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方飯店 (北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方飯店
概要
類型酒店
地點中國北京市西城區萬明路11號
座標39°53′11″N 116°22′59″E / 39.886489°N 116.383089°E / 39.886489; 116.383089
開放1918年2月19日
擁有者首旅如家酒店集團
地圖
地圖
東方飯店名人居,是飯店最早落成的部分,1918年開業

東方飯店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萬明路11號的高級飯店。始創於1918年2月19日,是中國人自主開辦的第一家現代化飯店,也是北京唯二保留百年古建築的酒店賓館之一(另一家是北京飯店)現由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擁有並管理。[1]

歷史[編輯]

民族資本獨立經營時期[編輯]

1917年8月8日,東方飯店正式註冊成立,1918年2月19日開業,其位置前身是明清古剎萬明寺,當時位於最為繁華的「香廠新市區」。他首開民族資本涉足現代酒店之先河,但其背後的初始投資人卻是一個謎。首任經理由股東之一、寧波人邱潤初擔任。邱潤初,字仁祖,1883年出生,浙江鄞縣人。由於家境貧寒,邱潤初16歲到上海西餐館打工。10年之後,被聘為經理。後又自己投資當起了西餐館老闆逐漸發達起來。1917年初,羽翼豐滿的邱潤初聞訊進京參加香廠新市區的招商有緣成為東方飯店的股東和經理。東方飯店的市場定位、建築裝修規模檔次以及經營方針方式等等,都是邱潤初一手策劃。6年後邱潤初成為飯店最大的股東,直到1937年才因日本入侵而退出。

東方飯店初期約有員工50人。首批員工基本都是有在飯店、西餐館做事經驗的寧波人和上海人。後隨業務發展、人數增至百餘人。其中各類管事及櫃檯約10人:餐廳和火車餐車廚師、跑堂、雜役40餘人;客房服務員約40人;汽車夫約8人。

飯店設施在當時相當豪華,客房不僅全部採用實木地板,還引進了電燈、電扇、暖氣、抽水馬桶、席夢思床墊這些當時的高科技產品。除此之外,東方飯店也是北京首家在每間客房內均配備電話的大飯店。

飯店接待禮遇也是當時的頂流,初期飯店即購有7輛小轎車用於接送賓客往來於飯店與正陽門東火車站。(當時全北京市總共也就45輛民用車)

因其豪華的設施,成為當時與北京飯店六國飯店並稱的北京三大高檔飯店,且是三家之中唯一一家由中國人主事的飯店,吸引了當時有民族氣節的各路名流入住。飯店本身也見證了不少歷史時刻。

1925年至1926年,黎錦熙錢玄同之邀,與趙元任劉半農林語堂等知名學者一道,每月都聚集在東方飯店研究探討漢語注音問題,最終發明了以國際通用的羅馬字母為漢字注音的方案。

1928年6月11日,北伐革命軍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白崇禧在東方飯店召開中外記者會,向全世界宣布:「北洋政府垮台,北伐革命勝利!」[2]

抗戰前後的變遷[編輯]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兵臨城下。東方飯店被險惡的形勢逼入絕境,被迫"將房屋租讓給日本人伊東晴雄接做"。伊東晴雄接手東方飯店後,任命朝鮮人車應壁為經理。此後,東方飯店對外名稱不變,在日本人內部,則被改稱"伊勢屋ホテル"。車應壁當東方飯店經理時居然偷電偷水,被告到了警察,後搬出日本使館官員,使此事不了了之。

北平淪陷後,東方飯店一度成為日軍"南城宣撫處"駐地,飯店的東樓和南樓因此被全部改成日式房間。抗日戰爭勝利後,東方飯店由北平商人袁紹明接手繼續經營。國民政府接管北平後,又被半買半徵用的成了中央政府資源委員會駐京辦事處。

政府招待所時期[編輯]

1949年,解放軍接管北平後,東方飯店因為曾做過國民黨機關辦公地,因此被定為敵產而被軍管。1949年3月,擔任北平警備部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奉命進城,將其所屬第12師的師部設在東方飯店。

1949年7月至9月,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東方飯店是主要接待場所和分會場之一,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梁漱溟丁玲、趙樹理等近百位文化界名人來此開會與下榻。

