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侯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侯摯(?—1233年),字莘卿金朝大臣,原名師尹,因避諱改名。東平府東阿縣(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人。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侯摯中進士承安年間,為山東路鹽使司判官。泰和元年(1201年),因侯摯課增四分,遷官二階。泰和八年(1208年)七月,追官一階,降授長武縣令。貞祐初年,侯摯為戶部主事。當時蒙古帝國大軍圍燕京,侯摯擔任中都麴使,請出外募軍,因功擢升為右補闕貞祐二年(1214年)正月,侯摯為西山招撫。金宣宗南渡,侯摯轉任勸農副使,提控紫荊關,遷行六部侍郎。貞祐三年(1215年),為太常卿,行尚書六部事,籌措軍糧。上奏皇帝治國九事,亟言時弊,請求朝廷嚴綱紀、選猛將,恤百姓、督民運糧,籌措軍餉等,一些被金宣宗採納。拜參知政事,於河北行尚書省。貞祐四年(1216年),擢尚書右丞紅襖軍六萬人馬攻陷山東泰安等十餘縣,聲勢很大。侯摯於東平行省事,權本路兵馬都總管,率軍鎮壓郝定領導的紅襖軍。他治軍嚴謹,督師鎮壓,斬首千餘,招降紅襖軍石花五、夏全等二萬餘人,以功升資德大夫兼三司使。興定二年(1218年),再次行省河北,兼行三司安撫事。興定三年(1219年),設立汴京東西南三路行三司,侯摯居中總領其事。興定四年(1220年)遷榮祿大夫後辭官。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起復進官平章政事,封蕭國公。後致仕。天興二年(1233年),蒙古軍攻下汴京,侯摯被亂兵所殺。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金史/卷108》,出自脫脫遼史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