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复审/唐朝
外观
3支持,2反对 =>维持--Advisory 2009年7月9日 (四) 02:01 (UTC)
参考资料质量低,没多少专业价值;脚注不足支持全文—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25日 (四) 13:06 (UTC)
支持撤销
[编辑]- (+)支持,提名者投票—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25日 (四) 13:06 (UTC)
- (+)支持,同意RekishiEJ的意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30日 (二) 14:34 (UTC)
- (+)支持参考资料质低是不争的事实………—J.K.M.J.R.I.P. 2009年6月30日 (二) 15:57 (UTC)
反对撤销
[编辑]- (-)反对对于少量问题的条目我们是要改进,不是动不动便取消。窗帘布(议会厅) 2009年6月26日 (五) 01:48 (UTC)
- (-)反对,同窗帘布—ArikamaI 只有我理解得到黑暗的极端,是不可能照亮(ArikamaI的有限度运作通讯装置) 2009年6月26日 (五) 22:24 (UTC)
中立
[编辑]- (=)中立哪些地方需要再加注?是要详细说明还是提出处?另外,偏向专业的书籍大多指哪些呢?--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09年6月25日 (四) 15:22 (UTC)
- 段段需要加注,以说明出处,具体哪里就要问当初写那些内容的人了。所谓专业,起码是断代史,最好是专门关于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专门史,比如《道教与唐代社会》、《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这类。绝对不可以是《细说》、《话说》这类。本文严重违反了可供查证—这一维基百科的支柱,并非小补充即可,而是必须大换血。—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26日 (五) 04:21 (UTC)
- 顺便提醒一下,写中国朝代条目不是参考正史,再随便找几本当代史书就行。使用当代史书应留意其于史学界评价,并应搜罗广泛。如唐朝中参考资料,在引用当代唐史书籍时,即不应局限于中国断代史系列,而应追加陈寅恪、岑仲勉、李树桐等人著作,必要时甚至应参考论文(不过这对多数维基人有点强人所难,毕竟要他们看完所有重要的专业唐史书籍已经很困难,更何况时详读所有相关论文了。果然还是应该号召更多专业史家参与相关编撰工作(最好一次找数千位以上学者编撰,免得基于他们的“常识”所写出来的内容被刁难……)。--RekishiEJ (留言) 2009年6月27日 (六) 21:04 (UTC)
- 不过,除非像汉朝、清朝、三国等等热门条目关注较大,有比较多人帮忙,不然大多只有一个到两个人编译主要内容,有时还会因为某段争议发生了编译战。但是RekishiEJ的作法还是正确的。--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09年6月29日 (一) 01:06 (UTC)
- 顺便提醒一下,写中国朝代条目不是参考正史,再随便找几本当代史书就行。使用当代史书应留意其于史学界评价,并应搜罗广泛。如唐朝中参考资料,在引用当代唐史书籍时,即不应局限于中国断代史系列,而应追加陈寅恪、岑仲勉、李树桐等人著作,必要时甚至应参考论文(不过这对多数维基人有点强人所难,毕竟要他们看完所有重要的专业唐史书籍已经很困难,更何况时详读所有相关论文了。果然还是应该号召更多专业史家参与相关编撰工作(最好一次找数千位以上学者编撰,免得基于他们的“常识”所写出来的内容被刁难……)。--RekishiEJ (留言) 2009年6月27日 (六) 21:04 (UTC)
- 段段需要加注,以说明出处,具体哪里就要问当初写那些内容的人了。所谓专业,起码是断代史,最好是专门关于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专门史,比如《道教与唐代社会》、《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这类。绝对不可以是《细说》、《话说》这类。本文严重违反了可供查证—这一维基百科的支柱,并非小补充即可,而是必须大换血。—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26日 (五) 04:21 (UTC)
意见
[编辑]- 投票将于 2009年7月9日 (四) 13:06 (UTC)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