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埃里克·沃格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里克·沃格林
出生埃里克·赫爾曼·威廉·沃格林
(1901-01-03)1901年1月3日
科隆,德意志帝國
逝世1985年1月19日(1985-01-19) (享年84歲)
斯坦福, 加利福尼亞, 美國
機構維也納大學
時代二十世紀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現象學
主要領域
歷史學
意識
宗教
政治科學

埃里克·沃格林(Erich Hermann Wilhelm Vögelin,1901.1.3-1985.1.19),美國政治哲學家。沃格林生於德國科隆,在維也納大學攻讀政治學,後成為法學院政治學副教授。1938年,沃格林與妻子逃離了納粹控制下的維也納,移居美國,1944年獲得美國國籍。沃格林的大部分學術生涯都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聖母大學慕尼黑大學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渡過。費城學會英語Philadelphia Society成員。

生平

[編輯]

1901年1月3日,沃格林出生於科隆,父親奧托是建築工程師。1910年,搬到了維也納的娘家,他們住在哈布斯堡皇室領地的中心,這裡正好是文化和學問的中心,各種思想都在這裡匯聚。1919年,沃格林進入維也納大學法學院學習。大學時期,他還參加了漢斯·凱爾森奧斯瑪·斯潘英語Othmar Spann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圈子,他的畢業論文也由前兩位指導完成。大學時期的交往讓他認識了諸如海耶克阿爾弗雷德·舒茨費利克斯·考夫曼英語Felix Kaufmann等學者。[1]。 1922年畢業後,他在奧斯瑪·斯潘英語Othmar Spann參與主編的《國民經濟與社會政策》雜誌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

1922年冬,他聽了愛德華·邁爾的古代史講座。1924年,他獲得了奧地利洛克菲勒獎學金,先後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哈佛大學做研究工作。1927年,他回到歐洲大陸,在巴黎大學研究。1929年,他結束了遊學生涯在海德堡訪問了阿爾弗雷德·韋伯卡爾·雅斯佩斯,之後他被聘為維也納大學的國家學和社會學的編外講師。1932年6月30日,他與麗絲·翁肯結婚。1933年,他出版了兩本關於種族思想的書,都對政治思想中的生物主義提出了批判。1936年,他榮陞為傑出教授,並發表了有關奧地利獨裁憲法的研究。

1938年3月20日,因德奧合併而被免除了教職,並在蓋世太保逮捕他之前,經由瑞士流亡到了美國。他先是在哈佛短暫任教,後到阿拉巴馬大學,最後於1942年獲得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教職。之後沃格林一直住在巴吞魯日,還擔任過美國政府的政治顧問。

1958年,沃格林接受了慕尼黑大學的邀請,繼任自1920年馬克斯·韋伯去世後一直空缺的政治科學的教席。在慕尼黑,沃格林創立了政治科學研究所(InstitutfürPolitische Wissenschaft)。1969年,沃格林從慕尼黑大學榮休後回到美國,加入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在此工作直至1985年1月19日去世。[2]

研究工作與著述

[編輯]

沃格林一生致力於研究二十世紀的地方性政治暴力,這一努力相關於政治、歷史或意識的哲學。根據沃格林的世界觀,他「指責對基督教的惡劣的烏托邦式解讀,因為會導致像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這樣的極權主義運動」[3]。沃格林不接受任何讀者和擁護者給他貼上的意識形態標籤或分類。 

沃格林一生中出版了大量的專著、文章和評論。他早期著作《政治性宗教》(1938)將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看作是政治性宗教,因為兩者在結構上具有相似性。沃格林撰寫了多卷本(英文)的《秩序與歷史》,自1956年開始出版,直至他29年後去世仍沒有完整面世。沃格林1951年的「查爾斯·沃爾格林」(Charles Walgreen)講座匯編為《新政治科學》一書出版,它可以看作是《秩序與歷史》系列書目的一個序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沃格林去世後留下了許多未發表的手稿,其中包括迄今已出版了八卷的政治思想史。

《秩序與歷史》最初構想是五卷,對歷史的秩序進行考察,這源於沃格林對他所處的無序時代的親身經歷。前三卷——「以色列與《啟示錄》」、「城邦世界」以及「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於1956年和1957年相繼出版,重點描寫了古代近東和希臘的秩序。

在此之後,由於大學行政職務和新研究機構方面的工作,沃格林不得不減緩了出版速度。這導致第四卷的出版與第三卷相隔17年。1966年德文版《回憶錄》記錄了沃格林當時的新的關注點:《歷史與政治理論》。第四卷《普世時代》出版於1974年。此卷通過考察從蘇美爾王表黑格爾時代的秩序象徵,突破了前三卷的編年史模式。沃格林生前的最後幾天一直忙於寫作最後一卷:《尋找秩序》,並於他死後的1987年出版。

