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传奇 (小说)
此条目形似评论,须要清理。 (2009年9月27日) |
我是传奇 | |
---|---|
原名 | I Am Legend |
作者 | 李察·麦森 |
类型 | 科幻小说, 恐怖小说, 吸血鬼小说, 反乌托邦小说, 丧尸,末日幻想 |
语言 | 英语 |
故事时代背景 | 1976年、1978年、1979年 |
发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Gold Medal 春天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繁体中文版、2007年、ISBN 978-986-6899-88-1) |
出版时间 | 1954年 |
出版地点 | 美国 |
媒介 | Paperback |
页数 | 160 (1954年) |
所获奖项 | Tähtivaeltaja Award[*]、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百佳科幻奇幻小说[*] |
规范控制 | |
OCLC | [1] |
《我是传奇》(英语:I Am Legend)是一本恐怖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李察·麦森。该书初版于1954年并三度改编成电影,其中一部为电影《我是传奇》。
该书可算是“人尸大战型故事”的鼻祖,亦可以视为吸血鬼和丧尸分歧的起点,主角又是以含有吸血鬼基因的人类,对付吸血鬼或丧尸的超级英雄始祖。
故事大要
[编辑]在西元1976年突然吸血鬼疾病流行,人类在三年后几乎都被感染导致“死”于此病并变成吸血鬼,主角罗伯·奈佛(Robert Neville)本来是普通上班族,在从军时曾经被吸血蝙蝠咬过后,成为了他所知道的唯一完全免疫者,在给无思考能力的吸血鬼包围的洛杉矶家中,失去了和外界人类的联络,长期以蒜头和尖木桩单独对抗著吸血鬼,后来在接受事实后开始找寻治疗的方法。
后来有一只流浪狗跑到他家,可惜那只狗狗很快就离他而去了。
后来一名叫“罗丝”(Ruth)的少女出现,她外表完全正常并被奈佛捕获,经过一轮相处后彼此似乎爱上对方时,突然罗丝被发觉到仍然是受到感染,她逃出奈佛的家并留下字条,说明其实有一部份的受感染者找出了可以控制病情的药物,并且建立了新社会,但受感染太严重的人药物对他们无效所以不能回复理智。
最后在主角的家附近,控制病情的新社会的吸血鬼,将无理智的吸血鬼消灭殆尽后,自称新人类新社会吸血鬼,合力把奈佛拘捕并在新社会的同胞前,意图将他公开处决,因为奈佛不懂得分辨他们两者的不同,在白天时一律将他们见一个杀一个。罗丝仍对奈佛抱有同情,给他一片毒药,想让奈佛结束得轻松一些。奈佛服下毒药,终于明白到自己是“吸血鬼眼中的吸血鬼”,成为了未来新人类心中的恐怖传奇,所以他的名字将被历史记述。
独特的设定
[编辑]虽然很多故事的吸血鬼有主人(真祖)和仆人之分,前者是原生的吸血鬼例如父母是吸血鬼或突变做成,后者是被被咬的服从前者,但都是同类和即使是仆人有一定意志,即使是真祖和死徒或患者都没有根本的分别。
但本编是同名异物的吸血鬼。
- 第一种吸血鬼是真正活死人,罗丝称为真吸血鬼,类似后来大众文化中丧尸和最原始的吸血鬼形像,是在死后才转化成这样的,不死之身的机制是能够在伤口瞬间产生一层凝胶(类似防弹车胎的原理),和丧失了痛苦的感觉,也意味普通的刀枪都很难杀死他们。但完全无法在日间活动的和异常害怕大蒜,另一弱点是一旦被造成很大的伤口,反而比普通人更致命的。
- 第二种吸血鬼是只是死活人,自称为新人类,类似后来大众文化中的吸血鬼(尤其是“真祖”或“贵族”,可能是借鉴于德拉库拉 (小说)之类的书),虽然有超常的体能和生命力,但因为仍然是活人也不能制造凝胶,所以不是不死之身,虽可以在日间活动但能力减弱。真面目是受吸血鬼病原体感染的生还者而且保持了意识,所以作为基督徒的美国人吸血鬼,常有害怕十字架的倾向,后来发明了抑制吸血鬼病的人造血制品,能防止病情恶化但无法根治。
- 奈佛本身的吸血鬼猎人能力,就是感染吸血鬼病的病原体后完全免疫,而且综合体能和智慧都超过了任何吸血鬼。奈佛错误理解自己是普通人,也判断了第二种吸血鬼“是失去了理性,以为自己是普通人的吸血鬼”,并且没有试图使其回复清醒并取得信任,继续同时消灭两种吸血鬼,做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评价和影响
[编辑]本书是作者的成名作,开创其“写即使如何努力都无法成功”的失败英雄主题,代表了冷战时代的悲观展望,有继承了二十世纪前中期的三大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的的意境,被认为是冷战时代三大讽刺性科幻小说,其中最重要问题是“正常的人反而被视为怪物”,对于当时刚开始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批判,和对于极权主义社会的人云亦云态度,一般人不愿意自我表现的做法讽刺。
其中本书是最早使用科学的角度研究吸血鬼病,并提出了解说与对策和疗法的科幻名著,也有继承了一般人心中最初科幻小说科学怪人风格,即本来是由哥德小说发展出来的味道。而对人未来退化的担心也有继承了《时间机器》和《美丽新世界》的思路。而吸血变种人有继承《时间机器》中地底食人族莫洛克的意味,都有作者反对两极化思维,抗拒当时社会宣扬仇恨的意识。
但意外本编设定的两种吸血鬼的异同,与主角独特的能力,都影响了很多大众文化的对象,例如第一种吸血鬼大致类似后来故事中无意志的丧尸,而第二种吸血鬼类似后来故事中未来人类中吸血人种原型(圣魔之血和吸血鬼猎人D等),而女主角罗丝也有后来大部分美少女ACG中吸血鬼“真祖”风格。主角也影响了后来故事中吸血鬼猎人的设定,如幽灵刺客和吸血鬼猎人D。
但这和本编起初就反大众文化的原意大异其趣,因本编代表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中期,因为种族主义和优生学盛行,科幻对于人类的进化多持悲观的态度,害怕人类退化成动物般的存在。
这方面上本编和同期的《决战猩球》都有相似之处,这种倾向直到《X战警》才被扭转过来,并在亚瑟·查理斯·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出现了超人说的正面意义上新人类,可是另一位科幻大师的巨著,才是第一次对本编思想的真正回应。
改编电影
[编辑]其电影版本有三个,电影原著故事有重大分别(特别是第二次与第三次版本),主角都变成了救世主,而主角的对手也被写成为丧尸而不是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