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Lovewhatyoudo/a1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根奎(不在图中)所在的德械师第88师正在淞沪会战

杨根奎(1911年8月26日—1982年),浙江开化人,1937年抗日战争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所谓“四行孤军”),血战4天失守,1942年5月被侵华日军发配劳役,后逃出。[1]时为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注:第88师是“精锐之精锐”的德械师)。[1]1958年,兴起批斗国民革命军等“历史反革命”分子的浪潮,其妻惧怕政治清算于1958年投河自尽[1]文革时全村上下称他做“反革命分子杨根奎”并惩罚性劳动他。1982年病卒。[1]

原本寂寂无闻,死后,2010年被四川金堂县杨耀辉(1921年3月5日—2017年)冒认为当年的杨根奎,引起诸多考证,亦引起舆论对炒作国民党籍抗战老兵的不满。

生平[编辑]

家世、相貌[编辑]

穿着毛呢军装大衣德械师

杨根奎1911年8月26日生,浙西开化县音坑乡杨家村人。赤贫农民,文盲,家里唯一男丁

满身枪伤,他带儿子到村口小河游泳时,大腿处有一个大的枪疤令其儿子印像深刻。“身高180左右,肩宽脸方,外形甚是魁梧,虽然性格内向到基本上不说话,但是随便往那一坐就有威”,此据其儿子在2010年忆述。1945年前后,常有地方警察(另参见民国警察)以抓为名到杨家村讹诈,正巧杨根奎穿著别了肩章毛呢军装大衣坐在祠堂聊天,杨根奎儿子忆述父亲“看到警察拉下脸,挺直身板了一眼”,地方警察就溜走了。值得一提的是,毛呢军装大衣是“精锐之精锐”德械师国民革命军第88师的特别配备,绝大部分国军部队没有。

抗日战争、被日军劳役[编辑]

1927年前后,投国民革命军,源于杨根奎为家中唯一男丁,势力单薄,不堪村人欺凌,欲离村出去闯。起初加入的是孙传芳部队,几经辗转,1937年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时,他已转入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参与淞沪会战。在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参与四行仓库保卫战,血战4天4夜,一度战至全只剩其一人。四行仓库保卫战战败,被日军辗转关押,1942年5月被发配劳役,后逃出。

抗战后四行孤军(即八百壮士)流落民国上海,衣食无着,生活困顿,成立互助组织四行孤军工业合作社,1947年3月起在上海大达码头谋得货物搬运的工作,杨根奎的名字能在民国上海市民政局收藏的“四行孤军工业服务社码头职工”名册找到。他也拿到500万法币慰劳金,杨根奎的名字能在1947年3月上海冬令救济委员会的“四行孤军留沪官兵慰劳金证明册”里找到。

结婚生子[编辑]

1947年3月返乡探亲及在上海独自打工谋生 其间与无锡籍女子黄钱争成婚,黄与前夫之女朱小妹亦在一起生活,朱小妹生于1942年。

1947年3月—1949年4月,以“四行孤军工业服务社码头职工”身份在上海大达码头做搬运工,其后或还从事过其他工作以谋生。

1948年 次女杨桂妹出生。

1949年4月 自上海坐船返回开化老家,途中在桐庐七里泷江面遭遇小股劫匪,有惊无险。

返乡后不久—1952年 患忽冷忽热症卧床三年,幸得过路郎中救治痊愈

1956年 幼子杨复平出生。

文革受劳役[编辑]

1958年 妻子黄钱争因疑惧政府清算丈夫之旧军队经历,在杨家村村口河中投水自尽。

文革期间被当成“历史反革命”,从事挑柴火、送信、扫马路等惩罚性劳动。

1979年 长孙杨祖宿出生

1982年 连续腹泻1月余,不治去世。葬于村外远处一无名山坡,没有墓碑。不久后,家人据开化地方风俗,焚烧其生前一切遗物,计履历文件等若干、带肩章军呢大衣一件,其他杂物无从统计。

被冒认[编辑]