沃格林後期著作的一個關鍵主張是:我們的超越(transcendence)經驗傳達出一種意義秩序感。儘管我們不可能完整定義或描述超越,但可以用象徵(symbols)傳達它。特定的超越秩序感成為一種特定的政治秩序的基礎。因此意識哲學可以成為一種政治哲學。

相比於我們如何知道一種秩序圖景的真或假這一認識論問題,沃格林更關注這些經驗所產生的本體論問題。沃格林認為,真的本質在於信。一切哲學都是從神聖經驗開始的。因為上帝被經驗為善的,所以人們可以確信現實是可知的。正如笛卡爾所說:上帝不是一個騙子。鑑於知識的可能性,沃格林認為存在兩種樣態:意向性(intentionality)和明晰性(luminosity)。秩序圖景屬於後一類。任何圖景的真都被其正統觀念(orthodoxy)所證實,沃格林開玩笑地稱之為獨創性的缺乏。

儘管一些讀者發現了沃格林與恩斯特·卡西爾馬丁·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等人的同期著作有相似之處,但他的作品依然很難被歸類。沃格林經常發明術語,或者以新的方式使用舊術語。但讀者可以很快熟悉他的作品中一些模式。

由於對沃格林著作的訂購趨勢上漲,2000年,慕尼黑的威廉·芬克出版社(Wilhelm Fink Verlag)出版了305頁的國際參考書目索引。美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的大學成立了專門的沃格林研究中心,他的著作最也被翻譯為葡萄牙語、日語等多種語言。密蘇里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沃格林的34卷主要作品集,慕尼黑大學的埃里克·沃格林檔案館也收錄了沃格林的各種主要和次要著述。

關於諾斯替主義

[編輯]

在《新政治科學》、《秩序與歷史》和《科學、政治及諾斯替主義》中,沃格林批判諾斯替主義對政治造成的錯誤影響。沃格林把「靈知」(gnosis)界定為「一種無需批判反思的對於真理圖景直接的、即時的把握;精神上和認知上的精英具有的特殊天賦」。諾斯替主義是一種「宣稱對現實加以絕對認知掌控的思維模式。諾斯替主義基於對靈知的斷言,認為它的知識不會受到批評。諾斯替主義包括先驗化形式(如古代晚期諾斯替運動)和現世化形式(如馬克思主義運動)」。

除了古典基督教作家反異教著述之外,沃格林關於諾斯替的文獻資源都是二手的,當時拿戈瑪第經集還沒有廣泛流傳。例如,沃格林參考了漢斯·烏爾斯·馮·巴爾塔薩亨利·德·魯巴克和德國猶太哲學家漢斯·約納斯的文獻[4]

沃格林認為,古代的諾斯替主義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尤其是共產主義納粹主義)有相似之處。他把異化看作是諾斯替主義活動的根源。異化既是一種從社會中分離出去的感覺,同時也是這一信念:這種分離源自世界中固有的混亂(disorder),乃至邪惡。異化導致兩個結果:

  • 首先,相信世界的混亂可以被超凡的洞察力、學識或知識所超越。沃格林稱之為「諾斯替主義推斷」(諾斯替派本身則稱之為「靈知」)。
  • 其次,希望實行或者制定某種政策來實現上述推斷,即「末世現世化」——在歷史現實中創造出天堂。

根據沃格林的說法,諾斯替主義者完全拒絕神基督教的上帝天國,代之以通過高深莫測的儀式或實踐而達成的人類救贖。

沃格林認為,諾斯替主義傾向的主要特徵在於它由這樣一種觀念推動:世界和人性可以通過一群選定的人(精英)、人神(man-god)、超人而從根本上被改造和完善,這些人擁有關於如何完善人類存在的特殊知識(如魔法或科學)。

諾斯替主義顯然不同於救贖的觀念,救贖是通過人類與神聖的和解而實現的。馬克思主義帶有諾斯替的特徵,因為它意味着,一旦資本主義被「無產階級」推翻,我們就可以在地球上建立一個完美的社會。納粹主義同樣也是諾斯替的,因為它斷定,當優等種族從種族自卑和墮落中解脫出來,我們就可以通過種族淨化來實現烏托邦。

