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诵西晋五胡十六国时代人物,荥阳郡太守李矩的外甥。

他在割据新郑的舅舅李矩麾下。据说他长于智谋。建兴二年(314年)六月,河内郡太守郭默军袭击,恳求归顺李矩。郭诵劝李矩答应这个请求,李矩派郭诵去迎接,郭默因担心遭到汉军袭击而未能与他会合。郭诵乘小船秘密渡过黄河,派勇士夜袭怀城,重创留守的汉军。结果,郭默和​​他的部下都归顺于李矩。

建兴五年(317年)二月,李矩试图对汉将刘畅发动夜袭,但兵士们却惧怕汉军大军。于是,郭诵奉李矩之命,到郑国子产祠前说道:“昔日君为郑相时,恶鸟不鸣,现在凶胡臭羯,何得过庭?”他让巫师扬言:“东里(子产居住地)有教诲,他说要派神兵相助。 ”将士闻言,纷纷壮起胆子,开始争进行军。郭诵与督护杨璋等率精兵千人夜袭刘畅阵营,杀死敌兵数千人,虏获大量铠马。

大兴元年(318年)三月,汉国皇太子刘粲、将军刘雅率领十万步骑,击败守卫洛阳的赵固,赵固逃往阳城山,向李矩求援。郭诵奉李矩之命,与郭默前去救援,驻扎洛口。又命部将张皮、耿稚挑选精锐一千人,夜渡黄河,同时从十道发起奇袭。刘粲属下军士大惊,四散奔逃,耿稚等人杀伤敌军大半,攻克营寨,缴获军需物资无数。刘粲退守阳乡。天亮时,刘粲发起反攻,耿稚等人坚守二十多天,乘机突围。李矩上表,郭诵被任命为扬武将军、阳翟县令。

大兴二年(319年)六月,后赵将军石生派骑兵攻打阳翟,被郭诵设下埋伏,大败,后赵未得战果。石生大怒,率领骑兵四千余人,袭扰各县,再次攻打郭诵的城砦,郭诵在堮坂大胜。并率领五百勇士追击石生,在磐脂故亭大破敌军。李矩称赞郭诵的功绩,上表允许他使用赤幢、曲盖,封他为吉阳亭侯

太宁二年(324年)正月,后赵司州刺史石生攻打阳翟,被郭诵重创,石生退守康城。

太宁三年(325年),郭诵之弟郭元被后赵俘虏。后赵派郭元致信李矩曰:“去年,大赵东平曹嶷,西定拓跋猗卢,李矩如牛角,为什么不归命大赵?“李矩把信给郭诵看。郭诵说道:“王陵的母亲早就被土匪抓走了,但王陵依然没有投降,郭元只是我的弟弟,又有什么可说的。” 随后,石勒向郭诵赠麈尾、马鞭,让他臣服,郭诵没有回应。

六月,郭默背叛李矩,企图从密县投奔建康,李矩勃然大怒,命郭诵等人写信质问郭默,又对郭诵说:“你知道唇亡之谈(唇亡齿寒)吗?迎接郭默,都依郭卿,临难逃走,必要留下他。”郭诵追赶郭默,在襄城追上了他,但郭默知道自己被李矩记恨,于是抛弃妻儿逃跑。郭诵只好带着剩余的士兵而归。

此后,李矩南逃,企图归附东晋,所部兵士沿途四散,郭诵弃家追随。李矩却在途中坠马而死。随后,郭诵回到了东晋

咸和五年(330年)三月,豫州刺史郭默叛乱,太尉陶侃起兵讨伐,围攻寻阳城。郭诵因先前与郭默有过接触,便派他为使者前往寻阳城,劝郭默投降。郭默同意了他,答应投降,但他的部下张丑、宋侯等人却担心被陶侃所杀,最终未能答应。五月,宋侯绑着郭默父子投降。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