杨耀辉(1921年3月5日—2017年),四川金堂县白果镇红庙村人。[2]究竟他是不是抗战老兵(姑勿论是否国民党籍)亦属疑问。

吴志维报导

  • 2010年12月4日,一位90岁的老人悄然来到建川博物馆。在淞沪会战的展厅里,他抢过讲解员的话锋:“我当时就是守四行的。”[...]闻讯赶来的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九十高龄的杨根奎,没有医疗保障,没有退休金。老人有8个子女,目前和小儿子一起居住。全家有六七亩地,以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2005年,杨根奎看到杨养正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报导。杨养正获得的认同,让杨根奎欣慰。他尝试著找到金堂县相关部门,但他得到的答复是:“那你只有去台湾找国民党给你落实政策。”讲到这些,老人颤抖的声音中,有一丝无奈、一丝酸楚:“我是为祖国而抗日的啊!”[3]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被骗,到成都登门采访。[4]

最终杨耀辉获办最高级别的农村养老保险,每个月可领四五百元养老金。报道炒作他是四行仓库保卫战最后的“八佰壮士后,金堂县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宣传部等领导探视,养老保险的办理费为25,700元,开始时领导动员其子女凑钱4000多元,听到记者来电说正在来采访路上,有关部门决定由政府以慰问金的形式垫付所有办理费。

  • 金堂县官方微博:“金堂县2005年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2005—2008年,杨耀辉均参加了新农合(医疗证号:10530928007);2009年成都市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2009—2011年,杨耀辉均参加了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编号:885302662)[5]
  • 2020-08-19毛剑杰《我们沉默了十年的真相》[1]新京报引用了毛剑杰,定性为“疑伪”。[7]
  • 2011年01月25日《90岁要医保抗战老兵:他真的是八百壮士吗?》[8]
  • 其他考证:[9]

冒认抗日老兵拿社保的舆论[编辑]

  • 就算他不是800壮士,90多岁的老人难道不该给社保?[10]
  • 如果我国政府能够及时对这段历史作出应有的评价,那么,应该在六十年之前就进行证明了,那时候一切都容易得多。然而,中国只在为这些人定罪方面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外调”,以挖掘他们的政治历史问题,却从来没有对于这些人在抗日卫国方面有何贡献作过任何工作。因此,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官方。[10]
  • 如果不是老糊涂了,就是有人在编故事!我相信笔者的考证。当如果仅是老人编故事,可能没法说的这么仔细,估计是有人帮着编的吧,那为什么编呢,老而无养?![10]
  • 是不是八百壮士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参加过抗战。都应该得到政府和人民的尊重。[10]
  • 这个县委宣传部有点搞哈,人家要的是社保养老,你发个医保有啥用?这个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语文没学好?[5]
  • 官府鼓励满族自治区建庙立碑祭祀东珍格格显玗,为什么不允许华夏汉族祭祀抵抗外辱的华夏老兵?[11]

对炒作抗战老兵风气的反思[编辑]

《“抗战老兵”的故事没一个是真的!》辑录了两个考证:[12]

  • 师伟总结了作为公知媒体专用词“抗战老兵”的几个特征:[13]
  • 1、国民党士兵——以此暗示“被迫害”是因为“党争”,共产党不地道;
  • 2、抗战期间服役——这是起码的条件,否则就不是抗战老兵了。贡献如何呢?通常不大,这是国民党抗战成绩决定的;
  • 3、中下层官兵——这样好编故事,因为上层的事迹广为人知、太难造假了;
  • 4、解放战争期间未站在共产党一边——也就是退役或作为国军和解放军对抗。否则他们就是革命战士了,要知道一个人的身份标签来自重要的角色或较近的经历。比如我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你不能因为我上过小学就说我是小学毕业生;
  • 5、自称或暗示解放后受共产党迫害——这是重点,否则这些抗战老兵就没有利用价值。
  • 郭松民在他的文章《“国军抗战老兵”是一个伪概念》中写道:

