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利沃夫裝甲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利沃夫裝甲廠
原文名稱Товариство з обмеженою відповідальністю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ТОВ "ЛБТЗ")
Lviv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 Pla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AFVP LLC)
公司類型商業
公司結局營業[1][2][3][4]
成立1944年5月9日,​80年前​(1944-05-09
總部Stryiska St, 73, 利沃夫, 利沃夫州, 烏克蘭79000英語Postal codes in Ukraine
產業機械工程
汽車產業ISIC:2910)
所有權者烏克蘭國防工業
主要股東烏克蘭國防工業
母公司烏克蘭國防工業
網站www.tank.lviv.ua
備註EDRPOU代碼烏克蘭語Код ЄДРПОУ烏克蘭企業和組織國家統一登記冊烏克蘭語Єдиний державний реєстр підприємств та організацій України):07985602

利沃夫裝甲廠烏克蘭語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ЛбТЗ羅馬化Lʹvivsʹkyy bronetankovyy zavod, LBTZ直譯利沃夫裝甲廠,簡稱LBTZ)是烏克蘭國防行業英語Defense industry of Ukraine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烏克蘭國防工業的一部分,位於利沃夫

該企業從事T-72T-80的現代化改造,[5]並根據烏克蘭軍隊的需要進行BTR-60BTR-80BMP-1T-64的翻修,製造BTR-3配電箱。目前監視-B英語Dozor-B輕型裝甲運兵車和BTR-4E配電箱的製造工作正在進行。

利沃夫裝甲廠的地理位置便利。企業已連接有鐵軌,建有倉庫,並有空閒的生產區域可供新產品的開發。

歷史[編輯]

建立[編輯]

1944年5月9日,根據蘇聯國防委員會的決定和裝甲總局第26號命令,第33198號機動裝甲坦克修理廠正式成立,駐地位於基輔達爾尼齊亞烏克蘭語Дарниця區。新成立的工廠的主要任務是翻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損的裝甲車,並儘快將其送回前線。

向西走,在前線後方翻修裝甲車,移動裝甲修理廠就在利沃夫市的郊區。

1944年8月翻修T-34ASU-76烏克蘭語АСУ-76,約1200輛翻修後的車輛被派往前線。

首任指揮官是經驗豐富的軍事工程師M.F.扎瓦利申(烏克蘭語М.Ф. Завалишин羅馬化M.F. Zavalishin)上校。第一年就有一千多輛T-34、SU-76等裝甲車被翻修並送往前線。

二戰結束後[編輯]

1950年代,工廠掌握了T-54T-55坦克以及基於T-54、T-55底盤的工程車輛的翻修技術,即裝甲牽引車BTS-4烏克蘭語БТС-4、BTS-4A、BTS-4B,並開始開展台架及非標設備的開發和生產。

1980年代,工廠掌握了T-72坦克及以其為基礎的特種工程車輛的檢修技術。

時間推進到對之前翻修過的T-55進行現代化改造的時候。這就是現代化的T-55M、T-55M-2出現的方式。其配備了加固的起落架、「Volna」(烏克蘭語Волна)火控系統、增加功率的B-46-5M發動機和KDT-2坦克量子測距儀。

1980年代,工廠開始對T-72坦克及其基礎特種裝備進行開發。

生產了新型BMR-1掃雷戰車,並掌握了基於T-55坦克的IMR-1烏克蘭語ІМР-1工程車的檢修技術。同時,該廠還生產民用設備:KGS-16履帶式起重機、GTU-1-05履帶式牽引車、城市客車LiAZ 5256烏克蘭語ЛіАЗ 5256、基於瞪羚底盤的城市小型客車、帶改裝設備的LRMZ-460、LRMZ-580履帶式拖拉機。[6]

烏克蘭獨立後[編輯]

