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梅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代景德镇青花梅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北宋或金代定窑刻花梅瓶(瑞士玫茵堂藏)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法国集美博物馆藏)

梅瓶,也称经瓶,瓷器型制,用途为酒器、花器。最早出现在唐朝,宋辽时期较为流行,约定俗称为梅瓶。其名根据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一书所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特色

[编辑]

梅瓶在唐代时有部分因器形特殊细瘦类如鸡腿而被称为“鸡腿瓶”。在宋、金时期的北方磁州窑山西介休窑等地许多窑口均有烧造,南方窑场中亦有生产,主要品种有青瓷、白瓷、黑瓷、青白瓷、彩绘瓷或化妆土剔刻瓷等。宋代时称其“酒经”或“经瓶”。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一书命名说法较广为接受。元代造型趋于成熟,景德镇大量制作,到明代以后作品形态增多。元代除圆形梅瓶外,还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等,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等釉色。梅瓶瓶体修长秀丽,造型曲线口小而项短,由肩部开始渐宽,至足径部又稍狭。梅瓶的样式最大的差别在于瓶身肩部的曲线与足径部的宽狭,依据朝代和产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

用途

[编辑]

根据明朝唐寅所画的饮中八仙图,梅瓶早期主要是做为酒器使用,桂林元代民窑瓷器中曾发现有一件肩部写有“清香好酒”的梅瓶残品,另有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本地民窑生产的陶梅瓶,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即为“天藏地酒”之谐意。后来样式越发多变,大型梅瓶也被用于插花、摆设,梅瓶也被传至朝鲜日本等地,成为当地陶瓷的一种类型。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元代佚名画“第四嘎尊者”中出现经瓶插花的画面。明代唐寅“采菊图”画有陶渊明的仆童手持插有菊花的梅瓶的情景。 明代帝王宗室墓中均用梅瓶随葬,而明代高官也可以享用这一礼制。北京定陵万历帝随葬4个梅瓶,孝端皇后王氏随葬两个梅瓶,将梅瓶作为丧葬礼器、明器[1]万历中后期,桂林地区及周邻民间因供求便利使用青花日用器作随葬冥器,原因应在于景德镇大量出产。学者指出,广西灵川县甘棠渡桂林地区农械厂出土的青花瓷梅瓶,内盛装有黍、荞麦、荔枝、青梅等食物,当作魂瓶使用[1]

象征

[编辑]

作为礼品摆设,梅瓶有如下寓意象征:

为人处世:与人之交,言而有信;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家庭兴旺:平平安安,财源广进。

居家摆设:身份尊贵、地位显赫。

广西出土大量明万历中后期的青花梅瓶绘画纹饰大致有几种:人物出游图、丹凤图、龙凤图、双龙戏珠图、月影折枝梅图等,画意寓意多是对先人的追念和祈福。学者指出,“寐”平在安徽某些地区和桂林方言发“梅”瓶音同,寓意死者离去安祥,睡得平安,无须牵挂[1]

艺术品收藏

[编辑]

桂林博物馆珍藏的当地出土的明代梅瓶达300多件,其中陶梅瓶60多件,青花梅瓶250多件。靖江王陵出土的梅瓶数量之多,世所罕见,由于桂林不产青花瓷器,而权倾一方的靖江王府必然就近到江西景德镇采烧。数量之多、样式之丰富,被誉为镇馆之宝。梅瓶在拍卖场上也广受收藏家欢迎,2004年,纽约佳士德拍卖“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戏珠纹棱口洗”,估价1500-2000万元,结果成交价达4340万元,打破了明青花拍卖的世界纪录。2005年,香港苏富比的“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以2980万元人民币成交。[2]在2006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九龙纹梅瓶”则以843.76万港元成交。[3]

明清景德镇窑烧制的梅瓶在拍卖市场上身价不菲,以青花梅瓶居首,以清三代为最。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梅瓶估价约在百万元,一般的民窑梅瓶价格相对则较低。收藏价值主要以质地、品相而论,瓶身若绘有人物、动物等纹饰,将会提升其市场价格。[3]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