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梅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代景德鎮青花梅瓶(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北宋或金代定窯刻花梅瓶(瑞士玫茵堂藏)
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法國集美博物館藏)

梅瓶,也稱經瓶,瓷器型制,用途為酒器、花器。最早出現在唐朝,宋遼時期較為流行,約定俗稱為梅瓶。其名根據民國時期許之衡所撰《飲流齋說瓷》一書所稱:「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

特色

[編輯]

梅瓶在唐代時有部分因器形特殊細瘦類如雞腿而被稱為「雞腿瓶」。在宋、金時期的北方磁州窯山西介休窯等地許多窯口均有燒造,南方窯場中亦有生產,主要品種有青瓷、白瓷、黑瓷、青白瓷、彩繪瓷或化妝土剔刻瓷等。宋代時稱其「酒經」或「經瓶」。民國時期許之衡所撰《飲流齋說瓷》一書命名說法較廣為接受。元代造型趨於成熟,景德鎮大量製作,到明代以後作品形態增多。元代除圓形梅瓶外,還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等,有青花、青花釉裡紅、釉裡紅等釉色。梅瓶瓶體修長秀麗,造型曲線口小而項短,由肩部開始漸寬,至足徑部又稍狹。梅瓶的樣式最大的差別在於瓶身肩部的曲線與足徑部的寬狹,依據朝代和產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

用途

[編輯]

根據明朝唐寅所畫的飲中八仙圖,梅瓶早期主要是做為酒器使用,桂林元代民窯瓷器中曾發現有一件肩部寫有「清香好酒」的梅瓶殘品,另有一件出土於明墓的本地民窯生產的陶梅瓶,其肩部堆雕了「天長地久」四字,即為「天藏地酒」之諧意。後來樣式越發多變,大型梅瓶也被用於插花、擺設,梅瓶也被傳至朝鮮日本等地,成為當地陶瓷的一種類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元代佚名畫「第四嘎尊者」中出現經瓶插花的畫面。明代唐寅「採菊圖」畫有陶淵明的僕童手持插有菊花的梅瓶的情景。 明代帝王宗室墓中均用梅瓶隨葬,而明代高官也可以享用這一禮制。北京定陵萬曆帝隨葬4個梅瓶,孝端皇后王氏隨葬兩個梅瓶,將梅瓶作為喪葬禮器、明器[1]萬曆中後期,桂林地區及週鄰民間因供求便利使用青花日用器作隨葬冥器,原因應在於景德鎮大量出產。學者指出,廣西靈川縣甘棠渡桂林地區農械廠出土的青花瓷梅瓶,內盛裝有黍、蕎麥、荔枝、青梅等食物,當作魂瓶使用[1]

象徵

[編輯]

作為禮品擺設,梅瓶有如下寓意象徵:

為人處世:與人之交,言而有信;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家庭興旺:平平安安,財源廣進。

居家擺設:身份尊貴、地位顯赫。

廣西出土大量明萬曆中後期的青花梅瓶繪畫紋飾大致有幾種:人物出遊圖、丹鳳圖、龍鳳圖、雙龍戲珠圖、月影折枝梅圖等,畫意寓意多是對先人的追念和祈福。學者指出,「寐」平在安徽某些地區和桂林方言發「梅」瓶音同,寓意死者離去安祥,睡得平安,無須牽掛[1]

藝術品收藏

[編輯]

桂林博物館珍藏的當地出土的明代梅瓶達300多件,其中陶梅瓶60多件,青花梅瓶250多件。靖江王陵出土的梅瓶數量之多,世所罕見,由於桂林不產青花瓷器,而權傾一方的靖江王府必然就近到江西景德鎮採燒。數量之多、樣式之豐富,被譽為鎮館之寶。梅瓶在拍賣場上也廣受收藏家歡迎,2004年,紐約佳士德拍賣「明永樂青花內外底龍戲珠紋棱口洗」,估價1500-2000萬元,結果成交價達4340萬元,打破了明青花拍賣的世界紀錄。2005年,香港蘇富比的「明宣德青花雲龍紋葵口洗」以2980萬元人民幣成交。[2]在2006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清乾隆青花釉里紅海水九龍紋梅瓶」則以843.76萬港元成交。[3]

明清景德鎮窯燒製的梅瓶在拍賣市場上身價不菲,以青花梅瓶居首,以清三代為最。永樂宣德年間的青花梅瓶估價約在百萬元,一般的民窯梅瓶價格相對則較低。收藏價值主要以質地、品相而論,瓶身若繪有人物、動物等紋飾,將會提升其市場價格。[3]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