  • 1990年代—清理中型坦克T-54T-55T-62
  • 1995年後—開始生產出口。生產裝甲車零部件。現代化T-72B坦克的開發和翻修,以及基於T-72的新型烏克蘭牽引車BTS-5B烏克蘭語БРЕМ-1的生產,以及牽引車系統的生產。
  • 2000年代,掌握了現代化T-72B坦克的翻修和基於T-72的新型烏克蘭牽引車BTS-5B的生產,以及牽引車系統的生產。與此同時,開展了以T-72坦克為基礎的IMR-2工程設備的翻修工作。

截至2012年底,工廠共有員工900餘人。坦克修理訂單主要來自亞洲和非洲國家。[7]

2014年後[編輯]

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駐科索沃部隊烏克蘭特遣隊的M1097A2。利沃夫機裝甲廠現代化改造的一個選擇。

自2014年以來,利沃夫BTZ的專家一直在以翻修和恢復長期儲存的軍用裝備的形式為烏克蘭武裝部隊提供援助。例如,僅駐紮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部隊就有100多輛裝甲車恢復服役。[8]

除軍用裝備(T-55AMV、T-72B1)外,工廠還掌握並使用了各種類型的經濟產品和改裝設備:LiAZ 5256、GAZelle英語GAZelle、GTU-1-0.5拖拉機、LRMZ-460推土機和LRMZ-580、KTS-16、BMR-1、IMR-1、IMR-2等。服務包括:汽車曲軸磨削、鑄造工作、鍛造、起重設備(吊索、枕木)的製造和維修、化學塗層(鍍鉻、氧化、鍍銅、鍍鋅)和零件熱處理(硬化、滲碳)。

自2015年起開發T-64坦克和基於它們的裝備。

自2015年起生產監視-B英語Dozor-B裝甲車。[9]

2014年9月,工廠根據烏克蘭國防部的命令,開發並製造了「監視」輕型裝甲運兵車,該車旨在將登陸部隊運送到部署地點。然而,它無法被送往ATO區,正如利沃夫裝甲廠廠長亞歷山大·奧斯塔佩茨(烏克蘭語Олександр Остапець羅馬化Oleksandr Ostapetsʹ)報告的那樣:「由於官僚主義障礙,我們無法獲得從德國進口的裝甲運兵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10]

2015年4月初,工廠廠長亞歷山大·奧斯塔佩茨宣布該團隊肩負着一項國家國防任務:在7月之前生產40輛新型監視-B裝甲車。[11]

截至2015年8月,該廠已向戰區運送了100多輛翻修好的坦克,其中5輛T-72坦克和5輛偵察車已準備交貨。[12]

2017年,政府為LBTZ的項目撥款了9.2億格里夫納。年內,該工廠將交付72輛現代化的T-72坦克和20輛新型監視-B裝甲車。[13]

2018年秋季,工廠表示已準備好量產BREM萊夫烏克蘭語БРЕМ «Лев»[14]

2019年第一季度,該廠向陸軍移交了34輛翻修後的坦克,即一個完整的坦克營。此外,該廠在戰前專門生產T-72坦克,還掌握了烏克蘭武裝部隊主力戰車T-64坦克的檢修技術。工廠還開發了一種新型的BREM野牛(烏克蘭語БРЕМ «Зубр»羅馬化BREM "Zubr"),計劃進行測試。2018年,BREM野牛在T-55坦克的基礎上開發。[15]

2021年10月27日,根據國有企業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的通知,國營企業利沃夫裝甲廠履行了烏克蘭國防部的國防命令,為烏克蘭國防部翻修了十多輛中型裝甲牽引車,同時改進了其性能。[16]

2022年3月26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開始後不久,利沃夫裝甲廠就因俄羅斯軍隊對利沃夫市野蠻的導彈襲擊而嚴重受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入口。[17]

醜聞[編輯]

2013年醜聞[編輯]

根據2013年的審計結果,烏克蘭國家金融檢查局在國家財務審計中發現資金使用違規行為超過2.11億烏克蘭格里夫納。[18]

