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汪采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秋湖帆影,汪采白

汪采白(1887年—1940年),名孔祁采白,又作采柏澹庵,别号洗桐居士,是一位中国近代画家,师从黄宾虹,擅山水花鸟。

生平[编辑]

汪采白是江南大族汪氏后裔,于1887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西溪,祖父为汪宗沂和父亲为汪福熙。其父与黄宾虹是旧交,因此汪采白五岁时即开始师从当时住在县内潭渡村的黄宾虹读书、学习书画。1906年汪采白到歙县紫阳镇崇一学堂读书,同学包括陶行知姚文采等 。1907年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在这里师从李瑞清萧俊贤以及日本人亘理宽之助等学习图画手工专修科。1910年毕业后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学校教美术,后来还做过安徽省立二中校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教授。[1]

1929年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西画组教师,组长则是徐悲鸿,1930年,任该校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主任。1936年秋赴北平任教,次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下回到西溪故里。抗战期间,因为皖南山区很少被战火波及,汪采白得以继续创作。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搬到四川时曾请他出山,但最终并未成行。1939年夏被毒虫咬伤以致感染,并为庸医所误,结果1940年夏病情恶化,送至屯溪医治无效于7月23日逝世。安葬于县内练江的西干山披云峰山,与新安画家渐江的墓碑相望。[1]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