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少年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LGBT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LGBT专题 (对话) 的范畴,一个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内所有LGBT相关内容的项目。欲查更多资讯、或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其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转引重定向理由[编辑]

内容出自:Talk:娈童恋#词语辨析 --Rohan Eorl留言2019年4月27日 (六) 00:20 (UTC)[回复]

=====================================

词语辨析

以下列出与英文条目“Pederasty”有关的英文和中文词汇。

Pederasty,指“男人和男孩之间的性活动”(在基督教盛行后的欧洲,代指不区分合意与否的鸡奸行为,具强烈的负面意味),这个单字源自于古希腊同性爱风俗,paiderastes (a lover of boys),发生在成年男子和少年(12-17岁或14-17岁)之间,日文翻为“少年爱”。用“少年爱”、“男色”、“男同性少年恋”会比“娈童恋”恰当(但“男色”这词无年龄意味;而“男同性少年恋”又似乎长了点,也可能被理解为少年之间 恋情)。因为

1. 娈童这个词,常被报章媒体(尤其是香港)滥用为恋童,但是这两者并不相同。首先“娈童”指15岁左右以上的男性(张翰《周小史》: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龙阳逸史》:大凡做小官的,年纪在十五六岁,正是行运时,到了十八九岁,看看时运退将下来,须要打点个回头日子。);恋童偏好(pedophilia)则指13岁以下的儿童。在当代,用“少年”这个词,来形容娈童的年纪,比较不容易被误解为“儿童”。

2. 吴继文《世纪末少年爱读本》已使用“少年爱”这个词指称那些,清朝时期戏台上下以色娱人的“相公”和士人之间的欢好情爱(源自陈森所著的《品花宝鉴》,相当于明朝的小官、以及各朝代通称的娈童,等受到宠爱的少年男性称呼),而该本书是现代著作。总之,使用“少年爱”这称呼会比使用“娈童”这种古称来得明确清楚,而不容易遭到误解。--千山(留言) 2015年12月9日 (三) 05:51 (U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