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雁过衡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雁过衡阳〉,古琴曲,较早出现在汪芝撰辑的《西麓堂琴统》中,在萧鸾撰辑的《杏庄太音补遗》亦有刊载。“雁过衡阳”在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 》一诗中就有描述,“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古人说,自古以来大雁南飞,最远能到达衡阳,再往南就飞不去了,因为有衡山阻挡。[1]

琴曲原文解析[编辑]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老人曰,过至也,如相过过我之过。衡阳有囬雁峯,雁至衡阳而止。此言雁自绝漠以至衡阳,去寒就暖。以喻知机君子去乱国适治邦,如伯夷太公去以归文王也。

《西麓堂琴统》:此曲亦幽栖孤高者流,神景迢递,假此以示其意,孤舟野馆,霜寒月白,与蛩音砧韵并奏,能不使宋玉生悲也耶。[2]

参考阅读[编辑]

  1. ^ 《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 南海出版社 2011年
  2. ^ 《存见古琴曲辑览》 查阜西 195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