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大象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文大象賦》,中國天文學典籍,李播著,約成書於初。該書以標準的駢文體裁寫成,文辭多因星官名而敷陳其義。如「布離宮之皎皎,散雲雨之霏霏。霹靂交震,雷電橫飛。壘壁寫陣而齊影,羽林分營而折輝」。依次把離宮雲雨霹靂雷電壘壁陣羽林軍等6座星官婉約自然地交織其中。書中只提及及諸星官名,而末及星數和各星官之間的相對位置。《天文大象賦》還用較多筆墨講述各星官占驗所主之事,帶有很強烈的星占色彩。其中注文則詳述星官的相對位置、星數等,併兼作有關解釋,是對賦文的重要補充。

《天文大象賦》敘述全天星官的順序大體為:紫微垣——角、亢、氏、房、心;尾、箕——天市垣——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昂、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輕——太微垣。它是分三垣13區敘說全天星官的。在依次敘述各分區時,是將甘、石、巫咸三家星官一併講述的,但其間亦有次第,均按石氏中、外官,甘氏外官為序,僅甘氏中官及巫咸氏各星官的安排略有錯雜,即李播在賦中仍然有分別三家星的思路。

該書在關於天區劃分的觀念上有了進步,它除了與《玄象詩》一樣,已把二垣獨立分出之外,更明確地依二十八宿分區,但還不是1宿1區,而是以2—3宿劃為一區(1宿1區者,僅女宿1區)。而與《步天歌》中的星官相比,相異的星官有32個。[1]

參考資料[編輯]

  1. ^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