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五一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冀中五一戰役
日期1942年5月1日-6月底
地點
參戰方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冀中軍區15個主力軍團及地方民兵 日軍第27、41、110師團
獨立混成第7、9旅團
第26師及獨立混成第8旅團各一部
「偽」軍一部
指揮官與領導者
冀中軍區司令呂正操
政委程子華
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
兵力
3萬餘[1] 5萬餘[1]
傷亡與損失
傷亡4600餘人,共「減員」16800餘[1] 亡3918人,傷7521人[1]

冀中五一戰役,中國亦稱冀中「五一」反「掃蕩」、冀中「五一大掃蕩」,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中日雙方發生的戰役。戰役中日軍採取拉網掃蕩的戰術,冀中八路軍準備不充分,在反掃蕩戰役中雖給予日偽軍較大的打擊,但自身也損失慘重,絕大部分根據地變為游擊區,主力部隊轉移到外線作戰,由少數部隊堅持鬥爭。戰役中八路軍繳獲機槍4挺、步槍233支、手槍8支、擲彈筒4具、刺刀14把、子彈1.3萬餘發、手榴彈200餘枚、戰馬23匹[1]

戰前局勢[編輯]

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調集直轄第四十一師團和獨立第九旅團的主力,以及一一○師團、二十六師團、獨立第七旅團各一部,日軍共五萬餘人。另有二十七師團和第二十九獨立飛行隊配合。從5月1日到7月1日,對冀中進行「十面出擊」、「鐵壁合圍」、「大掃蕩」。

華北方面軍先於4月初派第二十七師團對冀東根據地掃蕩;4月25日由第一一○師團對冀西地區掃蕩;4月29日開始對冀南軍區進行了突襲。

戰鬥經過[編輯]

1942年5月初至6月底,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第41師團主力及第26、第27第、第110師團、獨立混成第7、第9旅團各一部和騎兵第13聯隊及偽 軍共5萬餘人,對冀中平原進大掃蕩,日軍占據冀中根據地所有縣城和較大集鎮、村莊,共建立1700多個據點,挖掘4000多公里封鎖溝,把冀中根據地分割成2600餘塊。計劃消滅冀中區的共產黨武裝,完全控制冀中地區。在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呂正操的領導下,八路軍部隊15個團和中共地方武裝15個支隊共3萬餘人,日日軍展開反掃蕩作戰。冀中軍區以一部兵力採用襲擊、伏擊、阻擊等手段鉗制進攻之日軍,掩護機關轉移,在深澤縣白莊、無極縣趙戶村、肅寧縣窩北鎮、深縣護駕池等地殲日軍和偽軍 1000餘人。經十數日輾轉激戰,中共冀中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大部分脫離日軍封鎖圈,機關轉移至陽河以東地區,中共部隊則分散在內線進行游擊戰。 冀中部隊和民兵依託地道和村間道溝,靈活運用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襲擊日軍和偽軍運輸隊,打擊小股日軍和偽軍。期間,外線部隊先後襲擊 大城、文安、新鎮、安國等20餘座城鎮,在無極縣小呂王村、深澤縣白莊、定縣北喧等地多次阻擊、伏擊日偽軍。6月底,日軍縮於主要城鎮,反掃蕩戰役結束[2]

戰後影響[編輯]

"五一"反掃蕩戰役歷時兩個月,中日雙方共進行了大小戰鬥272次,中國軍隊斃傷日軍和偽軍共1.1萬餘人。同時中共武裝亦損失慘重:中共的冀中根據地遭到嚴重摧殘,中共冀中軍區部隊減員16800餘人,平民被殺、被捕達5萬餘人[2]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歷史研究部 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總覽」。
  2. ^ 2.0 2.1 “五一”反扫荡:毙伤日伪万余人 - 重大战役 - 抗日战争纪念网. www.krzzjn.com. [2021-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