【最近几年,媒体以及一些“国粉”志愿者,时不时的会从某个社会角落里发现一个所谓“国军抗战老兵”,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早年投身黄埔,在国军内有很好的发展,抗战爆发后转战山东、湖南,然后参加中国远征军,出生入死,战功累累,1949年后屡遭迫害,晚景凄凉,孑然一身,满身伤病,要么靠捡破烂为生,要么靠乞讨活命,他们如今别无所求,只望国家承认,标准照是颤巍巍的对着镜头行军礼。//和对狼牙山五壮士等“共军”抗战老兵的事迹百般挑剔,连他们壮烈跳崖时究竟是“溜”还是“滚”都要考证一番的“严谨”态度不同,媒体对这些国军抗战老兵的“叙述”(天晓得,也许这些说不上是可怜还是幸运的老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叙述,只是媒体或志愿者在“叙述”罢了),采取了照单全收,完全相信的态度——尽管许多叙述有如此明显的破绽,比如屈指一算,有的老兵六岁就上了黄埔军校,有的老兵的部队番号根本就不存在。】

--- 听国安部门的一位领导谈话,这位领导向我们揭露了最近几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寻找国民党抗日老兵事件的真相:“数年前,境外反华组织资助和培训了一批人员,打着民间组织的旗号,潜回中国大陆,开始了所谓的寻找国军抗日老兵的活动。这个所谓寻找国军抗日老兵活动的目的有3个:一是诈骗政府钱财;二是借此宣扬国民党抗日的所谓“丰功伟绩”,树立国民党军队是抗日最大功臣的虚假形象;三是进一步宣扬“抗日老兵都是功臣”这个颠倒黑白的价值观,并借机污蔑中国现政府,调拨和激化社会矛盾,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14][15]

ref[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毛剑杰. 寻找最后的“八佰壮士”杨根奎:我们沉默了十年的真相. 新浪微博.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2. ^ (成都金堂)杨根奎. 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3. ^ 吴志维.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归来的壮士杨根奎. 羊城晚报. 2011年01月22日b6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6).  . 数天后,作者洗稿并投稿于成都《看历史》杂志,吴志维. 发现最后的“八百壮士”杨根奎. (转自成都《看历史》杂志). 2011年01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4.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赴蓉城采访:八百壮士中最后一位幸存老兵杨根奎.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10-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2). 
  5. ^ 5.0 5.1 关于杨根奎(杨耀辉)老人的医保. 金堂发布. 20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6. ^ "被遗忘"抗日英雄经媒体报道养老金问题得以解决. 齐鲁网(转自羊城晚报). 201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5). 
  7. ^ 李阳. 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实历史的四行孤军,比电影更震动人心. 新京报.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8. ^ 兰台. 90岁要医保抗战老兵:他真的是八百壮士吗?. 凤凰网历史. 2011年0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9). 
  9. ^ 密涅瓦的猫头鹰. “八百壮士最后一位幸存老兵”狠狠 打了谁的脸? (PDF) (第02期). 2011-03-15: 4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8-25).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0. ^ 10.0 10.1 10.2 10.3 最热评论:90岁要医保抗战老兵:他真的是八百壮士吗?. 凤凰网.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帮助)). 
  11. ^ 师伟. 师伟:抗战老兵是个伪概念. 深圳市红歌会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红歌会网. 2019-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12. ^ 辛阳. 一场精心谋划的灭国行动:“抗战老兵”的故事没一个是真的!. 观察者网.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13. ^ 最初刊于2016年10月11日,原标题不详,微信公众号“现代质量”,作者师伟,原连接已失,2020年8月15日时有增写。多个网站转载2016年10月11日的旧版,但未能抓取原文所有照片,建议把以下连接全部点开查看所有照片:
  14. ^ [转帖]国军抗日老兵——一个荒谬无耻群体的图腾.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 201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 原始出处不详, 但应为2013年作品.
  15. ^ 转帖:警惕网上大量冒充“国军抗日老兵”的骗局!. 铁血网.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16. ^ 胡亦南. 胡亦南:虚实之间的抗战老兵.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0). 
  17. ^ 最后一名“飞虎队员”龙启明病危消息不实:不会开飞机.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转自观察者网). 22014-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 原刊于媒体炒作抗战老兵“最后一位飞虎队员”龙启明 老同事熊少硕证明他不是飞虎队员. 2014-09-26. ,原刊观察者网的新闻照片已经失效,海峡都市报尚存照片。

[1] [2]

  1. ^ 空引用 (帮助) 
  2. ^ 空引用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