2014年9月初,有消息稱,工廠的官員在2012年轉移了有關T-72坦克和BTR-80K的技術和其他細節的機密信息,當局已提前扣押原先提供的100萬格里夫納。[19]

2015年10月1日,因涉嫌挪用200萬格里夫納國家資金,執法人員拘留了利沃夫裝甲廠前廠長。利沃夫市舍甫琴科區地方法院為拘留的亞歷山大·奧斯塔佩茨設定3000萬格里夫納的保釋金。[20]

2015年6月13日,國家企業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解僱了國營企業利沃夫裝甲廠的廠長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奧斯塔佩茨(烏克蘭語Олександр Миколайович Остапець羅馬化Oleksandr Mykolayovych Ostapetsʹ),原因是該公司未完成生產計劃。[21]

2017年夏天,根據預審法官的決定,羅曼·蒂姆基夫(烏克蘭語Роман Тимків羅馬化Roman Timkiv)被暫停利沃夫裝甲廠廠長職務,根據立法,在暫停期滿之前不可能解僱他。

2018年8月28日,根據烏克蘭國防工業總經理帕夫洛·布金(烏克蘭語Павло Букін羅馬化Pavl Bukin)的命令,羅曼·蒂姆基夫被解除利沃夫裝甲廠廠長職務。他的決策效率低下,導致軍用裝備修復不及時,國家財產被盜的數額特別大。在這方面,根據法院判決,利沃夫裝甲廠有義務為客戶支付罰款。[22]

2017年醜聞[編輯]

2017年7月14日,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偵探在SAP檢察官的程序指導下,拘留了烏克蘭武裝部隊和SE「利沃夫裝甲廠」的多名官員,罪名是涉嫌犯有《烏克蘭武裝部隊法》規定的犯罪行為。烏克蘭刑法第5部分第191條(「侵占、貪污財產或濫用職權占有財產」)。[23]共有5人被拘留: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裝甲裝備部烏克蘭語Центральне бронетанкове управління ЗС України部長(少將)、烏克蘭中央技術部門負責人(上校)、利沃夫裝甲廠廠長和副廠長以及參與該公司項目的投資人。[24]

在預審調查過程中,確定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裝甲裝備部烏克蘭語Центральне бронетанкове управління ЗС України的官員與利沃夫裝甲廠的投資人、公司負責人勾結,並與在有皮包公司參與下,制定並實施了採購裝甲武器裝備零部件的腐敗計劃,造成2015年預算資金浪費2850萬格里夫納。[23]

該計劃的實質不是為T-72坦克購買新發動機,而是購買已經在使用的發動機。此外,在2008年至2009年期間,這些二手的、有時是無法使用的發動機已經作為國防部的剩餘財產在國內市場上出售給企業。此外,該型號發動機的生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已經停止,對於這一點,計劃的發起者也很清楚。[23]

根據謝爾希·茲古列茨(烏克蘭語Сергій Згурець羅馬化Serhiy Zhurets')的說法,事件經過如下:這是關於用國家資金採購T-72坦克的發動機,作為烏克蘭國防部與國有企業利沃夫裝甲廠於2015年12月28日簽訂的合同的一部分。根據該合同,將購買第一類B-46-6坦克發動機。然而,根據NABU的說法,購買的不是第一類發動機,而是第二類發動機,這「導致成本過高並對國家造成損害」。[25]

B-46-6發動機的製造商是車里雅賓斯克拖拉機廠(俄羅斯聯邦),這些發動機的生產已停止。在烏克蘭,截至2009年,一千多輛T-72坦克及其兩百多台B-46型發動機被轉移到烏克蘭武裝部隊剩餘軍事財產核算中心。[25]

