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穆伊斯卡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穆伊斯卡人
Muisca/Chibcha
用来献祭的黄金船
总人口
一百万人(被殖民前) 地区 哥伦比亚
语言
奇布查
宗教信仰
萨满, 天主教

穆伊斯卡人(Muisca),也可以称为奇布查族(Chibcha),兴起于西元6至12世纪,使用“奇布查语”(Lengua Chibcha)。人口约有100万人,由56个部落所组成,主要定居在于东科迪耶拉山山谷和马格达雷纳河流域,即现在的昆迪纳马卡省(Cundinamarca)和博亚卡省(Boyaca)。穆伊斯卡人自给经济基础以农业盐业贸易金属加工制造业为主。

民族分布、人口及语言[编辑]

分布[编辑]

穆伊斯卡人分布图

主要分布在于东科迪耶拉山山谷和马格达雷纳河流域,即现在的昆迪纳马卡省(Cundinamarca)和博亚卡省(Boyaca),影响遍及哥伦比亚中部、西南部、厄瓜多东部山区。

人口[编辑]

根据考据显示,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穆伊斯卡族的人口约有1,000,000人,由56个部落所组成。现今人口约14,051人(根据2005的人口普查)

语言[编辑]

穆伊斯卡 文字

穆伊斯卡人属于奇布查语族,语言使用是奇布查语(也称为穆伊斯卡语),目前穆伊斯卡语(Lengua Muisca)是官方认定已经灭绝的语言。西元1770年4月16日,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 of Spain)通过皇家法令,严格禁止使用穆伊斯卡语,在西元1991年才正式废除此禁令。

地理环境[编辑]

波哥大北部地区的景观

穆伊斯卡人的领土面积约有47,000平方公里(18,000平方英里),从东科迪耶拉山山谷,到马格达莱纳河谷,即从现今的昆迪纳马卡省博亚卡省北部,大概跟一个瑞士一样大。

即使在锡米哈卡(Simijaca)、乌瓦特(Ubaté)和波哥大(Bogotá)高地占据的中部,穆伊斯卡人的领土地形皆是属于山区高地,其大约有三分之二是由陡峭的土地所组成,其馀的地形相对于平坦。

地理景观是由巨大的高地构成,这些高地彼此形成山谷、悬崖、缓坡或岩石切割,而气候变化取决于地形高度,变化多风,地理特征丰富,包括河流、海岸、沼泽、雨林、高地、低地等各种地形,形成了穆伊斯卡人不同环境的生活方式。

历史沿革[编辑]

古穆伊斯卡[编辑]

在古典时期(西元前1000到500年),古穆伊斯卡人移居到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与大多数的美洲文明一样,处于由采集游猎转变到定居农耕的过渡期,西元前1500年,第一批移民来到了高原,带来了定居和陶瓷的技术,第二批移民在西元前500至800年前到达,考古学者发现了许多符合年份的彩色陶瓷和房屋,据推测这些住民即是穆伊斯卡人的祖先。

西班牙的征服[编辑]

1536年4月,西班牙将领戈萨达率领五百位远征军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1537年3月抵达波哥大草原,同时发现穆伊斯卡联盟,由于当时该联盟正处于政治分裂的状态,一个位在北方,以萨给(Zaque)为首的荤萨族,另一个则是处于南方的波哥大草原,与斯巴为首的巴卡大族(Bacata)两个部族争夺不休,戈萨达不费吹灰之力夺下两大部族,获得了大量的黄金和绿宝石,最后一个札巴Aquiminzaque(1537-1541)被俘虏,被迫接受天主教的洗礼,他与穆伊斯卡联盟的其他酋长试图联合反抗未果,最后在通哈被公开斩首。

殖民的统治[编辑]

西班牙人透过疾病、战争、劳役很快的征服了穆伊斯卡联盟,联邦境内的泽巴和札奎被纳入西班牙在美洲的政治版图,在1717年被划入新格拉纳达统治区,西班牙征服者采取监护征赋制,强迫穆伊斯卡人为其耕种,换取土地所有权的保障,原本是为了南美洲土地广大的农耕需求而订定,但后来这套制度变的十分腐败,监护者逐渐对原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的占有变得习以为常,当有机会时,便会通过合法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占有,而这样的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总族差异来运行,因此很多印地安人开始弱化、谎称自己的种族身分,或是与不同种族的人通婚来躲避劳役与保有土地,加速了种族融合的进行。殖民时代促成了波哥大的崛起,在新大陆出生的西班牙人多半居住于此,在独立战争中发挥极大的影响力。