在對兩個案例的專門分析中,沃格林指出,極權主義的動力來自社會剩餘中的個體的異化。這使得一個人產生出支配慾(libido dominandi),其根源不僅在於他的圖景的命令的諾斯替信念,還在於他與他的社會機體無法協調一致。所以,對那些受此政治危害的人們的福利,便很少受到關注,這種政治從強制一直延伸到災難(如俄羅斯諺語:「要做煎蛋卷,必須打幾個雞蛋」、「砍木頭時總要飛出些木屑」)。

末世現世化

[編輯]

沃格林最經常被人引述(如小威廉·F·巴克利[5]的一段話是:

「因此,只有當基督徒的先驗充實(fulfillment)被現世化的情況下,歷史中的本質(eidos)問題才會出現。然而,這樣一種關於末世的現世化假說是一個理論上的謬誤。」[6]

出自這段話的一個口號是:「不要把末世現世化!」,意思是:「不要嘗試讓來世的事情發生在此刻、此處」,或者「不要嘗試在地球上創造天堂」。

當沃格林在消極意義上談到「靈知」時,反映出了古代摩尼教瓦倫丁主義對這一詞用法。隨着菲奧雷的約阿希姆(Joachim of Fiore)和以及他作品中提到的各種意識形態的運動,靈知在現代性中得到現世化(或者說展開)。沃格林根據漢斯·約納斯《諾斯替宗教》中對「諾斯替主義」的定義,認為海德格爾也有諾斯替主義的傾向。海德格爾想要達到對現實的理解和控制,使人類在現實中像上帝的角色一樣強大。

沃格林站在希臘化時期的立場來論證,善良的靈知出自信實(pistis),而異教傳統則在信仰與理智(noesis)之間作出了錯誤的區分。而且這種二元視角是諾斯替主義根本性質,它源於對理智對象(noema)的誤用,並破壞性地在人類意識中區分了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秩序的歸位,就在於調和意識的內部(主觀)世界和外部(客觀)世界。

遭遇的批評

[編輯]

尤金·韋伯(Eugene Webb)批評了沃格林對「靈知」概念,以及對諾斯替主義的分析。韋伯在《沃格林反思下的諾斯替主義》這篇文章中說到,沃格林的「諾斯替主義」概念被設想為「主要不是用來描述古代現象,而是幫助我們理解一些現代現象,對它們來說,諾斯替主義存在的證據更為清楚」。韋伯繼續說:「(諾斯替主義的)範疇的用處對於他的目的來說是有限的……而且,近年來諾斯替主義這個概念變得問題重重、過於複雜,所以至少要削減沃格林追溯這一概念的工作,他的歷史追溯路線從古代文獻資源開始,直至沃格林試圖用它們去加以闡明的現代現象」。

精神復興

[編輯]

沃格林的著作並沒有給出改進方案,也沒有指明從現代政治中所謂的「瘋魔」(demono-maniacal)中恢復的理論。然而,他的著作里穿插着這一觀念:關於神聖秩序的第一經驗的精神復興。沃格林對宗教教條使人得救不抱什麼信心,而更關注古典意義上的「daimonios aner」(柏拉圖的「屬靈之人」)的人的復興。他沒有推斷可能實現精神復興的制度形式,而是確信,目前五百年的世俗主義周期將會結束,因為正如他所說的:「你永遠不能對人類加以否認」("you cannot deny the human forever")。

1973年,沃格林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次演講中預測說,十年之內,蘇聯將從內部崩潰。

主要參考書目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zakolczai, Arpad. "Eric Voegelin and Alfred Schütz: A Friendship That Lasted a Lifetime" url = http://voegelinview.com/voegelin-schuetz-correspondence-review-pt-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Distinguished members (PDF), The Philadelphia society, [2017-11-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1-18) .
  3. ^ McDonald, Marci. The Man Behind Stephen Harper. The Walrus (CA). October 2004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7). 
  4. ^ Voegelin, Eric, Sandoz, Ellis; Weiss, Gilbert; Petropoulos, William , 編, The Collected Works,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8071-1826-5  .
  5. ^ Buckley, Jr., William F. Cancel Your Own Goddam Subscription: Notes & Asides from National Review, Basic Books, 2007, pp. 23–24
  6. ^ Voegelin 1987, p. 120.
  7. ^ Ellwood, Robert S, The Fifties Spiritual Marketplace: American Religion in a Decade of Conflict,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7-11-12], ISBN 978-0-8135-234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

擴展閱讀

[編輯]

主要著述

[編輯]

All of Voegelin's writing is published as his Collected Works (CW), reviewed by Mark Lilla, "Mr. Casaubon in Amer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54/11 (June 28, 2007): 29–31.

主要文獻資源

[編輯]

二手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