,成为俄勒冈州第二大城市和美国最大型的战时住房项目[68][71]。在高峰时期,凡波特的人口更超过10万[68]。1948年5月,暴雨、融雪和温暖天气导致西北方河流水位高企,即使过了数周水位仍未见回落,最终在30日诱发洪灾[72]。首波洪水来袭时被泥沼阻挡,部分被其吸收,因此前进速度被减缓了35至40分钟[72]。洪水在市内缓缓上升,大多数市民得以逃离[73]。翌日,洪水冲破哥伦比亚河沿岸的堤坝,淹没整片泛滥平原[68]。事后,官方宣布受灾人数达16,900人,15人死亡,7人失踪,凡波特沦为废墟[68][73]。官方后来亦重建、加固和改良沿岸堤坝,确保它能抵御百年洪水,而沿著半岛运河的堤坝则未有修复,反而堵塞了其两端[68]。但是,官方未有重建凡波特的打算[68]。这场灾难还影响了俄勒冈州的高等教育系统。在洪水摧毁1946年设立的凡波特教育推广中心后,俄勒冈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波特兰市中心把它重建,是为波特兰州立大学的前身[68]。
有关如何使用哥伦比亚泥沼及其流域的争论持续了整个世纪。1964年,波特兰港务局打算发展周边土地作工业用途,于是开始用来自泥沼的疏浚沉积物来填平史密斯湖、拜比湖和拉姆齐湖[74]。1970年代,州议会立法禁止任何个人或机构填平史密斯湖和拜比湖范围内低于平均海拔3.4米(11英尺)等高线的区域,除非目的为改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74]。1960年代后期,时任州长汤姆·麦考尔提出威拉米特河绿道项目,计划沿著威拉米特河及其支流修建公园和休闲区,但泥沼却被遗忘而未有纳入[75]。波特兰港务局更只著眼于泥沼的长期工业规划,认为该处极为肮脏,清理它只是崇高但不切实际的理想,倒不如吸引更多工业落户[76]。此事引来居于波特兰北部的市民不满和抗议,他们认为泥沼不是排水渠更不适合通航,而是休闲和捕鱼的地方[77]。
1970年代以后,联邦《净水法》和俄勒冈州《俄勒冈综合土地利用规划法》的通过为泥沼带来深远影响,前者编制了污水排放规范指引并禁止污染物从点源排入水道,后者则限制城市无序蔓延并保护森林水体等自然资源[74]。1978年,国会应俄勒冈州的要求而剥夺了泥沼的通航水道身份[78]。自此,渠道疏浚等工程在泥沼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78]。1980年代中后期,商业协会“哥伦比亚走廊协会”开始推动上游沿线的工商业发展,另一方面波特兰亦动用市区更新基金来支援机场附近的工业项目[79]。1991年,圣约翰斯垃圾填埋场关闭,环境质素部实施水质监控计划[80]。1993年,非牟利组织“哥伦比亚泥沼流域委员会”在州议会的帮助下成立,致力应对区内污染和猖獗发展等问题[81]。1996年,都会区政府购入惠特克池塘自然区(Whitaker Ponds Natural Area),并展开针对儿童的泥沼流域教育计划[82]。
污染
[编辑]多年来,泥沼流域内的居民和企业习惯把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倾倒于河中。直至1952年,波特兰才在泥沼下游修建首座污水处理厂。哥伦比亚大道污水处理厂收集从全市各处流入下水道系统的未经处理污水和暴雨迳流,经化学处理后再把水排放到哥伦比亚河。暴雨期间,一旦迳流远超污水处理厂负荷,厂房便会根据合流式下水道溢流(CSO)机制,把这些未经处理的雨水和废水经由十多个排污口直接排放至泥沼和威拉米特河。[74][83]
1991年,圣约翰斯垃圾填埋场关闭。1993年,在公民行动团体的推动下,波特兰成立“哥伦比亚南岸自然资源保护计划”(Columbia South Shore Na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Plan),在泥沼沿线建立长15米(50英尺)的环境保护带,并加强保护当地其他湿地和自然资源。1994年,该市为应对诉讼威胁而开始全面清理泥沼,并在一年后收到环保署的1,000万美元拨款。[80]
