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属东非卢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属东非卢比
Deutsch-Ostafrikanische Rupie
1卢比硬币
使用地区
使用地 德属东非
货币单位
164比萨 (Pesa) (1904年以前)
1100赫勒
发行面额
硬币12, 1, 5, 10, 20 赫勒, 14, 12, 1, 2, 15 卢比
纸币1, 5, 10, 20, 50, 100, 200, 500 卢比
发行制造
中央银行德属东非银行

卢比(德语:Rupie)是1890年至1916年间德属东非的货币,一直在坦噶尼喀领土流通直至1920年。

历史[编辑]

19世纪下半叶,印度卢比是东非海岸所使用的主要货币,它使得原先广泛流通在东非的美国金元和玛丽亚·特蕾莎银币被破处于边缘地位。 1890年,德意志东非公司获得铸币权,发行了与印度和桑给巴尔卢比等值的卢比。即使在1890年晚些时候由中央政府接管德属东非之后,公司仍保留其铸币权。 1904年,德国政府接管货币事务并成立了东非银行。

卢比最初相当于印度卢比。直到1904年,它被细分为64比萨(相当于印度的派沙)。 1904年2月28日,该货币被十进制化,1卢比 = 100海勒随后被改编成斯瓦希里语,成为“hela”一词,至今仍在使用,意思是“金钱”。同时确立了15卢比=20德国马克的固定汇率。

1915年和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东非作战期间,发行了大量紧急纸币。 1916 年还发行了最后一批硬币来支付德国领导的部队的军饷,其中包括15枚卢比硬币,其中含有来自塞肯克金矿的黄金,相当于 5个德国马克。 1916年晚些时候,德属东非被英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在坦噶尼喀,卢比与东非卢比(相等)一起流通,直到1920年,两者均被等值的东非弗罗林取代。在布隆迪卢旺达比利时刚果法郎于1916年取代了卢比。

硬币[编辑]

德国开始为其殖民地铸造的第一批硬币虽然包含皇帝威廉二世的图像,但并未在这座大都市境内流通。政府不保证殖民地货币和帝国本土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及稳定性。事实上,德属东非的第一批硬币只是德属东非公司所铸造的私人货币。因此,银币的背面并没有描绘帝国国徽,而是公司徽章。

德属东非硬币的特点是与英属印度卢比的内容完全一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金和白银的走势不断变化。但如果英国银币继续以成本价自由兑换黄金,德国东非公司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这导致德国硬币的重量和精制与英国硬币相当,并以3/4英国卢比兑1德国硬币的汇率兑换。

1890 年,推出1比萨铜币以及1和2卢比银币,随后于次年推出1412卢比银币,并于 1893年推出了2卢比银币。[1]银币的铸造标准与印度卢比相同。

1902年11月15日,根据与德意志帝国的协议,该公司拒绝铸造自己的硬币。但在1904年,决定以新的比例恢复铸币。随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银卢比的铸造停止了。 1916年,公司最后一枚黄铜币和青铜币以及面额15卢比的金币在塔博拉造币厂生产。 1916年之前,柏林 (A) 和汉堡 (J) 铸造了东非铜币、铜镍币和银币。1916年版本的所有硬币均在塔波拉铸造。

由于改为十进制化,12和1赫勒铜币于1904 年推出,随后于1908年推出5赫勒铜币和有开孔的10赫勒铜镍币。 1913年,推出了带孔的5赫勒铜镍币 。

1916 年发行的硬币是在塔波拉作为战时紧急硬币所铸造的。黄铜5赫勒总共发行了302,940枚。此外,还生产了铜币 (325,000 枚) 和黄铜币 (1,307,760 枚) 的20赫勒硬币,数量足以供收藏家随时获取。 [2]此外还生产了 16,198 枚上述 15 卢比金币。虽然价值较小的辅币是粗制滥造的,但金币的细节却很精致。 [3]

硬币外观[编辑]

正面 背面 面额 发行年份 成分 铸币厂号 直径,毫米 重量,克 流通量
1比萨 1890-1892 A

(未标注在硬币上)

25,2 6,52 41.092.335
½赫勒 1904-1906 青铜 A, J
1赫勒 1904-1913 青铜 A, J
5赫勒 1908-1909 青铜 A, J 37
5赫勒 1913-1914 A, J
5赫勒 1916 黄铜 T 3.000.000
10赫勒 1908-1914 A, J
20赫勒 1916 黄铜 T
1⁄4卢比 1891, 1898, 1901 , 917 A

(未标注在硬币上)

2,91 526.668[4]
1⁄4卢比 1904, 1906, 1907, 1909—1914 , 917 A, J 2,91 3.100.000[5]
½卢比 1891, 1897, 1901 , 917 A

(未标注在硬币上)

25 5, 8319 358.342[4]
½卢比 1904, 1906, 1907, 1909—1914 , 917 A, J 5,83 1.640.000[6]
1卢比 1890—1894, 1897—1902 , 917 A