隨着與俄羅斯的戰爭的開始,鑑於重型裝甲車的損失和組建新部隊的需要,決定將T-72重新回歸作戰隊伍。根據這一決定,烏克蘭武裝部隊剩餘軍事財產核算中心歸還了近300輛T-72坦克。然而,無法取回哪怕一台B-46型的發動機。因為當時已經全部賣完了。[25]

鑑於軍隊的需求,2014-2016年,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裝甲裝備部烏克蘭語Центральне бронетанкове управління ЗС України組織修復了600多台裝甲車發動機,其中包括T-72和T-80B型坦克的發動機,這些車輛被送回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戰鬥部隊,並被派往烏克蘭武裝部隊的地面部隊烏克蘭空降突擊軍[25]

在缺乏T-72坦克發動機的情況下,為了確定特定發動機的潛在供應商,烏克蘭中央裝甲裝備部烏克蘭語Центральне бронетанкове управління ЗС України對定量指標和能力符合需求的供應商的提案進行了分析。利沃夫裝甲廠提供了所需的發動機數量和最低價格。國防部在滿足所需發動機數量和工廠宣布的最低價格的條件下,簽訂了總金額為2800萬格里夫納的合同,用於購買40台B-46-6發動機(近60萬格里夫納/台)和幾個變速箱。[25]

2016年3月,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裝甲裝備部烏克蘭語Центральне бронетанкове управління ЗС України負責人梅爾尼克將軍發起並簽署了2016年3月25日第342/3/4/1362號命令,[26][27]關於任命一個委員會在烏克蘭西部地區兩個軍事專家單位、軍事接待處和軍事檢察官辦公室的參與下,去額外檢查B-46-6坦克發動機的分類,並對利沃夫裝甲廠向軍隊提供的發動機進行台架試驗。[25]

在檢查和測試過程中發現,40台發動機中,有3台不是B-46-6型發動機,而是B-84型發動機,雖然通過了測試,但不符合合同上標示的規格。一台B-46-6發動機未通過測試。其餘發動機在展台上進行了測試。此外,為了確認這些發動機屬於第一類,委員會選擇性地識別了其中一台發動機,並對其主要組成部件和工作介面進行了拆解。在對這些發動機進行測量時,確定其主要部件、工作介面均符合製造廠製造的標稱值和RCD參數,最終證實了這些發動機的分類屬於第二類。[25]

根據該委員會在各機構多名官員參與下的工作結果,根據2015年12月28日合同的要求,制定了B-46-6發動機額外檢查法案。該法案得到了烏克蘭武裝部隊裝備部長的批准。此後,鑑於這四台發動機的合同條款未得到適當履行,國防部軍事部門宣布對利沃夫裝甲廠處以500萬格里夫納的罰款。[25]

2021年10月,SBU披露了一項購買裝甲車用劣質履帶的案件。在搜查過程中,發現了足以確認非法活動的文件和一批劣質裝甲車備件。據軍事專家初步評估,這些備件不符合招標採購規定的要求。[28]

管理層[編輯]

2018年9月13日,自2001年起在該廠工作並從首席機械師晉升為總工程師(代理廠長)的維克托·安德羅舒克(烏克蘭語Віктор Андрощук羅馬化Viktor Androshuk)被任命為利沃夫裝甲廠廠長。維克托·安德羅舒克過去是一名軍人—一名坦克駕駛員。[29][30]

相關條目[編輯]

注釋[編輯]