俄勒冈州环境质素部在1986年至1995年间曾经监测威拉米特河下游盆地的12条河溪。针对泥沼流域,环境质素部在距离河口4.2公里(2.6英里)处设监测点。环境质素部其后利用收集所得的数据来制成俄勒冈州水质指数,指数透过整合八项变数(包括水温、溶解氧含量、生化需氧量、pH值、氨和硝酸盐含量、总磷量、总悬浮固体量、粪便型大肠菌类)来计算水质分数,而分数从10分(最差)至100分(理想)不等。在所有溪流中,泥沼得分最差,水质分数只得22分。相比之下,监测点设于市中心的威拉米特河其分数达74。环境质素部的报告显示,泥沼下游的水质含有高浓度的磷酸盐、氨和硝酸盐、悬浮固体、粪便型大肠菌类,生化需氧量亦偏高。报告指出泥沼污染源主要来自下水道溢流、雨水排放、机场跑道维护和高尔夫球场维护,夏季高温亦造成河流出现极端富营养化。[84]
1997年,波特兰港务局开始致力减少飞机和机场跑道除冰化学品(以二元醇为主)流入水道[85]。2003年,港务局设计的“波特兰国际机场除冰系统”正式投入运作,旨在收集、储存和处理使用后的除冰化学品,并把稀释后化学品逐渐排入泥沼[86]。当机场的储存设施饱和,港务局便会根据指引罕有地把化学品直接排入泥沼[87]。虽然除冰化学品可经生物降解,但过程会暂时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利水生生物健康[86]。2012年,港务局完成除冰系统的强化工作,包括改善存储设备容量、扩大系统收集化学品的区域、改为排放至哥伦比亚河等[88]。
到了2000年,波特兰已花费大约2亿美元来减少因CSO而进入泥沼的污水,方案包括扩建污水处理厂、修建主力收集储存和运输CSO的大型管道、分离雨水和污水排放系统[85][89]。此外,当地还把邻近上游和中游的化粪池和污水池系统置换为卫生下水道[85]。2011年,耗资14亿美元的大型管道项目竣工,有效减少邻近河溪的溢流次数[90]。上述方案令泥沼的CSO大幅减少99%,显著改善河流的健康状况[90]。环境服务局的年度报告卡亦指出减少CSO大大改善了水质,而停用化粪池和污水池更有助减轻水中粪便型大肠菌类和氨的含量[24]。虽然水质有改善,但泥沼的鱼类并不适合食用。姆尔特诺默县卫生部及其他机构建议人们避免或减少进食泥沼的鱼类和淡水龙虾,因为它们大多含有多氯联苯、二𫫇英、呋喃和农药等污染物[16]。
生态
[编辑]栖息地
[编辑]自1850年以来,泥沼流域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内植物和动物繁衍生息的地方。2005年,波特兰环境服务局利用土地总局早期调查的数据,比较流域在1851年和2003年的变化。研究表明,整个流域在1851年时仍全属动植物栖息地,但在2003年流域只有33%的土地是动植物栖息地。水体覆盖率在1851年时有百分之十,但到了2003年只有一半。同时,沼泽和其他湿地的比率由1851年的22%大幅跌至2003年的1%,而用于工业商业和住宅的土地其比例则从0上升到34%。此外,动植物栖息地在2003年受到严重干扰,例如以亚美尼亚黑莓为首的入侵物种大批出没,以及被道路弄得支离破碎。泥沼的河岸带通常很狭窄,甚或根本不存在,在某些地方(例如堤坝)没有树木和灌木覆盖。[91]
2002年,波特兰、姆尔特诺默县第一排水管理区与美国陆军工兵部队合作展开改善泥沼动植物栖息地的计划[92]。项目主力改善泥沼上中游11公里(7英里)河段,其中包括修建曲流和湿地并种植灌木丛,更换泥沼内的五条涵洞以改善水流、水温和水质,以及清除入侵物种和种植本土物种来强化湿地并恢复相邻河岸带[93]。自1995年起,波特兰在泥沼流域实施流域植被恢复计划,试图在河岸植树来建立林冠,达致借由林冠遮荫来降低泥沼水温的目的[94][95]。该计划与业主合作,清除河岸的外来杂草和植上本土植物,以增强原生植被多样性和林冠覆盖率[95][96]。2005年,义工在泥沼流域近64公里(40英里)长的河岸走廊上重新绿化了逾200公顷(500英亩)土地,植树逾20万棵[94]。截止2020年,流域植被恢复计划已在泥沼河岸和湿地栽种了超过81万棵本地树苗[95]。另外,波特兰、都会区政府及其他机构亦有采取其他措施改善栖息地,包括以连续的河岸走廊把破碎的栖息地连接起来,消除阻碍野生动物使用走廊的障碍,恢复泥沼与其他地区的水文联系,以及在可行的情况下恢复泛滥平原[97]。哥伦比亚泥沼流域委员会在2020年举办活动,义工在凯利角公园种植逾千株原生灌木和树木,旨在恢复野生幼鲑途经哥伦比亚河时的庇护区[98]。
