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汪采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秋湖帆影,汪采白

汪采白(1887年—1940年),名孔祁采白,又作采柏澹庵,別號洗桐居士,是一位中國近代畫家,師從黃賓虹,擅山水花鳥。

生平[編輯]

汪采白是江南大族汪氏後裔,於1887年出生於安徽歙縣西溪,祖父為汪宗沂和父親為汪福熙。其父與黃賓虹是舊交,因此汪采白五歲時即開始師從當時住在縣內潭渡村的黃賓虹讀書、學習書畫。1906年汪采白到歙縣紫陽鎮崇一學堂讀書,同學包括陶行知姚文采等 。1907年考入南京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在這裡師從李瑞清蕭俊賢以及日本人亙理寬之助等學習圖畫手工專修科。1910年畢業後先後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學校教美術,後來還做過安徽省立二中校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教授。[1]

1929年擔任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西畫組教師,組長則是徐悲鴻,1930年,任該校教育學院藝術專修科主任。1936年秋赴北平任教,次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南下回到西溪故里。抗戰期間,因爲皖南山區很少被戰火波及,汪采白得以繼續創作。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科搬到四川時曾請他出山,但最終並未成行。1939年夏被毒蟲咬傷以致感染,並為庸醫所誤,結果1940年夏病情惡化,送至屯溪醫治無效於7月23日逝世。安葬於縣內練江的西干山披雲峰山,與新安畫家漸江的墓碑相望。[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