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痰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唾壶为魏晋、南朝时常见的随葬陶瓷器,图为东晋青瓷唾壶,江宁博物馆藏。
1910年代中,在美国芝加哥的法院里亦放有痰盂。
品尝葡萄酒后用来放吐出来的酒的痰盂。

痰盂,又名痰罐痰壶痰桶唾壶唾盂,是一种专门用来收集吐痰时吐出来的唾液或痰涎的器皿。痰盂一般放在餐厅的饭桌下,同时可用来收集烟蒂(从前还有享受过的鼻烟嚼烟)、食物残渣,亦可作挪进睡房作小孩尿壶之用。但较小型的痰盂,大小有如烟灰缸冰桶,有时亦会放在桌上。东亚传统的痰盂是小口巨腹,有漆木搪瓷等材质。

因为卫生缘故,部份痰盂(主要是放在桌上的)会有痰盂盖跟随。为方便提取,有些痰盂会有把手或手挽在旁边。

痰盂在东亚传统上并非不可示人之物,在古代经常作为摆设,而二十世纪的中国大陆也常于正式场合放置痰盂,例如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元首时,经常可见到他们的座位旁置有痰盂。而自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的中式婚礼常用痰盂代替传统的马桶作为嫁妆中的“子孙桶”。

历史

[编辑]

唾壶在东汉时即已出现,三国、西晋时越窑大量烧制青瓷唾壶,其造型多为撇口、圆球腹、高圈足,东晋后逐渐演变为盘口、扁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又配以盖和托盘[1]。《晋书·王敦传》载王敦常于酒后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并以如意打唾壶为节,以致壶边尽缺,后世遂以“唾壶击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2]

日本从中国传入唾壶,于平安时代成为一种室内摆设。

清洁

[编辑]
洗痰盂,用滚水、同痰盂擦

洗痰盂,用热水浸泡,再用痰盂擦擦干净。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吴山. 《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 
  2. ^ 张林川,周春健,柳燕. 《中华成语全典》.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唾壶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