鱼类和野生动物
[编辑]虽然流域栖息地已遭破坏和变得破碎,但它仍是大量野生动物的家园,部分更属于特有物种,亦有诸多在1850年时栖息在此的动物仍在此地繁衍[91]。在泥沼出现的鸟类最少有150种,包括十几种鸭子、鹅、天鹅、猛禽、新热带涉禽、鸣禽[91]。白头海雕属于当地的留鸟,大蓝鹭亦在区内建立繁殖处[91]。流域养活26种鱼类,其中12种属原生物种[91]。流域常见鱼类包括鲤鱼、扁吻亚口鱼、黑斑刺盖太阳鱼、蓝鳃太阳鱼、大口黑鲈、太阳鱼等[16]。幼鲑出没于泥沼下游以及史密斯湖和拜比湖,沿海割喉鳟则栖息在费尔维尤溪和奥斯本溪[99]。泥沼下游以及史密斯湖和拜比湖亦栖息著Anodonta oregonensis、A. californiensis、A. nuttalliana三种原生淡水贻贝[16][100]。另外,整个流域都能发现淡水龙虾的踪影[16][101]。流域亦是石斑龟、河狸、麝鼠、北美水獭、哥伦比亚黑尾鹿以及不少两栖动物的家园[91]。海狸鼠、美洲牛蛙、欧洲鲤和欧洲椋鸟是常见于流域的入侵物种[91]。
植被
[编辑]泥沼流域位于波特兰/温哥华盆地生态区,属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指定的威拉米特河谷生态区的一部分[102]。美国黑杨、红梗木、柳树、俄勒冈白栎、俄勒冈梣树分布于流域各处,哥伦比亚薹草及茨菰属植物则较为罕见[91]。一些水生植物和藻类扎根于各个泥沼,但它们有时会减慢水流并降低水质[103]。泥沼附近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其植被主要由外来草种构成[104]。已开发区域通常栽种行道树(以落叶植物为主)、青草、少量松柏门植物,以及各种原生和外来灌木[104]。常见的入侵物种包括亚美尼亚黑莓、常春藤、鹬草、千屈菜、虎杖[91]。
休闲
[编辑]公园和湿地
[编辑]泥沼流域有不少的公园和湿地。湖滨公园位于泥沼上游费尔维尤湖的南面,占地2.1公顷(5.2英亩),由费尔维尤管理[105]。费尔维尤湖北边则是蓝湖地区公园,该处占地41公顷(101英亩),邻近的蓝湖面积为26公顷(64英亩),两者同由都会区政府管理[106]。同样由都会区政府管理的还有支努干码头海洋公园,它位于蓝湖地区公园的东北面,占地约27公顷(67英亩),是州内哥伦比亚河段上最大的公共划船公园[107]。
中游的大四角湿地由波特兰公园与游憩部管理,是该市第四大自然区域[108]。这片湿地和森林占地67公顷(165英亩),为鹿、郊狼、水獭以及鸟类和两栖动物提供栖息地[108]。惠特克池塘自然区由公园与游憩部和哥伦比亚泥沼流域委员会的义工共同维护,该处占地10公顷(25英亩),设有步道、独木舟下水点、花园等设施[7][109]。哥伦比亚儿童植物园位于惠特克池塘自然区以西,占地12公顷(29英亩),栽种了各种州树。植物园由公园与游憩部管理[110][111]。
下游的三角公园是个大型市政公园综合体,位于凡波特遗址,邻近横跨泥沼和哥伦比亚河的5号州际公路[112]。公路以东的区域被称为东三角公园,该处占地34公顷(85英亩),建有运动场馆和行道树植物园[112]。占地约108公顷(268英亩)的波特兰国际赛道位于西三角公园内,可举办直线竞速赛、跑车和摩托车比赛、印第赛车、车展等活动[113]。毗邻赛道的是苍鹭湖高尔夫球场,占地140公顷(340英亩),场内有不少湿地和有关凡波特的解说牌[114]。史密斯和拜比湿地自然生态区位于西三角公园的西面,面积达810公顷(2,000英亩),是美国其中一处大型城市淡水湿地,由都会区政府负责管理[42][115]。凯利角公园位于威拉米特河和哥伦比亚河之间的半岛顶端,占地42公顷(104英亩)[116]。
步道