政治与社会[编辑]

酋长制[编辑]

古穆伊斯卡实行以酋长为首的金字塔权力结构的酋长制,以中央集权为主,有宗教组织,阶级制度,政治和宗教职位的行母系继承,社会阶层分为酋长`贵族`平民和奴隶。 酋长可以召集战士进行战争,有权征税,供应武士温饱,酋长的家也往往是供奉神祇的场所,贵族是酋长在国内各村落指派的统治者,祭司必须从小开始训练,长大后才可执行宗教仪式,平民从事农业,向酋长纳税以寻求保护,奴隶仅指战争中的俘虏,男子用以献祭,女子纳为妻妾。

穆伊斯卡联盟[编辑]

穆伊斯卡联盟约在十五世纪时形成,是南美洲大陆最大的组织、组织最严密的部落联盟之一。这个联盟并非一个王国,他们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并且透过贸易形成关系。因为没有君主制,也不是一个帝国,对穆伊斯卡地区以外的人民也没有统治权,因此很难将穆伊斯卡联盟与其他美洲文明相互比较, 如阿兹特克人印加帝国

穆伊斯卡联盟主要由首都是巴卡塔(现在的波哥大),以统治者札巴zipa为首的南部联邦以及位由札奎(Zaque)为首的北部邦联组成。在联盟中有四个酋长国:巴卡塔(意为“高的田地”)(Bacatá),通哈(Hunza),杜伊塔马(Duitama)和索加莫索(Sogamoso)。

婚姻制度[编辑]

穆伊斯卡社会实施一夫多妻制,第一个老婆会有比较高的地位,一位穆伊斯卡男子若想取一位穆伊斯卡女子,必须给女子的父亲一定数量的货物,如果女子的父亲不满意就要增加数量,若增加了三次父亲仍然不同意,该男子就会丧失迎娶的资格。

产业与生活[编辑]

在前哥伦比亚时期,穆伊斯卡人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其中有种植玉米马铃薯藜麦棉花等农产品,穆伊斯卡人也常与邻近的城镇以易货贸易的方式,进行毛毯翡翠等产品交换。

矿产[编辑]

穆伊斯卡人开发了以下矿物产品:

  • 黄金nyia):穆伊斯卡人都是优秀的金匠,手工艺非常厉害,而黄金大部分是进口的,但是数量众多,所以黄金成为穆伊斯卡制作工艺品的首选。
  • 祖母绿宝石(chuecuta):即便在现今,哥伦比亚仍然是世界上第一个祖母绿生产国。祖母绿主要矿床位于博亚卡省
  • :根据科学家Ezequiel Uricoechea的报告:在战斗和庆祝活动中,穆伊斯卡人非常精心制作铜面具。
  • 煤炭:哥伦比亚拥有世界上最突出的煤炭储量,如今,煤矿仍然在开采中,例如哥伦比亚城市的锡帕基拉和城镇萨马卡。
  • :从哥伦比亚城镇内莫孔陶萨和城市锡帕基拉的矿山中提取,也成为与其他城镇的主要交换货物之一。

纺织[编辑]

另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是编织,穆伊斯卡人制作了各式各样复杂的纺织品。学者保罗·班恩说:“安第斯文化几乎掌握了现在所知的纺织品或装饰的所有方法,其在所有的编织和装饰技术中占了主导地位,而且他们的产品往往比现在更为精细。”

西元前3000年,穆伊斯卡人开发了棉纺织品,生产了非常精致的纺织品,在许多情况下都优于同时代的考古学家,美国人类学家希薇亚·M·布罗德本特(Sylvia Marguerite Broadbent),他研究了棉织面料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穆伊斯卡人的纺织技术非常复杂,生产中具有无数织物的单件面料,穆伊斯卡人具有很强的承受时间考验之能力。

市场[编辑]

市场是穆伊斯卡人社区经济的必经之地,他们实行买卖,更常见的是易货交易。在那里,他们交换了玉米、盐、蜂蜜、水果、谷物和棉毯等基本生活必需品,还有鸟类羽毛、铜、棉花、古柯和海洋蜗牛等奢侈品。

度量衡(尺斗秤)[编辑]