1950年,世界著名科學家居里召集第二屆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國積極響應,組成了由劉寧一、馬寅初、章伯均、錢三強、巴金、袁水拍、袁雪芬、黃宗英等42人的代表團,郭沫若任團長。10月27日,郭沫若率領參會的中國代表團全體代表集中下榻東方飯店,周恩來親至飯店接見,兩天後奔赴華沙。

為滿足大批接待外國專家的需要,北京市政府1952年接收東方飯店作為政府招待所.當時飯店因頻繁易主、年久失修,不僅建築破舊斑駁、設備鏽蝕缺損,被改成日式房間的東樓和南樓已屬危房。市政府接收後,當年就對東方飯店進行了其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改造和裝修。除1918年所建的西樓完全保留外,其餘建築拆除後按照原有風格和規模重建。改造後的東方飯店在西樓二層增設了舞廳(多功能廳)和三層的大會議室,客房總數73間。

1953年,修葺一新的東方飯店作為北京市政府招待所投入使用,門牌號碼從萬明路7號改為11號。

從1953年起,東方飯店在北京市政府交際處的領導下,接待了蘇聯東歐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援華專家、政府代表團、來華演出的文藝團體;同時接待了黨和國家以及北京市政府的許多會議;也大量接待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出差來京的幹部。周總理更是經常到東方飯店來看望老朋友、老戰友。

1959年7月,傅抱石關山月下榻東方飯店,埋頭為剛剛落成的人民大會堂迎賓廳創作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後來為感謝飯店的招待,兩人又聯手作畫「梅花圖」一幅,成為飯店的鎮店之寶。[2]

1961年3月,東方飯店成為中共華北局的招待所,接待華北五省市進京公幹的領導。華北局對東方飯店進行了擴建,在原有建築的南面增加了相對封閉的區院,興建工院內花園和南小樓。南小樓有兩層,每層設有一套四開間高檔套房配備高級寬大席夢思床,沙發和寫字檯等,專門接待省級正職以上的高級領導。

1973年10月,東方飯店被北京市革命委員會辦公廳接收,再次成為北京市政府系統的招待所。

在作為政府招待所的39年裡,東方飯店是不對外營業的,原先的招牌掛在了二道門藏了起來,只有內部工作人員清楚。當時散客要是想住飯店,需要持省級黨政機關介紹信到北京市政府交際處聯繫,再憑交際處信函辦理住店手續。

東方飯店接待了第二屆至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多次全國黨代會的代表,其中包括者一代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朱德、周恩來、董必武、宋慶齡、鄧小平,陳毅,葉劍英、陳雲,羅瑞卿以及彭真等。

改革開放之後的發展[編輯]

1986年11月,東方飯店主樓竣工並對外營業。這是東方飯店時隔39年後對外開放經營,成為兼有合資飯店與市政府招待所雙重性質的飯店。

合資興建的東方飯店新樓(後被稱為主樓)位於原飯店南院,由北京建築設計院設計,占地1,003平方米,高59米,共計17層。樓內有客房225間,二層和十六層均為餐廳,十七層是多功能廳。在興建主樓的同時,飯店將大川路西2.857平方米的平房及院落徵用作為附屬用房,並在其間修建了一座四層的設備樓。

1989年9月24日,東方飯店主樓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北京市首批三星級酒店。

1991年到1993年,東方飯店的利潤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客房入住率、客房平均銷售價和銷售指數在北京市三星級飯店中連續三年名列前茅;在客房出租率超過83%的情況下,1993年一年內曾六次上調房價。1994和1995年,飯店平均營業額連創歷史新高。然而,之後幾年北京旅館酒店數量快速增長,競爭日發激烈。設施稍顯老化的東方飯店因此陷入虧損中。

北京市政府為了幫助東方飯店擺脫困境,於2004年2月將飯店所有權移交給首都旅遊集團。首旅集團非常重視東方飯店的轉型改制,破例將東方飯店直屬集團總部,為東方飯店軟硬件改造提供了全部貸款。在首旅集團的全力支持下,2005年9月底,東方飯店啟動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硬件改造。

2006年4月,投資4,000餘萬元的硬件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其中老樓域改造增加了東方古典的懷舊情調。1918和1953年樓內外煥然一新並按抗震設防要求加固。之後改稱名人居。此後東方飯店的經營效益開始爬坡。2007年一舉扭轉了連續10年虧損的局面。

參考文獻[編輯]

  1. ^ 档案中的北京老饭店_古都风韵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beijing.gov.cn. [2023-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2. ^ 2.0 2.1 东方饭店的故事-文摘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2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