[编辑]泥沼流域被多条步道环绕或贯穿。波特兰都会区绿道系统“40哩环路”(40-Mile Loop)是一条部分完成的绿道,最初由参与规划1905年波特兰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百年纪念博览会的建筑师奥姆斯特德兄弟提议,预定环绕波特兰并连接哥伦比亚河、桑迪河和威拉米特河沿岸公园[117]。现时,“40哩环路”有一大段环绕流域北部,并有少量拟建绿道正在修筑[118]。流域内有不少公园或公共场所都有独立的步道,但亦有部份与“40哩环路”连接。例如哥伦比亚泥沼步道,它长约1.9公里(1.2英里),位靠主河道,可供公众健行或骑单车[119][120]。南北走向的205号州际公路单车径亦穿越流域[121][118]。
格雷舍姆沿著流域东侧开辟了一条长约5.29公里(3.29英里)的格雷舍姆—费尔维尤步道[122][123]。这条步道介乎于约翰逊溪泉水走廊与哥伦比亚河“40哩环路”,适合公众健行或骑单车[122][123]。在流域西侧,横越半岛步道把波特兰大学西北面的威拉米特湾与哥伦比亚河沿岸的“40哩环路”连接起来[110][119]。这段长约5.6公里(3.5英里)的直线健行和单车径在泥沼下游的史密斯湖和苍鹭湖高尔夫球场之间穿过,设有野餐区、玄武岩雕刻座椅和艺术装置[110][119]。
泛舟
[编辑]由于泥沼高低起伏不大且没有急流,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皆可进入泥沼划独木舟和轻艇。运动员可经由主河道从河源泛舟至河口,但途中必须扛著划艇穿过堤坝和其他障碍物。波特兰环境服务局估计沿著主河道进行大约29公里(18英里)长的泛舟之旅所需至少9小时。在长约13.7公里(8.5英里)的下游河段泛舟时,运动员须掌握潮汐时间才能随水而行。流域设有8个下水点,遍布在费尔维尤湖、惠特克池塘自然区、凯利角公园等地。[7]
注释
[编辑]- ^ 美国国家气象局指出,当华盛顿州温哥华对出的哥伦比亚河监测站录得水位上升至7.3米(24英尺)以上时,“预计波特兰和温哥华地区将有大量泥沼出现泛滥”。监测站在1996年2月9日(即泥沼监测站录得最低流量的两日后)录得8.29米(27.2英尺)洪峰。温哥华的监测站在1948年哥伦比亚河洪灾时录得更高洪峰,但该站的设立时间早于泥沼监测站。[10]
- ^ 水流在潮汐周期中也可逆流。美国地质调查局自2007年起筛走受潮汐效应影响的监测站数据[9]。距离河口13.7公里(8.5英里)的堤坝可防止逆流进入泥沼中游[7]。管道和水泵系统可调节堤坝上方的水流量[11]。
- ^ 潮汐水流由淡水组成,而非咸淡水,因为哥伦比亚河上的海水倒灌在距离海洋约37公里(23英里)处便停止[12]。潮汐影响了介乎太平洋和波纳维尔大坝之间长约235公里(146英里)的哥伦比亚河下游河段[13]。潮汐也影响长约42.6公里(26.5英里)的威拉米特河下游。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监测站曾经在距离河口24公里(15英里)的罗斯岛录得逆流[14]。
- ^ 克拉克默斯河是威拉米特河的支流,它在泥沼以南约40公里(25英里)处与威拉米特河交汇。
- ^ 18世纪后期,美国探险家罗伯特·格雷已发现哥伦比亚河,而西班牙探险家布鲁诺·德埃塞塔则发现相信是哥伦比亚河口的海湾。布劳顿倾向相信哥伦比亚河河口是海湾而非两河交汇处,因此他未有选择当地的美国人向导,而是聘用西班牙人当向导。[48]
- ^ 按照1850年生效的《捐赠地申索法》,美国政府会向每位18岁或以上的未婚白人男性公民免费提供1.3平方公里(320英亩)的指定土地,以及向1850年12月1日或之前抵达俄勒冈领地的每对已婚夫妇提供2.6平方公里(640英亩)土地。申索人须在土地上生活并耕种四年才能完全拥有它。[57]
参考资料
[编辑]- ^ 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 (GNIS). Fairview Lake. U.S. Geological Survey. 1981-12-31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英语).