(未标注在硬币上)

11, 6638 2.299.057[7]
1卢比 1904—1914 , 917 A, J 11,66 11.830.000[8]
2卢比 1893, 1894 , 917 A

(未标注在硬币上)

23,32 50.854[9]
15卢比[10] 1916 , 750 Т 7,17 16.198[11]

标戳记号[编辑]

硬币制造厂会在每枚硬币上打上大写字母作为标戳,以下为各字母所代表之制造厂。

标志 时间 铸币厂
开始 结束
A 1871 至今 柏林铸币厂
J 1875 至今 汉堡铸币厂
T 1916 1917 德属东非 塔波拉铸币厂

为应付一战期间所建立的铸币厂

纸币[编辑]

1905年,德意志东非银行推出了5、10、50和100卢比的纸币,并于1912年推出了 500 卢比的纸币[12] 1915年至1917年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银行紧急(临时)发行了面额为1、5、10、20、50和200的卢比纸币。 [13]

紧急发行(临时钞票)[编辑]

由于战时封锁,德属东非殖民地与德国的联系被切断。银币因其在商业交易中的内在价值而被囤积起来,殖民政府被迫发行临时纸币。 [14]之前发行的纸币(即 1905 年和 1912 年)是由德国印刷公司Giesecke & Devrient印刷的。 [12]殖民政府与达累斯萨拉姆的一份日报《Deutsch-Ostafrikanische Zeitung》的印刷商签订了合同,并于 1915 年 3 月 15 日印制了第一期临时钞票(20 卢比), [15]最初印刷在亚麻布上,后来印刷在纸上由黄麻制成。 [16]鉴于战时供应短缺,临时钞票还印刷在商业纸张、包装纸上, [17] ,在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下,还印刷在壁纸上。 [18]最初的颜色是白色,后来也出现了多种颜色,包括蓝灰色、橄榄棕色、红棕色、金棕色、深棕色、灰棕色、蓝色和深绿色。 [17]

钞票的正面文字翻译如下:临时钞票。德国东非银行将在不检查个人身份的情况下,从其位于德属东非保护国的办事处支付一卢比(等)[15]并且用德语斯瓦希里语在纸钞背面写上:这张钞票面值的100%将存入德意志帝国东非政府。钞票背面下方有一条警告,指出伪造货币将导致至少两年苦役。 [15]德属东非殖民地的财政部记录显示,共印刷了8,876,741张临时票据。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行的德属东非卢比纸钞
(1915-17紧急发行货币系列)
价值 图像 尺寸
1卢比 1915年
GEA-9Ab-Deutsch Ostafrikanische Bank-1 Rupie (1915).jpg
105 mm × 63 mm(4.1英寸 × 2.5英寸)
5卢比 1915年
GEA-32-Deutsch Ostafrikanische Bank-5 Rupien (1915).jpg
118 mm × 72 mm(4.6英寸 × 2.8英寸)
10卢比 1916年
GEA-41-Deutsch Ostafrikanische Bank-10 Rupien (1916).jpg
130 mm × 88 mm(5.1英寸 × 3.5英寸)
20卢比 1915年
GEA-45a-Deutsch Ostafrikanische Bank-20 Rupien (1915).jpg
156 mm × 99 mm(6.1英寸 × 3.9英寸)
50卢比 1915年
GEA-46a-Deutsch Ostafrikanische Bank-50 Rupien (1915).jpg
150 mm × 98 mm(5.9英寸 × 3.9英寸)
200卢比 1915年
GEA-49-Deutsch Ostafrikanische Bank-200 Rupien (1915).jpg

参考文献[编辑]

  1. ^ Cuhaj 2009,第372页.
  2. ^ German East African "gun metal coin"
  3. ^ The 1916 "Tabora Pound" - 15 Rupien Gold Coin
  4. ^ 4.0 4.1 Jaeger 2001,第696页.
  5. ^ Jaeger 2001,第703页.
  6. ^ Jaeger 2001,第704页.
  7. ^ Jaeger 2001,第697页.
  8. ^ Jaeger 2001,第705页.
  9. ^ Jaeger 2001,第698页.
  10. ^ The 1916 "Tabora Pound" - 15 Rupien Gold Coin
  11. ^ Krause, Chester L. and Clifford Mishler 1901,第867页.
  12. ^ 12.0 12.1 Cuhaj 2010,第543页.
  13. ^ Cuhaj 2010,第544–46页.
  14. ^ Sandrock 2002,第17页.
  15. ^ 15.0 15.1 15.2 Sandrock 2002,第20页.
  16. ^ Sandrock 2002,第22页.
  17. ^ 17.0 17.1 Sandrock 2002,第24页.
  18. ^ Sandrock 2002,第33页.
  19. ^ Sandrock 2002,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