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日期争论
复活节日期争论,是发生在早期基督教各地教会之间的一场争论。东方的小亚细亚教会,持守使徒的传承,在犹太历正月(尼散月)十四日逾越节纪念主耶稣的受难,而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西方教会,则于其后的星期日纪念复活节。最后在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决定以西方教会为准。这场争论导致罗马教会得势成为教中权威,而继承使徒正统,一向居基督教中心地位的东方教会则走向衰落。
争论经过
[编辑]这场争论主要问题在是否按照犹太律法的规定,在逾越节纪念主耶稣复活。
小亚细亚的东方教会遵守使徒约翰留下的传统,在尼散月十四日,也就是逾越节当日守圣餐,纪念主耶稣的受难和复活,不论这日是在一周中的哪一日。他们被称为“守十四日派”(Quartodecimanism)。这样既是因为耶稣是在与门徒守逾越节筵席当晚被捉拿,也是要表明逾越节的羊羔是耶稣为世人赎罪的预表。(哥林多前书5:7)罗马教会则以耶稣在星期日复活为由,于逾越节后的星期日纪念主耶稣的复活。
约在154年左右,士每拿教会主教,亦是使徒约翰的门徒坡旅甲,往罗马与罗马主教安尼克托会面。两人讨论东西方教会复活节日期不同的问题,互相说服不了对方,但仍然彼此尊重。
可是到了190年代,复活节日期问题演变为大争论,几乎分裂教会。罗马主教维克托要求所有教会都在星期日纪念复活节,东方教会拒绝遵行,于是维克托要将这些“守十四日派”开除教籍。坡旅甲的学生高卢主教爱任纽等其他主教纷纷驳斥维克托,才阻止了教会分裂。
325年尼西亚会议
[编辑]亚历山大教会认为复活节应该在春分之后,但是犹太历法的逾越节有时在春分之前,故此不用犹太历法而自行定出复活节日期。君士坦丁大帝在325年召开的尼西亚会议,决定了复活节不用犹太历法定出日期,以及所有教会都须在同一日过复活节。这个决定显出了罗马教会取代了持守使徒正统的小亚细亚教会,在教内取得主导权威。另一方面,逾越节和复活节之间的关系也被割裂,取而代之的是以春分定出复活节的传统。
参见
[编辑]参考
[编辑]- 章文新 (编). 尼西亞前期教父選集. 基督教历代名著. 香港: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962.
- 從復活節追溯猶太人的逾越節. 2012-04-08 [2015-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