- ^ 2.0 2.1 2.2 2.3 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 (GNIS). Columbia Slough. U.S. Geological Survey. 1981-12-31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英语).
- ^ 3.0 3.1 3.2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Watershed. City of Portland.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英语).
- ^ 4.0 4.1 4.2 4.3 4.4 4.5 National Water Information System. USGS 14211820 COLUMBIA SLOUGH AT PORTLAND, OR. U.S. Geological Survey.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 ^ 5.0 5.1 5.2 McArthur & McArthur 2003,第220-21页.
- ^ 6.0 6.1 City Street Map: Portland, Gresham (地图) 2007. G.M. Johnson and Associates. ISBN 978-1-897152-94-2.
- ^ 7.0 7.1 7.2 7.3 7.4 A Paddler's Access Guide: Columbia Slough. Portland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英语).
- ^ 8.0 8.1 Houck & Cody 2000,第279-319页.
- ^ 9.0 9.1 9.2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Water-Data Report 2011: USGS 14211820 Columbia Slough at Portland, OR (PDF). 2012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23) (英语).
- ^ Advanced Hydrologic Prediction Service. Columbia River at Vancouver.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20-11-02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 (英语).
- ^ 11.0 11.1 11.2 Portland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About the Watershed. City of Portland. 2022 [202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 ^ Herrmann, Jr. 1970,第1页.
- ^ Lower Columbia River Estuary Partnership. Facts About the River. 2021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英语).
- ^ Caldwell & Doyle 1995,第2页.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b,第6-8页,Chapter 4.
- ^ 16.0 16.1 16.2 16.3 16.4 Oregon Health Authority. Columbia Slough Fish Advisory: Technical Report (PDF). 2019 [2022-0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4) (英语).
- ^ Streets of Portland (地图) 2006. Rand McNally. ISBN 0-528-86776-8.
- ^ Vancouver, Camas/Washougal Washington (地图) 2003. Rand McNally. ISBN 0-528-99919-2.
- ^ Metro (Oregon regional government). Columbia Slough.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英语).
- ^ 20.0 20.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c,第10页,chapter 5.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b,第10页,chapter 4.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Report Cards. City of Portland.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bout Watershed Report Cards. City of Portland.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英语).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Report Card. City of Portland. 2019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英语).
- ^ Evarts, Russell C. Geologic Map of the Saint Helens Quadrangle, Columbia County, Oregon, and Clark and Cowlitz Counties, Washington.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4 [202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英语).
- ^ Bishop 2003,第144-148页.
- ^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Portland Basin. 2015 [202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英语).
- ^ 28.0 28.1 28.2 28.3 Bishop 2003,第174-175页.
- ^ Bishop 2003,第192-193页.
- ^ Bishop 2003,第226-229页.
- ^ Bishop 2003,第248-249页.
- ^ 32.0 32.1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Climate Data: Port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 OR US.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 (英语).
- ^ 33.0 33.1 33.2 33.3 33.4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c,第8-9页,Chapter 5.
- ^ Taylor & Hannan 1999,第134页.
- ^ 35.0 35.1 35.2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c,第2页,Chapter 5.
- ^ MCDD Flood Protection. About MCDD. 2020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英语).
- ^ MCDD Flood Protection. Levee Maintenance. 2020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英语).
- ^ MCDD Flood Protection. Water Conveyance. 2020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3) (英语).
-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c,第6-8页,Chapter 5.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c,第6-8, 12页,Chapter 5.
- ^ 41.0 41.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c,第5页,Chapter 5.
- ^ 42.0 42.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The Columbia Slough Watershed: Nature In The City. City of Portland. 2013-07-01 [2022-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c,第14-17页,Chapter 5.
- ^ Tualatin Valley Water District. Portland Water Bureau. [2022-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英语).
- ^ Taylor 1998,第13-14页.
- ^ 46.0 46.1 46.2 Taylor 1998,第11-13页.
- ^ 47.0 47.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1-9页,Chapter 3.
- ^ 48.0 48.1 Mockford 2005,第549页.
- ^ Mockford 2005,第557页.
- ^ Mockford 2005,第557-559页.