对于贸易交易所,穆伊斯卡人通常使用黄金、银和铜制成圆形“瓷砖”,铸造在没有任何密封或标志的模具中,并且除了祖母绿、盐、古柯和棉毯之外,它们的尺寸也很重要。它们也被用作货币等价物或促进易货贸易。通过在拇指根部上卷曲食指来测量金属尾巴,或者当它们较大时,使用他们必须测量其周长的某些棉线来测量金属尾巴。关于容量测量,穆伊斯卡人只使用测量稻壳玉米的那种,他们称之为aba,然而长度的度量是以跨度和步长来测量。

建筑[编辑]

穆伊斯卡文化和其他中南美洲古文明最不同的地方是没有留下如马雅文明印加文明的金字塔类的大型建筑,他们的建筑是用泥土、木条或是藤条搭建而成,房屋呈现圆锥形,墙上有小窗户,屋子里不常摆放家具,穆伊斯卡人通常坐在地板上,而房屋的高度随阶级的高低而有所差异。

穆伊斯卡人用藤茎和泥浆作为主要材料建造房屋。普通房屋有两种形式:一些是圆锥形,另一些是矩形。圆锥形包括一个圆形的墙,用棍子埋在一个像坚固的柱子的圆上,在这个圆柱上,从一边到另一边支撑著双重交织的芦苇,其间隙是密集的泥土。屋顶是圆锥形的,用杆子固定在杆子上。波哥大萨凡纳(波哥大热带稀树草原)的这种锥形结构的丰富使得冈萨罗·希门内斯·德·奎萨达(Gonzalo Jiménez de Quezada)将这个高原称为“Valle de los Alcázares”。矩形结构由平行的墙壁组成,与之前的平行墙壁一样,屋顶为两个矩形形状的翼。

衣著[编辑]

穆伊斯卡人是少数衣著完整的土著民族,用棉花制成的毯子包裹全身,以抵御印第斯高山上的寒冷,男女都会带用动物骨头制成的颈圈,战士在庆祝的时候,偶尔会带著动物如熊或老虎的皮帽,另外只有贵族可以用羽毛装饰,或穿带金制首饰

艺术与文学[编辑]

运动和竞技[编辑]

穆伊斯卡文化中有某些运动是他们仪式的一部分,“图尔梅克运动(turmequé)”,也被称为特茹(tejo),此项运动幸存下来并成为哥伦比亚的国家体育运动。同样重要的是业馀摔跤比赛,获胜者可以收到来自酋长的精细编织棉毯,并且也会被认定为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艺术[编辑]

穆伊斯卡金色面具

穆伊斯卡的艺术反映了查布奇部落中的主要艺术,也就是说它在生产黄金物品以及从他们的墓葬到水井方面脱颖而出,考古学家已经恢复了头盔、装饰别针、面具和水壶,以雄鹰为代表的胸板。即使是最简单的武器和工具也是用金制成的。这些数字通常代表埋藏的原理,其特点是角形和扁平形状以及由于添加了焊丝而获得的特征。加工过的材料实际上并不是纯金,而是由金和铜合金制成的铜,因其极易加工和特殊的颜色而优选。

天文学[编辑]

月亮女神(Chía) 雕像
索加莫索 太阳神庙

穆伊斯卡人的崇拜集中在两个主要的神灵上:太阳神Sué)和月亮女神Chía)。他们开发了一个二十进位日历,尽管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穆伊斯卡人确切地知道了夏至的时间(6月21日),就是太阳神苏醒的日子,寺庙在索加莫索(Sogamoso),是太阳神的神圣城市和祭司(Iraca)居住的地方。这个城市的名字:Suamox或Sugamuxi的意思是“太阳之城”。穆伊斯卡北部地区的统治者(Zaque)那一天来到圣城被供奉,那一天也是穆伊斯卡人可以看到北部地区的统治者(Zaque)脸部的唯一一天,而北部地区的统治者(Zaque)被认为是太阳神的后裔。

信仰与节日[编辑]

宗教[编辑]

穆伊斯卡祭司从小就受过教育,并领导了主要的宗教仪式。 只有祭司才能进入寺庙。 除了宗教活动,祭司们对人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农业或战争问题上提供谘询。 宗教仪式最初包括人祭,但在西班牙征服时,这种做法可能已经灭绝,因为没有西班牙殖民时期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传说,每个家庭都放弃了一个孩子的牺牲,孩子们被认为是神圣的,直到15岁,他们的生命被提供给太阳神Sué)。

神灵[编辑]