  1. ^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 Код ЄДРПОУ 07985602. youcontrol.com.ua (英語及烏克蘭語). 
  2. ^ 07985602 - ТОВ "ЛБТЗ" - Основна інформація - Clarity Project. clarity-project.info (烏克蘭語). 
  3. ^ 07985602 — ТОВ "ЛБТЗ" — Опендатабот. Opendatabot烏克蘭語Opendatabot (烏克蘭語). 
  4. ^ Державні закупівлі Укроборонпром ДП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тендери в системі Prozorro. Prozorro英語Prozorro (烏克蘭語). 
  5. ^ Люксіков Михайло.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освоїв ремонт та модернізацію Т-80. Militarnyi. 2021-01-14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6. ^ Галицька кузня залізних воїнів - lviv-future.com.ua. 2022-01-25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烏克蘭語). 
  7. ^ Танки для країн Африки та Азії ремонтують у Львові. ZAXID.NET. 2012-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8. ^ Фахівці Львівського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го заводу надають допомогу Збройним Силам України. 烏克蘭政府. 2014-05-15. 
  9. ^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приступив до серійного виробництва бронеавтомобіля «Дозор-Б». www.mil.gov.ua. 烏克蘭國防部. 2015-04-03 [2015-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4) (烏克蘭語). 
  10. ^ На Львівському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му заводі розробили БТР "Дозор" для десанту АТО. 烏克蘭獨立新聞社. 2014-09-10 (烏克蘭語). 
  11. ^ Україна розпочала серійне виробництво бронеавтомобіля «Дозор-Б». [2015-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5). 
  12. ^ Понад 100 танків передав у зону АТО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2015-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1). 
  13. ^ До кінця року ЗСУ отримає 72 модернізовані танки Т-72 – Порошенко. 第5頻道英語5 Kanal. 2017-07-14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8). 
  14. ^ ЛБТЗ готовий до серійного виробництва БРЕМ «Лев». https://www.ukrmilitary.com/. Ukrainian Military Pages. 2018-09-25 [2018-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5). 
  15. ^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передав Збройним силам повноцінний танковий батальйон. http://uprom.info/. 國家產業門戶烏克蘭語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промисловий портал. 2019-05-14 [2019-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16. ^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ТЗ відновив для військових партію броньованих тягачів. 27.10.2021. [2021-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17. ^ Росія підтвердила, що вдарила ракетами по Львову – новини Львова. depo.ua. 2022-03-27 (烏克蘭語). 
  18. ^ Ні танків, ні грошей…. dkrs.gov.ua.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19. ^ На Львівському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му заводі знайшли шпигуна. Львівська газета 2014-09-02
  20. ^ Суд заарештував екс-директора Львівського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го заводу. ukranews.com. 烏克蘭通訊社英語Ukrainian News Agency. 2015-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6) (烏克蘭語). 
  21. ^ Директор Львівського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го заводу "злетів" з посади. ukranews.com. 烏克蘭通訊社英語Ukrainian News Agency. 2015-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6) (烏克蘭語). 
  22. ^ РОМАН ТИМКІВ ЗВІЛЬНЕНИЙ З ПОСАДИ ДИРЕКТОРА «ЛЬВІВСЬКОГО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ГО ЗАВОДУ». Оборонно-промисловий кур'єр. 2018-08-28 [202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23. ^ 23.0 23.1 23.2 НАБУ та САП затримали посадовців ЗСУ та ДП «Львівський бронетанковий завод». NABU. 2017-07-14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4). 
  24. ^ НАБУ затримала директора ЛБТЗ, генерал-майора і полковника Збройних сил: подробиці. 第5頻道英語5 Kanal. 2017-07-14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7).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Сергій Згурець. Про двигуни до Т-72, категорійність та генерала. 2017-07-18 [2017-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8). 
  26. ^ НАБУ і САП оприлюднили схему розтрати коштів на Львівському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му заводі. 2017-07-20 (烏克蘭語). 
  27. ^ Новини Львова: Візит Президента, затримання директора і танки. 2017-07-19周三 (烏克蘭語). 
  28. ^ Safronov Taras. Для бронетехніки ЗСУ замовлялися неякісні гусеничні стрічки. Militarnyi. 2021-10-13 [2021-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3). 
  29. ^ НА «ЛЬВІВСЬКОМУ 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МУ ЗАВОДІ» ПРИЗНАЧЕНО НОВОГО ДИРЕКТОРА. Оборонно-промисловий кур'єр. 2018-09-17 [202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30. ^ Керівництво. [2021-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