- ^ 51.0 51.1 51.2 Taylor 1999,第11-13页.
- ^ Lewis and Clark Interactive Journey Log. Multnomah Indians. National Geographic. 2008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英语).
- ^ 53.0 53.1 National Park Service. Fort Vancouver: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2015-08-31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6) (英语).
- ^ Bureau of Planning. Guild's Lake Industrial Sanctuary Plan. City of Portland.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5) (英语).
- ^ Govern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Oregon Treaty (1846). 维基文库. 1846 (英文).
- ^ 56.0 56.1 Zimmerman House. City of Gresham Oregon.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7) (英语).
- ^ Riddle, Margaret. Donation Land Claim Act, spur to American settlement of Oregon Territory, takes effect on September 27, 1850. HistoryLink. 2010-08-09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英语).
- ^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1-2页,Chapter 3.
- ^ 59.0 59.1 McArthur & McArthur 2003,第837-38页.
- ^ 60.0 60.1 Fairview-Rockwood-Wilkes Historical Society. The Zimmerman Family. 2005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4) (英语).
- ^ St. Johns the City of Destiny. Center for Columbia River History.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7) (英语).
- ^ Lansing 2003,第197-198, 298页.
- ^ 63.0 63.1 63.2 Center for Columbia River History. When Cattle was King: Kenton.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6) (英语).
- ^ Stroud 1999,第70页.
- ^ 65.0 65.1 65.2 65.3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2-3页,Chapter 3.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3-4页,Chapter 3.
- ^ Survival on the Slough: "Shikata Na Gai". Center for Columbia River History.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英语).
- ^ 68.00 68.01 68.02 68.03 68.04 68.05 68.06 68.07 68.08 68.09 68.10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4页,Chapter 3.
- ^ 69.0 69.1 Maben 1987,第1页.
- ^ 70.0 70.1 70.2 Stroud 1999,第71页.
- ^ Stroud 1999,第72页.
- ^ 72.0 72.1 Maben 1987,第106页.
- ^ 73.0 73.1 Maben 1987,第122页.
- ^ 74.0 74.1 74.2 74.3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5页,Chapter 3.
- ^ Stroud 1999,第79页.
- ^ Stroud 1999,第81-82页.
- ^ Stroud 1999,第81页.
- ^ 78.0 78.1 Little 1990,第78页.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5-6页,Chapter 3.
- ^ 80.0 80.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7页,Chapter 3.
- ^ Columbia Slough Watershed Council. Our History.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5)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7-8页,Chapter 3.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Boulevard Treatment Plant Overview. City of Portland.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英语).
- ^ Cude, Curtis. Laboratory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Lower Willamette Basin. Orego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95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英语).
- ^ 85.0 85.1 85.2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a,第8页,Chapter 3.
- ^ 86.0 86.1 Port of Portland. Port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 - Deicing System Enhancement (PDF).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26) (英语).
- ^ Port of Portland. Airport Deicing Activities During Winter Storms. 2009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英语).
- ^ Bradley, Jennifer. Portland Int'l Takes on Winter with New Deicing System. Airport Iprovement. 2013-01-24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ost-2011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Facilities Plan (PDF). City of Portland: 49. 2010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29) (英语).
- ^ 90.0 90.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bout the Big Pipe Project. City of Portland.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英语).
- ^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6-7页,Chapter 7.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21页,Chapter 7.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Restoration Project. City of Portland.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0) (英语).
- ^ 94.0 94.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18页,Chapter 7.
- ^ 95.0 95.1 95.2 Meinzen, Thomas. From Seedlings to Shady Streets: All About Portland’s Environmental Services’ Tree Programs (Part 1). Columbia Slough Watershed Council. 2021-03-03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5)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Revegetation Program. City of Portland.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34-35页,Chapter 7.
- ^ Riparian Restoration at Kelley Point Park. Columbia Slough Watershed Council. 2020-03-23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0)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9页,Chapter 7.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15页,Chapter 7.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13页,Chapter 7.
- ^ Thorson, T.D.; Bryce, S.A.; Lammers, D.A. Ecoregions of Oregon (PDF).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3 [2022-01-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2-14) (英语).
-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11页,Chapter 7.
- ^ 104.0 104.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2005e,第27-28页,Chapter 7.
- ^ Fairview : Comprehensive Plan. City of Fairview. 2004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0) (英语).
- ^ Metro. Blue Lake Regional Park.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 (英语).
