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黎光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黎光贲
出生1504年
莫朝
逝世1566年8月6日
莫朝
职业莫朝官员

黎光贲越南语Lê Quang Bí黎光賁,1504年—1566年8月6日),字纯夫,号晦斋,越南莫朝官员。

家世[编辑]

黎光贲是海阳处上洪府唐安县慕泽社(今海阳省平江县新鸿社慕泽村)人,祖籍清华处河中府淳祐县老竦社(今属清化省厚禄县),父亲黎鼐是后黎朝状元,官至户部右侍郎。

早年经历[编辑]

黎光贲生于泰贞元年(1504年)三月。年少好学,有“神童”美名。统元五年(1526年),黎光贲考中二甲进士[1],初授翰林院校理庶司训。次年(1527年),权臣莫登庸称帝,建立莫朝。黎光贲在莫朝历任山西道宪察使,入吏科都给事中,又升宣光道承司参政御史台佥都御史、兵吏二部右侍郎,又升京北道承宣司承宣使、户部左侍郎,封端慎子。

扣留南宁[编辑]

景历元年(1548年),莫朝以黎光贲为正使,出使明朝朝贡。使团行至广西南宁,被地方官扣留。当时莫宪宗莫福海去世不久,莫宣宗莫福源新立,莫朝内部发生叛乱范子仪在御天县拥立弘王莫正中为帝,并向明朝地方官声称,莫福源已死,升龙城内的莫福源为阮敬使人冒充。明朝一时间不能断定孰是孰非。

中国史籍称,使团到达南宁后,明朝以莫宏瀷(即莫福源)名分未定,因此下令扣留使团,待查明身份后,再行朝贡。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廷查实莫宏瀷身份,授予安南都统使一职,令其到镇南关领取部牒。但当时内乱未平,南方后黎朝郑检又率军来攻,莫福源未能亲往镇南关。是以未正名分,使者依然不能进京[2][3]。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黎光贲等人才被允许到北京朝贡[4]。次年(1564年),黎光贲一行人抵达北京,嘉靖帝为嘉奖莫朝的恭顺,特对使团赐宴,与朝鲜、琉球享受同一待遇[注 1]。而越南文人笔记《公馀捷记》记载,使团中有宦官随行,保管贡物。宦官私下用假金银换走贡品中的金银财物。到南宁后,地方官验看贡品,发现全是假货,因此上奏嘉靖帝,嘉靖帝大怒,下令扣留贡使[5]

黎光贲使团被扣十八年,同来的使臣大部分都在南宁当地去世。莫朝为了褒扬黎光贲的功绩,在黎光贲滞留明朝期间,遥授吏部尚书,封苏川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正月,黎光贲等人回到莫朝,仍任吏部尚书。同年七月二十一日(1566年8月6日)去世,莫朝追赠为少保苏郡公,谥忠慎[6]

评价[编辑]

黎光贲等人年轻时出使明朝,回国时已经满头白发。越南史籍将黎光贲与汉朝苏武相比,认为二者事迹相似[7][5]。部分资料指出,明朝人也认为,黎光贲在华十八年,能敬守主命,事迹与苏武皓首而归相似[8][4]

诗作[编辑]

黎光贲在华期间著有诗集《思乡韵录》。

子女[编辑]

黎光贲有一女黎氏四端,嫁慕泽武氏。后过继侄子黎光赞为子。

注释[编辑]

  1. ^ 莫朝降为安南都统使司后,使团朝贡不赐宴,以示非藩臣礼。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鼎锲大越历朝登科录
  2. ^ 明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卷521
  3. ^ 张廷玉 等《明史·安南传》
  4. ^ 4.0 4.1 黎贵惇大越通史》逆臣传·莫茂洽传
  5. ^ 5.0 5.1 武方瑅公馀捷记·黎景询记》
  6. ^ 杜汪《苏郡公神道碑铭》
  7. ^ 《天南历朝登科备考》
  8. ^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六,安南

来源[编辑]

  • 牛军凯. "越南苏武"黎光贲及其在华诗作《思乡韵录》[J]. 东南亚研究, 2015(4):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