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
外观
首阳山是多部中国古代典籍中提到的山名,其地理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上古人物伯夷、叔齐曾隐居于该山,他们在周武王克商后,二人“不食周粟”、采薇充饥,后羞愤绝食而饿死。此二人在历史上被多人推崇为贤人君子。
地理位置
[编辑]首阳山的地理位置,历来有多种说法,包括山东昌乐县、山西永济市、河南偃师县、河北卢龙县(永平府)、甘肃陇西县等。[1]
- 山东昌乐说:位于中国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朱刘镇十里堡,主峰海拔266.2米,面积2.9平方公里。首阳山又名孤山,孤山不仅高耸挺拔,风貌秀丽,有“孤峰夕照”,“龙洞云开”,“山神庙”,“夷齐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 山西蒲州说:位于永济市蒲州镇南,也称方山、名尧山、独头山,山南有伯夷叔齐墓与祠。
- 河南偃师说:在县城西北二十五里,北接孟津县界,是邙山的最高处,因日出先照得名,山有夷齐庙,相传是伯夷叔齐饿死处。[2]
- 甘肃陇西说:在甘肃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乡享堂沟。[3]
- 河北卢龙说:在永平府古城东南十五里,俗名“阳山”。[4]
- 陕西周至说:位于周至县九峰乡耿峪,西距周至县城30公里,海拔2720米,为秦岭第二主峰。[5]
历史渊源
[编辑]首阳山的闻名因伯夷、叔齐二人。伯夷和叔齐本是孤竹国国君的二子,其父死后遗命叔齐继位,但叔齐认为伯夷是长子遂让位于他。伯夷认为父命不可违而逃,叔齐随之。
武王伐纣时车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伯夷、叔齐叩马进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卫士欲杀之,姜太公曰:“此义士也。”卫士便没有伤害而把他们赶走了。
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河后与纣王军队交战于牧野。纣王因奴隶阵前倒戈而败,后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了。伯夷、叔齐二人以食周粟为耻,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
历代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唐朝韩愈和柳宗元都曾撰文称颂,惟独西汉东方朔不以为然,说这两人是“古之愚夫”,认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
参考资料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首阳山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 《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