- ^ Metro. Roberts, Metro commemorate 20 years of Chinook Landing. 2011-10-24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 ^ 108.0 108.1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Big Four Corners Land Acquisition. City of Portland. 2006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英语).
- ^ 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Whitaker Ponds Natural Area. City of Portland. 2021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英语).
- ^ 110.0 110.1 110.2 Houck & Cody 2000,第279-319页.
- ^ 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Columbia Children's Arboretum. City of Portland. 2021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英语).
- ^ 112.0 112.1 Delta Park. City of Portland.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1) (英语).
- ^ 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Portland International Raceway - Track Facts. City of Portland. 2021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英语).
- ^ Heron Lakes Golf Course. City of Portland.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英语).
- ^ Metro Regional Government. Smith and Bybee Wetlands Natural Area. 2021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英语).
- ^ 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Kelley Point Park. City of Portland. 2021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1) (英语).
- ^ 40-Mile Loop Land Trust. History of the Loop.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英语).
- ^ 118.0 118.1 40-Mile Loop Land Trust. Main Map.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英语).
- ^ 119.0 119.1 119.2 Roll 2014,第121页.
- ^ 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Columbia Slough Natural Area. City of Portland. 2021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英语).
- ^ Roll 2014,第127页.
- ^ 122.0 122.1 Roll 2014,第165页.
- ^ 123.0 123.1 Gresham-Fairview Trail. City of Gresham. 2021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7) (英语).
参考文献
[编辑]- Bishop, Ellen Morris. In Search of Ancient Oregon: A Geological and Natural History. Portland, OR: Timber Press. 2003. ISBN 978-0-88192-789-4 (英语).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Chapter 3: A Brief History. 2005 [202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英语).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Chapter 4: Land Use and Demographics. 2005 [202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英语).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Chapter 5: Stream Flow and Hydrology Characterization. 2005 [202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英语).
-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lumbia Slough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Chapter 7: Physical Habitat and Biological Communities Characterization. 2005 [202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英语).
- Caldwell, James M.; Doyle, Micelis C. Sediment oxygen demand in the lower Willamette River, Oregon, 1994 (PDF). U.S. Geological Survey Water-Resources Investigations Report 95-4196. 1995. doi:10.3133/wri95419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23) (英语).
- Herrmann, Jr., Frank A. Tidal Prism Measurements at Mouth of Columbia River: Hydraulic Model Investigation. Miscellaneous Paper (U.S. Army Engineers Waterways Experiment Station). 1970, H–70–3 (英语).
- Houck, Mike; Cody, M. J. (编). Wild in the City: A Guide to Portland's Natural Areas. Portland, OR: Oregon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00. ISBN 978-0-87595-273-4 (英语).
- Lansing, Jewel. Portland: People, Politics, and Power, 1851-2001. Corvallis, O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87071-559-4 (英语).
- Little, Charles E. Greenways for America.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0-8018-5140-7 (英语).
- Maben, Manley. Vanport. Portland, OR: Oregon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1987. ISBN 978-0-87595-118-8 (英语).
- McArthur, Lewis A.; McArthur, Lewis L. Oregon Geographic Names 7th. Portland, OR: Oregon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03. ISBN 978-0-87595-277-2 (英语).
- Mockford, Jim. Before Lewis and Clark, Lt. Broughton's River of Names: The Columbia River Exploration of 1792. Oregon Historical Quarterly. 2005, 106 (4): 542–567. JSTOR 20615586 (英语).
- Roll, Todd. Pedal Portland: 25 Easy Rides for Exploring the City by Bike. Portland, OR: Timber Press. 2014. ISBN 978-1-60469-423-9 (英语).
- Stroud, Ellen. Troubled Waters in Ecotopia: Environmental Racism in Portland, Oregon. Radical History Review. 1999,. Spring 1999 (74): 65–95. doi:10.1215/01636545-1999-74-65 (英语).
- Taylor, Barbara. Salmon and Steelhead Runs and Related Events of the Sandy River Basin –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DF).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1998 [2022-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10) (英语).
- Taylor, Barbara. Salmon and Steelhead Runs and Related Events of the Clackamas River Bas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DF).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1999 [2022-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3-12) (英语).
- Taylor, George H.; Hannan, Chris. The Climate of Oregon: From Rain Forest to Desert. Corvallis, O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87071-468-9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哥伦比亚泥沼流域委员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姆尔特诺默县排水管理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