  • 太阳神,(Suá,Zuhé或Xué) :穆伊斯卡人的父亲,是最受尊敬的上帝,而“札巴”(统治者),被认为是他的后裔。他的太阳神殿在索加莫索
  • 月亮女神Bachué:穆伊斯卡人的母亲。传说她是一位来自伊瓜克湖,带著儿子的美女。当儿子年纪大了,她和儿子结婚并生了许多孩子,即是穆伊斯卡人。月亮女神(Bachué)教会穆伊斯卡人们去捕猎,耕种,尊重法律,敬拜众神。 月亮女神(Bachué)形象善良,深受穆伊斯卡人喜爱,穆伊斯卡人称她为Furachoque(穆伊斯卡语中的好女人)。后来,月亮女神(Bachué)和她的丈夫决定回到湖的深处。有一个版本的传说为:在踏入伊瓜克湖的湖之后,月亮女神(Bachué)上升到了天空,变成了(Chía)。但其他版本中,月亮女神(Chía)和 月亮女神(Bachué)是两个不同的神。
  • 包查卡Bochica:虽然不是一个真正的神,但他享有与神相同的地位,是传说中的酋长或英雄。传说穆伊斯卡的土地因为一个美丽但却卑鄙的女人 乌伊达卡以及掌管雨和雷的神奇布查库姆所造成的洪水淹没,包查卡听到了穆伊斯卡人的祈求,用他的手杖在洪水的两边击破了岩石,疏导了水流,形成了新格拉纳达瀑布。之后包查卡为了惩罚他们,将乌伊达卡变成猫头鹰,守护著天空,将奇布查库姆变成大地,从此不得不用肩膀支撑世界。


新格拉纳达 Tequendama瀑布
Bachué女神雕像

神话[编辑]

穆伊斯卡神话被保存得很好,许多为西印度群岛编年史做出贡献的作家都在波哥大。他们记录了许多神话,因为他们对被征服者的传统和文化感兴趣。穆伊斯卡领土成为格拉纳达新王国殖民政府的所在地(西班牙语:Nuevo Reino de Granada)。

穆伊斯卡人用黄金所打造的工艺品穆伊斯卡筏英语Muisca raft,上面的人物与黄金国的传说颇为相似,年代鉴定约为公元1200-1500年所铸,1856年于哥伦比亚的帕斯卡出土

黄金国西班牙文El Dorado)传说的起源可能位于穆伊斯卡。最早是始于一个南美仪式,部落族长先在身上敷上黏土,再洒上金粉,然后乘著贴上金箔的独木舟,划到湖中央,将黄金绿宝石等祭品投入湖中,象征献给神灵。

西班牙人被“黄金国”的故事所吸引。穆伊斯卡人民有时会以这种方式摆脱贪婪的西班牙人,将他们引向别的地方。这个传说逐渐成为任何可以找到或制造巨额财富的地方的隐喻。

印第安人与加勒比海盗关于“黄金国”的传说流传了好几个世纪,吸引无数探险家前来寻宝。

现况[编辑]

独立哥伦比亚[编辑]

哥伦比亚在1810年独立后,新的国家解散了许多原住民保留地。托坎希帕( Tocancipá )保留区在1940年被取消,塞斯基莱( Sesquilé)保留区被缩编到其原始尺寸的10%。Tenjo的保留区1934年缩小到原本面积的54%,位于科塔的保留区则由社区于1916年买地重新建立,受到1991年的宪法承认。 1948年,哥伦比亚政府禁止穆伊斯卡人生产以玉米为原料的chicha,禁令对穆伊斯卡人的文化与经济造成了打击,1989以来,幸存的穆伊斯卡人试图重建文化,组成了委员会,2002年9月20日至22日在博萨召开了大会,成立了隶属哥伦比亚全国原住民组织(ONIC)的穆伊斯卡分部,该组织致力于穆伊斯卡语言及文化的恢复,捍卫被夺走的土地,也努力发展观光,期望壮大组织和保护穆伊斯卡的文化权。

以下引述一段2006年的穆伊斯卡人口报告:

  • 三个穆伊斯卡委员会: 柯塔(Cota), Chía, and Sesquilé,共有人口2,318人,
  • 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共有5,186人注册为穆伊斯卡人。
  • 在苏巴和博萨,有1,573人注册

该报告不包含不住在穆伊斯卡联邦境内的人,混血的穆伊斯卡人也不列入。

参考资料[编辑]

  1. Chibcha language
  2. Spanish conquest of the Chibchan Nations
  3. 一字一字慢慢来 穆伊斯卡语的重生之路
  4. 穆伊斯卡事件
  5. [1]
  6. Muisca Civilization

参考书目[编辑]

萧远芬辑,张立卉著,《哥伦比亚史:黄金国传说》,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